10.
晨光灑下。
婧再次躺在病**,又是一個4小時,重複昨天的造血幹細胞采集。連續兩天,躺在病**整整8小時,忍受著種種不適,還有一些疼痛,她咬著牙堅持了下來,配合醫生做好了造血幹細胞的分離提取。
陳醫生宣布:造血幹細胞采集非常成功!
采集結束後,因為能量消耗太大,婧的臉色蒼白。陳醫生說,這次采集,血液的總循環量是7000毫升,而人體全身血液為5000至6000毫升,也就是說,婧的血液在體外循環了一周多。
婧從病**下來,呂健關切地說:“婧,捐獻後不需要特別進補,要多飲水,適當休息,一周內不要參加劇烈活動,比如長跑啊,打球啊,要合理飲食、休息和運動是保持健康的關鍵,要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食用瘦肉、雞蛋、豆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
寧玲緊緊握著她的手:“婧,你太偉大了!”
“我談不上偉大,也沒有多高尚,隻是別人需要能幫忙就幫一下。”
“婧,太幸運了,有的人好多年都配對不上,你才兩個月,就配對成功了,要是我的血能配對就好了。”寧玲的話語中充滿了惋惜。
“說什麽傻話呢?你是誌願者嗎?你都沒有報名,配對成功又從何談起?”
“我回去就報,都怪你,學雷鋒做好事,又不帶上我。”寧玲嘟起了嘴。
“不是臨時決定嗎,回去就報,來得及。”婧安慰道。
婧的任務完成了,她最擔心的是她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能否救吳量的命?他能活下來嗎?活多久?
陳醫生說,造血幹細胞移植非常順利,吳量起碼又闖過了一關。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是否救了吳量的命?他能活下來嗎?活多久?真的還一時說不清。目前,吳量最關鍵的是要闖過排異反應這一關。
婧有點疑問:“不是都配對成功了嗎?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怎麽還會發生排異?”
陳醫生說,“排異,是人體免疫係統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把與人體DNA不同的物體吞噬、分解、排泄。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裏麵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地排斥出去。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如果配型目前檢測的9個點位相合,不是全相合,則機體會將沒有檢測的其他次要點位有不合的都排斥掉,排異反應或多或少都存在。”
“危險嗎?”
“當然危險,移植後的兩大主要問題就是排斥問題和抗感染的問題,都是致命的,因為個人體質的不同,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排異反應也不相同。”
一潭死水濺出一些水花,無邊無際的黑暗終於有了曙光,可水花還沒**出幾個漣漪就恢複平靜,天際邊的曙光又漸漸暗了下去。
婧要走了,想與吳量告別。吳量的媽媽從無菌倉內發來了視頻,視頻讓婧驚呆了,這哪是那個白麵書生吳量啊,臉色呈灰黑色,簡直就像非洲難民,變了形的臉,變了色的麵容。
陳醫生說,又是一個危險期的來臨,吳量出現了排異反應不是太嚴重的,患者本身已經接受了捐贈的造血幹細胞並與進行融合,就可以使造血功能得到有效的修複甚至是全麵重建,造血功能基本已經處於正常運行的狀態,隻要不排異的話,自然就代表著造血係統已經重建完畢,並且也是正在順利運行了。
在視頻中婧雙手相合,給吳量做了一個祈禱姿勢,又做了剪刀手,用勝利的手勢,你是好樣的,加油!
吳量臉上露出笑容,也伸出了剪刀手!婧相信,她與他的血脈相通,相吸,親如一人,一定不會排異的。
陳醫生說,隻要一切正常,3到6個月,人體功能基本恢複正常,體內大量細胞死亡的趨勢被阻止,腫瘤或癌症得到控製。6—12個月,人體功能完全恢複正常,骨骼造血功能恢複正常,免疫係統功能正常,癌症腫瘤基本消失,白血病痊愈。
1—2年後,吳量就能痊愈了!婧期待著這一天。
再見了!婧與吳量揮了揮手。
再見!不知道是否還能再見!吳量心在隱隱作痛,疼完後又是酸酸的,直到鼻子有點酸,眼睛有點濕。從第一眼見到婧時,就有那種同根生的情義,根植進他的骸骨裏,雖無血緣卻能成為過命般的親人。
婧回驀一瞬間,發現吳量的眼神裏充滿淒楚的絕望和希望。
醫院是一個使人把命看得比錢更重的地方。在醫院裏麵,所有的財富、地位、權勢都似乎變得微不足道,所有的希望都來自於嗞嗞作響的打印機打出的一張張檢查單,生命就隨著打印紙的移動—延續或停止。
吳量的父親願意將一生的儲蓄換回兒子的生命,命都沒有了,要錢還有什麽用?他要想到盡量周全一點,報答幹細胞捐獻者的救命之恩。
吳量的父親精心安排了賓館、高檔餐飲,一切都沒有派上用場,婧隻能住在醫院,紅十字會將一切都安排好了。
婧,與吳量的父親打了個招呼。他感謝婧的誠信,發自內心的感謝。他清楚了,不是錢能買到一切的。如果婧一旦拒絕,他兒子吳量的生命立馬命歸九泉。醫院裏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他親眼目睹,太慘了。
吳量的父親是一個商人,誠信為本,而隻有錢,才能表達他真誠的謝意。他遞給婧一張銀行卡。婧拒絕了:“叔叔,不要客氣,紅十字會已經給了我5000元補貼費了。”
“這是兩碼事,這是我們全家的一點點小小的心意。”
“真的不要,我不是衝著錢來的,我既然報名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我就要堅守自己的承諾。”
“我是發自內心的感動,當初聽說,你母親不同意,我們就著急了,心都涼了,沒想到你能堅持來。你是吳量的救命恩人,也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們都是50多歲的人了,如果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我們真的活不下去了。”吳量的父親說得情真意切。
“叔叔,我媽媽是心疼我,最後還是同意了,既然我當初選擇了捐獻就不會放棄的。”
吳量的父親還在堅持,一個送,一個推。
寧玲站到了他們的中間,麵對著吳量的父親說:“我們的婧,大仁大義,生命是不容你用金錢來衡量的,去照顧你的兒子吧,為了替他治病你們已經花了不少錢,還要花不少錢,省著點。”
“叔叔,我們回去了,希望吳量早點康複!”婧揮手告別。
“在北京玩幾天再走吧。”吳量的父親真誠地挽留。
“不回去,父母會著急的。”婧話還沒有說完,媽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婧,你身體怎麽樣?”葉靜電話中傳來的聲音都充滿著擔憂。
“媽,放心,我身體好著呢。”婧故意提高了嗓門。
“聽聲音蠻精神的,什麽時候回家啊?”
