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學年的最後半天,有種大軍撤退之前的慌亂。雖然表麵上,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校園裏每個人的心跳節奏都和往常不一樣了。天陰著,憋了許久的雨,依然沒有下下來,空氣濕而黏,一寸一寸在肌膚上爬著滾著。
這裏是何州市第一小學的高新校區,期末考試之戰的硝煙還沒有消散,不過是從各個辦公室飄進了每個教室。一群小大人似的孩子緊張而又急切地接過一張張決定他們暑假兩個月快樂與否的紙,一雙雙或大或小的眼睛,眼神霎時間聚焦在那個填上紅色分數的、一寸見方的格子裏,有人頓時臉上開出一朵花,有人立刻皺成核桃皮。
林芊芊一大早就到校了,一身米色的雪紡裙,搭配裸色一字扣涼鞋。裙子的式樣有點像古希臘女神雕像,兩片衣襟在胸前輕輕交叉,形成很多自然的褶皺,高腰線,順暢流瀉而下。抹胸和後背三分之一處是鏤空的蕾絲,細看上麵綻放著一朵朵玫瑰。若隱若現的玫瑰帶著淡淡的光澤,不是鑽石那樣灼熱耀眼的光芒,是夕陽照在珍珠上,或者月光映在羊脂玉上。這條裙子還是前年買的,深得芊芊偏愛,有點像簡單的小禮服。一學年的最後一天,下午還要開整個集團四個校區的期末總結會,不能不穿得正式點。
林芊芊39歲,骨架子生得小巧,等閑看不出年齡。一張扁而平的小臉,說不出哪裏好看,但一排女人照相也能先看到她。她有種奇怪的,不太顯眼又很突出的氣質,臉上總是與世無爭的味道,對誰都很有禮貌。有時禮貌也是一種疏離。
如果非要給她的相貌找一個優點,就是,白。比普通人都要白的白,但不是蒼白,白得恰到好處,給人的感覺猶如月光下的白荷花,不容褻瀆的味道。很多人說她“不食人間煙火”,往好聽了想,是有書卷氣,往不好聽說,其實就是書呆子氣。率真和情商低,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麵。
七點四十,早讀課鈴聲一響,林芊芊就走進二(3)班教室。放假回來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向她問好。學生舒舒服服地放假三天,老師改試卷、做試卷分析、寫成績報告冊、上交各種材料,辛辛苦苦忙了三天。但總算他們沒在耳邊吵吵惹她生氣,所以林老師心情還不錯,逗他們:“有沒有想我啊?”
“想——”
“非常想——”
一群小麻雀嘰嘰喳喳,趁機互相說幾句話。這時候強調紀律,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好在最後半天了,吵就吵一點,犯不著跟他們發火。
林芊芊皺了皺眉頭,開始發試卷、講試卷。這次考得可夠差的,明明考前拚了命把語文書上應該掌握的知識點都複習到了,然而出卷人不走尋常路。
也不能怪,這次學校要求卷子必須要出得難,人家也是奉命行事。社會上傳言市一小的卷子比較簡單,而何大附小的卷子比較難,一到初中名校招生考試,附小學生就有優勢了。公辦初中是免試按學區招生,可是管不了人家私立初中招生考試,把優生先摟到自己籃子裏,三年一過,籃子裏花團錦簇。一小的校長,從學校層麵考慮,勢必要扭轉這個傳說中的局麵。
所以,語文書上正常需要掌握的,估計孩子們都會的,肯定拉不開檔次,考了很多邊邊角角,容易出錯的。比如查字典,那麽多一類字不考,偏考了二類字“輝”。田字格裏的字要求會讀會寫,是一類字,綠線裏的字隻識不寫,是二類字——
“輝”先查()部,再查()畫。這題連老師也會搞錯,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查“光”,或者“軍”,然而不對,這個字非常特殊,字典上“光”和“軍”都不是部首,要查“尚字頭”或者“車字旁”。
“尚字頭”就是“光”字的上半部分,過去叫“小字頭”,現在不知怎麽又改叫“尚字頭”。還有“國”的外框,過去一直叫“國字框”,教參上今年改成了“圍字框”;“京”的上部原來叫“六字頭”,現在改成了“玄字頭”;“處”的旁邊,過去一直叫“折文”,現在改成了“冬字頭”……
