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滿家村二神童的故事

卻說滿家村二神童的名聲傳遍了辰州,許多社會名流都想會會這兩位名叫滿震東滿震寰的少年。一次,辰州知府外出私訪,一行人正在山路上行走,忽然前麵來了兩個少年,隻聽得前麵的少年忽然轉過身子說:“滿娃你聽聽,上麵的人好像都是小朋友?”

“不要叫我滿娃,應該叫我滿震東。”

“好好好,我記住了,震東弟弟,你聽出來了嗎?上麵的人都在做什麽?”

“好像是在打桐籽,現在快要摘茶籽了,一定是在打桐籽。”

兩個少年的對話被知府大人聽了一個清清楚楚,知府大人早已聽說了滿震東的名字,心下懷疑,於是大聲問道:“唉,小娃娃,你叫什麽名字?”

滿娃把胸脯拍拍:“別叫我小娃娃,吾乃三塘驛滿震東是也,大人有何差遣?”

知府大人心想,這小娃娃果然出言不俗,待本官再試探試探,於是說道:“聽你小娃娃口氣,你認識老夫?”

“大人應該說:‘你認識本官?’”

“既然知道老夫是當官的,你們小娃娃就應該有所躲避,不應該在路上擋道。”

“大人此言差矣,古語雲,官有官道,民有民道,這山間小路是你當官的人走的路嗎?要說擋道,倒是你官人擋了我們小民的道,大人還不快點躲開讓我們過去?”

知府大人心想,這小娃娃果然厲害,居然要老夫為他讓路,而且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知府大人還想把戲繼續演下去:“小娃娃,看錯人了吧,老夫哪裏是什麽官人?老夫乃地地道道一民夫也。”知府大人一邊說一邊拍拍身上的粗布衣服。

滿娃大笑道:“演得像,演得很像,知府大人也學皇帝爺微服私訪……”

知府大人心下大驚,原來自己的化裝早已被這小娃娃識破,於是認真問道:“滿震東,你這麽熟悉本官?”

滿娃學著一位官人的口吻大聲說:“辰州學堂的學子們,有作為的辰州少年朋友們,本人代表辰州府向大家問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學習更快地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

“好啦好啦,不要再演戲了,算本官服了你了。不過滿震東,你要告訴本官,你模仿的這一段話是本官什麽時候說的?”

“今年春,大人在辰州學堂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喲,好記性,真的好記性,把老夫的話都背下來了,真的是神童呀。不過滿震東,現在該讓本官過去了吧?”

滿娃做了一個讓路的動作:“知府大人請!”

知府大人剛剛從兩位少年身邊走過去,忽然路上麵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音,而且伴隨著小朋友的笑聲。知府大人站住問:“上麵是在打桐籽吧?”滿娃回答說:“正是在打桐籽。”知府大人靈機一動:“滿震東,老夫有了一個上聯,但是還想不出下聯,你能不能幫助老夫想出下聯?”

“請大人說出上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

滿娃笑了,心想這知府大人也好玩,但是這下聯真的不好對了。正在著急,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農夫扛著打穀子的桶子去打稻穀,滿娃想起自己二叔的名字叫“穀統”,於是下聯就出來了:

“穀統扛穀桶,穀統行穀桶行。”

知府大人暗想,此兒才思如此敏捷,將來必為大才。但是知府大人還想找缺點,說:對還是對上了,隻是這‘穀桶’未免重複。”

“知府大人的上聯中‘桐籽’也重複。”

“桐籽童子不重複。”

“穀統穀桶也不重複。”

“桐籽是桐樹的籽童子是小孩子。”

“穀桶是裝穀子的桶,穀統是震東的叔叔。”

知府大人大聲笑起來,滿娃八娃也都大聲笑起來。

“好有趣的孩子。”知府大人丟下一句話走了。

假期裏,滿家兄弟也參加家裏的各種活動。一次,滿娃堂伯滿廷富百歲生日,滿娃覺得人生活一百歲不容易,於是當著眾賓客賦詩一首,詩曰:

“抱膝豪吟百歲歌,夜隋萱莢半那阿。授經嗣子型堪範,作賦諸孫天可摩。精舍長延衡嶽月,壽卮半減洞庭波。海門歲啟傳籌數,尚許仙翁抱太和。”

賓客們一個個聽得傻了眼,都誇獎滿娃是奇才。懂詩歌的老學究誇獎滿娃的詩很老道,有大詩人之風。

清明節期間,在三塘驛附近的兩三個相鄰的村子,張、滿、曾三姓為爭風水寶地“龜形地”,正集合百多人準備大戰一場,雙方都拿著刀,木棒和鐵棒,摩拳擦掌,群情激憤,人人都準備為本宗族不惜流血犧牲。滿娃聽說了這件事,非常著急。心想這些鄉民由於缺乏知識,妄自做不必要的爭鬥,萬一鬧出人命,將會成為世世代代的怨仇,後果難以預料。滿娃反複琢磨,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滿娃在三姓有爭議的兩處做了記號。

夜晚,滿娃對八娃說:“來,你去把我幫幫忙。”說著拉著八娃就往外走。八娃問到哪裏去,去幹什麽,滿娃隻是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兄弟倆來到飛山廟,脫掉布鞋穿上草鞋,從廟內挑了兩尊木偶神像,兄弟倆一人抱著一尊菩薩往張滿曾三姓爭風水寶地的“龜形地”走來。在幾處有泥濘的地方,兄弟倆故意用力踩踏,讓草鞋留下明顯的腳印。當兄弟倆來到“龜形地”,滿娃把兩尊菩薩放在有爭議的兩處站好,讓菩薩的一隻手正好指著有爭議的地方,並且讓菩薩穿上草鞋。

第二天,張滿曾三姓一百多人來到“龜形地”,當人們看到在有爭議的地方忽然有菩薩守護著,所有的人都驚訝得目瞪口呆:不好了!菩薩跑來守護風水了!麵對這種情況,誰還敢有所動作呢?敢跟菩薩作對?

接著有人報信:飛山廟有兩尊菩薩不見了,於是三姓鄉民聯合燒香把菩薩請回了飛山廟。一場巨大的群體鬥毆化解於無形。

一次,滿娃得知鄰村田二叔強奪侄兒家產,侄兒是孤兒,好可憐的。孤兒無處申冤,隻得到處乞討。滿娃問明情況,即取黃紙一張,為侄兒代寫了訴狀:

“叔奪侄家產,無處來伸冤,族長礙麵子,官家要銀子,青天不作主,孤兒喪黃泉。”

落款:“學生滿震東代筆”。

第二天,孤兒身披狀子,躬腰跪於縣衙大堂,知縣看過訴狀,心中有數,問明情況後,口供與狀子上寫的完全一樣。知縣當即傳田二叔,田二叔拿出五兩銀子行賄,知縣不收,令衙役重責田二叔四十大板,令其退還侄兒全部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