“明天中午到家,放心吧!”
“婧,你還沒有到家就上報紙了!”葉靜興奮又激動。
這麽快?沒想到人還沒到家,報紙報道就出來了。
“還有啊,記者都上門來采訪了,你回家還會采訪你的,記得千萬不要將媽媽不同意的事情說出去噢。”
“知道了,媽一直支持我,是我的堅強後盾,還想和我一起到北京來。”婧笑了,老媽真是,提前給她打預防針呢。
“婧,媽是一個要臉麵的人,後麵想去北京的事情就別提了哈。”
“知道了,放心吧,我要出發了,電話掛了。”
沒辦法,寧玲感到可惜,錢可以不要,去北京景點去逛逛,賓館裏享受一下瞬間的榮華富貴,還是可以考慮。
沒辦法,打道回府吧!
如今是信息的時代,婧所在學校也發了報道:江婧是我們學校第一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同學,我們為你而感到驕傲。
婧平安地回來了,葉靜終於鬆了一口氣。紅著眼圈祝福道:吳量啊,希望能活到100歲!
自從婧成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後,她真的成了天使。紅十字會的會長和娟姐親自到車站來接婧,葉靜幸福感立馬爆棚。
沒多久,江城市紅十字會會長親手為她頒發了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榮譽證書》和《江蘇省紅十字會博愛獎章》,還和她一起拍了照片留影,娟姐也來了,向她祝賀。
呂健再三關照,“婧,捐獻後1個月內我們會安排血常規檢查,半年後做全麵體檢,到時候我們通知你。”
“呂姐,謝謝您一路的關心和照顧。”婧緊緊地握著呂健的手。
“客氣什麽,這都是我們紅十字會應當做的。”
婧一時成了新聞熱點人物,采訪的,慰問的,祝賀的,一批又一批。
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滿城盡飄黃絲帶”的活動,為另一名白血病患者募集善款,婧積極參加並捐了款。婧成了江城的“大愛之星”,如果說,有形的金山是江城的一個標誌,那麽“大愛”就是這座城市另一座沉甸甸的金山。
自從婧當上了“大愛之星”,葉靜裏裏外外,忙得不亦樂乎。
市人大王主任親書“大愛無疆”四個字,委托慈善總會仁慈副會長專程送到了家中。娟姐擔任隊長,由成功捐獻者組成的“江城造血幹細胞捐獻誌願者服務隊”上門來送了感謝信。
晚上,葉靜拿著婧的《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著:
江婧同誌:
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您於2006年10月19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你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獲得了重生。
特頒此證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印章)
江蘇省紅十字會發的《江蘇省紅十字會博愛獎章》,上麵寫著:
江婧同誌:
誌願捐獻造血幹細胞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為表彰和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特授予博愛獎章。
她摸了又摸,感歎道:“這是我的寶貝女兒用命,不,是用鮮血換來的。”
葉靜為女兒驕傲,自豪。可在她眼中,婧始終是個孩子。
那一天,葉靜買了魚忘了買蔥,讓婧去買。這有什麽難呢?婧蹦蹦跳跳地下了樓,不一會氣喘籲籲地把一把綠送到她麵前,媽媽。蔥來啦!
葉靜抬頭一看叫了起來:“啊呀,丫頭哎,我的大學生!這是蒜啊?這是蒜!”
“有什麽區別嗎?我怎麽分得出呢?”婧一臉無辜地笑了。
“呆丫頭啊,蔥是管狀的,蒜是條狀啊。”
“嗬嗬……原來如此,還真的有區別。”婧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說說看,這個蔥蒜都不分的傻帽,讓葉靜怎麽放心?一個人外出成天揪著心,生怕別人欺負她,生怕生病了沒人照顧她、生怕她出門遇到壞人……
幸好有手機,幸虧她學會了電腦,學會了QQ,學會了視頻,與女兒的聯係,每天是必須的。
“我的天使,你救的那個吳量的,現在怎麽樣了?”
“聽醫生說,恢複得不錯。”說實在的,婧回到大學讀書,依舊心裏放不下吳量,畢竟,是她用自己的血換回來的生命。怎麽能不牽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