專家們閑著沒事,經常把一些約定俗成、老師和學生好不容易記住的東西改著玩,不然顯得沒水平、沒權威。平靜的湖水中,投入小石子,中間一個點,一圈圈擴散開去。很多的石子投進去,很多的漣漪互相碰撞,弄得湖水不清不白,糊裏糊塗,照不清楚岸上的景物。
芊芊她們整個校區這一題全軍覆沒,人均扣2分。據說四個校區幾十個班隻有一個班老師碰巧講到的。和芊芊一起改試卷,那個總部校區瘦精精的女老師是這樣說的:“一聽說是謝紅出試卷,我就趕快把書上能想到的偏的、難的、怪的地方都講了一下,因為我以前跟她在一個校區過,她就喜歡出這樣的題目,一出卷子平均分都慘不忍睹。”
何州市一小有四個校區,除了總部校區在市中心,其他三個都分散在離城很遠的地方,甚至有一個嵌到下麵的縣區去了。名校帶動房地產,再偏遠的地方,隻要弄一所名校過去,周圍房子很快都能賣出去。甚至原來不是名校,是爛得快招不到學生的學校,一旦被名校接管,派個領導過去,改個校名,不久就生數爆滿,周圍房價大漲,這叫“名校效應”。不過,憑良心說,名校的領導過去後,帶去名校的管理模式,學校的方方麵麵確實有所改變。
何州市隻有第一小學,沒有第二小學,原來的二小、三小都改名為南京路小學,北京路小學之類。誰想居於人之下?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小絕對是龍頭老大,NO.1!稍有能力與之抗衡的,也就何大附小了。附小在市政府附近,被稱作是政府官員們的子弟學校。一小和附小,就是一座天平上的兩個托盤,人們不由自主在心裏稱來稱去,辨個高下。
謝紅是第一小學希望校區的教務處主任,四個校區進行大教研活動時,經常主持或發言。遠遠地望過去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大美女,說話引經據典,溫和得體。衣品也很好,春秋天經常穿著合體的小西裝,裏麵的襯衣領子翻出來,胸前一個閃亮的胸針,像電視台播報新聞的主持人。芊芊心裏很有點仰慕,但偶爾和她走對麵,不知道怎麽覺得冷氣逼人,一絲笑意都沒有,身體運動著,臉上雕塑般沒有一點表情。塗了口紅,越發顯得臉色蒼白,細看有眼袋。美女是美女,也老得厲害。
林芊芊今年剛到這個學校,哪能揣摩到出題人的心思?謝紅主任果然深度貫徹了校長出題難的要求,比如:
照樣子,填詞語——
例:(1)一(條)小溪 一( )書包 一( )窗
(2)(打)籃球 ( )書包 ( )遊戲
(3)(美麗)的田野 ( )的書包 ( )的故事
這種題型可以從一年級下學期一直考到五六年級,五六年級孩子做起來得心應手,一二年級孩子可就要了命。別的學校也會考類似題型,謝主任的高明之處在於,弄了三個同樣的“書包”,分別填入量詞、動詞和形容詞,就看學生細不細心,會不會動腦筋分析。
再比如選擇題——“下麵的橫線上不能填入的成語是( )。”二年級的孩子,稍不注意就掉到坑裏去了,四個選項三個都是可以填的,隻有一個填進去語句不通順。
還有——“請問下麵四個詞語中錯別字的個數是:A 2個 B 3個 C 4個 D 1個。”七八歲的小孩子能挑出錯別字就不錯了,哪裏能數得準個數?錯得稀裏嘩啦。
這還不算更離譜的,同事家孩子剛才在辦公室哇哇大哭,二年級數學有道題目是:“請問下麵選項哪個正確?”,他填了(ABC),得了個大馬叉,因為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標準答案是(D),D選項是:前麵三個答案都對。
二年級語文試卷也少不了閱讀題,謝主任考了一大一小兩個閱讀,從比喻句到寫作順序,到分別寫了事物的哪些方麵,為什麽要這樣寫,學生做得頭昏眼花,錯得一塌糊塗。
作者為什麽這樣寫?誰知道?當時靈感來了,想到了就寫了,沒想那麽多!何州市今年的中考閱讀題,是芊芊的師範同學寫的,名叫《大地的恩典》,讓考生描寫作者看著父親種下的竹子然後眺望遠方時的心理活動,用60字表達。又問“大地的恩典”是什麽含義?作者為什麽給父親買了一套用竹纖維製作的衣物?芊芊從網上看到考題,立刻微信問他怎麽做。杜童鞋雖然很高興自己的文章被出成中考題,可是也不知道答案:“我哪知道?我也不會做!隻有出題人才知道答案!”
不久前的高考,很多考生都被魚眼那道詭異的光,給閃到了腰,如果連作者都做不出標準答案,不知道出題者公布的標準答案還有什麽意義——
文學存在的意義,或許就是能把人的心靈帶到更遠的地方,上天入地,溯古窮今。所謂“讀100部作品,活100種人生。”語文教學,引導孩子愛讀書就好,讀好書就好。如果背離了初衷,作家們寫出的文章,不能裨益孩子們的人生,而變成折磨孩子們心靈的幫凶,這就是文學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而且,“一百個人心目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經曆和認知都不一樣,如果能提供出標準答案,那答案一定是荒謬的。
“唉!才小學二年級,國家製訂的《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重點就是識字寫字,字會認會寫就行了,有必要把題目出得那麽難嗎?搞得小孩子一點學習興趣都沒有。老師也整天忙著押題,拚命搞題海戰術!”林芊芊心裏想,對小孩子充滿了同情,嘴上卻絲毫不敢在學生麵前透露半分,板著臉訓斥道:
“林老師再三強調,一定要用心讀題!卷子上明明寫著‘不能填入的詞語是什麽’,有十幾個孩子不帶眼睛,怎麽沒看清題目……”
為了配合何市正在進行的全國文明城市驗收,也不知是學校規定的還是教育局規定的,從期中考試起,每張試卷都必須要有相關內容,占1-2分。這次二年級語文考的是填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自由 平等公正 ( )……”。應填入“法治”,法治的“治”,有幾個孩子寫成了“製”。數學考的是選擇:“請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有多少字?A 15 B 20 C 22 D 24 ”。本來不是難題,一個一個字數就行了,關鍵有的娃數都會數錯。
文明城市驗收的應知應會內容,在學校就相當於當年的“毛主席語錄”,學生天天背,老師也要背,每個老師到教研組長那裏背一遍。校長也沒辦法,前幾天市督查組來督查,迎麵遇到一個老師,就讓背一遍。這老師心裏一緊張,背錯了一條。督查組領導臉一沉:“王校長,看來你們學校管理得不行啊!連老師都不會背!怎麽能要求學生會背?”
王校長直冒汗,隻好逮著那個老師一頓狠批:“怎麽回事?不是天天讓你們背的嗎?怎麽還背錯?”晚上開會,加大了學習力度——全場齊背、點名抽背,還要出卷考試。每周考一次,考不上來,通報批評,年度考核不得評優。
關於文明城市驗收的應知應會內容,林芊芊很是得意,班級裏課文不會背、考試經常不及格的孩子都背得滾瓜爛熟,不管是“核心價值觀”“八禮四儀”,還是“校風”“學風”“城市精神”等十幾條,孩子們張口就來,如行雲流水,雖然並不知道那雲那水是啥意思。從去年一年級起就開始背,這學期學校又經常組織抽查,所以林芊芊每天進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齊背一遍,課上完有時間再冷不丁抽幾個同學單背一遍,比背古詩詞花的力氣還大。
考試前兩天,市督導組來學校進班級突擊抽查默寫,情況不是很理想,背誦孩子肯定都會,關鍵是有錯字別字。王校長非常重視,在學校QQ群裏公布抽查默寫結果,哪個班有多少人錯了多少字,所以每個老師都不得不放下手上的考試複習,帶學生背誦和默寫。原來1-2年級是會背就好,後來教研組長通知二年級也要會默,因為可能會考填空題,果然考到了。
“這道題錯的,給我站起來!”林芊芊凶巴巴地說。
七八個小迷糊蟲,迷糊著眼睛站了起來。
“你們有沒有長眼睛?教室裏兩塊大牌子,核心價值觀和八禮四儀都清清楚楚地印在上麵!”林芊芊的手“呼啦”一下指著牆壁,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教室裏那兩塊碩大的紅色標語牌,正是考試前一天才貼上去的,文明城市驗收據說已到關鍵時期,一直都說關鍵期,不知道什麽時期不關鍵,也不知什麽時候結束。感覺忙了快一年,標語就已經弄了好幾茬,不僅黑板報要求班主任打印布置,年級也統一製作了標牌張貼。市相關領導來視察後,批評說不夠醒目,因此學校突擊每個班弄了兩塊大牌子,而且張貼在進教室就能看到的牆上。不是一般的醒目,簡直是“撐目”,窗戶之間的那兩塊窄窄的牆壁,被撐大了肚子,有一塊牌子甚至超出了牆壁窗戶邊緣。
“你不會寫不能抄啊!抄都能抄錯!”林芊芊氣不打一處來。看那幾個“小迷糊”,稚氣的小臉上,一個個表情凝重而呆滯,被訓得木登登的,又有點於心不忍。七八歲的孩子,哪能分清“法治”和“法製”的意思?
“坐下去!訂正5遍!下次要細心點!聽到沒有?”林芊芊喝道。心裏雖說軟了下來,對著孩子還是凶神惡煞的語調。都說老師對孩子要寬容要有耐心,考試卷逼得老師不得不對孩子苛責和態度惡劣。同樣,家長們的心胸也隻有8開試卷寬窄,眼睛的瞳孔看到高分就放大,看到低分就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