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危機重重心迷亂 榮華富貴如雲散

1

韓國夫人是貴妃娘娘(九妹楊玉環)的大姐,嫁給崔峋為妻,生有一個女兒崔氏。

楊氏姐妹和楊國忠等人,先後來到京師長安,都被皇帝賜以住宅,深受李隆基的寵愛。

天寶七載(公元748年),皇帝分別下旨,封楊家姐妹三人,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三位國夫人並承皇家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

大姐韓國夫人的美麗女兒崔氏,也得以下嫁,給太子李亨之子廣平王李俶(代宗)為妻。

勢傾天下的楊氏家族灰飛煙滅以後,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也受到牽連,被廣平王李俶冷落。

京師收複以後(公元757年9月),廣平王李俶之正妃崔氏,回到長安以後不久,便鬱鬱而終。

廣平王李俶繼位以後,追封自己的原配妻子崔氏,為貴妃,未得皇後尊號。

2

楊貴妃的八姐秦國夫人,嫁給河東豪族-柳氏家族的柳澄為妻。柳澄的弟弟柳潭,也是唐代的駙馬之一。

提到八姐秦國夫人,就不得不說到柳潭以及其妻子和政郡主,因為他們兩家,頗有淵源。

天寶九年(750年)三月,二十二歲的和政郡主(和政郡主墓誌上說是公主。其實此時,和政郡主的父親李亨,還是太子,她實際受封為郡主),嫁給了河東柳潭為妻。

河東柳家,當然是河東豪族。

但柳潭能娶太子李亨之女和政郡主,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柳潭的哥哥柳澄的妻子,就是貴妃娘娘楊玉環的八姐-著名的秦國夫人。

和政郡主婚後,與柳潭一道持家有方,很有美名。和政郡主與柳潭的夫妻關係,也很好,兩人共生有五子三女。

潼關失守以後,叛軍將要進攻長安。李隆基率先撒腿就跑,和政郡主一家,也隨祖父李隆基一道,向西蜀逃難。

在逃難路上,和政郡主一家,遇到了當時剛剛寡居的姐姐寧國公主一家。

寧國公主,是和政郡主同父異母的姐姐。

寧國公主一家,逃亡時間很急,根本就沒有能夠準備充足的馬匹等東西,以備遠行。

和政郡主立刻扔下自己的三個孩子,奪過夫君柳潭的馬,讓給姐姐寧國公主騎,自己與丈夫柳潭,以及兒女們一道步行,每天要走近百裏。

每遇險境,和政郡主都先讓自己的姐姐寧國公主一家,先過去,自己夫妻,留在最後,保護姐姐寧國公主一家。

柳潭為自己的妻子和政郡主擔心,覺得這樣做不好。和政郡主解釋說道:

“夫君啊,如果我先過去,若遇到危險,所有的人,不能夠都保全。恐怕我姐姐一家,也會成為犧牲品。我這個做小妹的,怎麽能夠忍心呢?”

丈夫柳潭欽佩不已,信服。

一路上,和政郡主的丈夫柳潭,提水找柴,而和政郡主親自下廚煮飯,飯好了,就先端給姐姐寧國公主一家先吃。

3

以前,和政郡主的妯娌秦國夫人活著之時,因為皇帝寵信他們楊家兄弟姐妹的緣故,秦國夫人極有勢力。

但和政郡主,卻從不因私事去找自己的嫂子秦國夫人幫忙,一直和秦國夫人保持敬而遠之的距離。

秦國夫人也不以為忤,與和政郡主相互敬重,惺惺相惜,沒有私人恩怨。

秦國夫人的丈夫柳澄,去世很早。秦國夫人臨死之時,把自己碩果僅存的兒女,托付給和政郡主夫婦照顧。

馬嵬驛之變後,顯赫一時的楊氏家族,刹那間破敗,其他人紛紛躲避,唯恐避之不及。

和政郡主卻待秦國夫人的兒女,比待自己的孩子還好。和政郡主不但把他們養大成人,而且力所能及地幫助秦國夫人的兒子們去做官,讓女兒們嫁入豪門。

柳家的親戚,再遠再窮,和政郡主,也都以禮相待,始終如一。

每至伏臘,和政郡主,必定親自依禮,對秦國夫人等死去的親人舉行祭祀。

和政郡主的父親李亨知道女兒的舉動後,常常親自寫信,誇獎自己的女兒和政郡主。

天寶十五年(756年)八月,和政郡主一家,跟著祖父李隆基到了四川成都。

不久,李亨在靈武登基,和政郡主進封為公主。和政公主的丈夫柳潭拜,為駙馬都尉、銀青光祿大夫、太仆卿。

不久,在成都避難的皇族,又遇到了郭千仞的叛亂。郭千仞的叛軍,起初勢力龐大,賊勢洶洶。一時之間,成都局勢,非常混亂危急。

皇帝李隆基,親自登上成都的玄英樓,前去招降說服郭千仞的叛軍,但沒起作用,隻好下令武力抵抗,擊退郭千仞的叛軍。

這時,和政夫婦,也率軍出戰,配合官軍,反擊郭千仞的叛軍。

和政公主的丈夫柳潭,親自率軍走上戰場,率領將士,與叛軍進行殊死格鬥,手斬五十餘人;

和政公主、寧國公主二位公主,也在大軍後麵,用弓箭為自己的夫君柳潭助陣。

最後,官軍終於平定了郭千仞發動的叛亂,穩定了成都的局勢。

劍南東川節度使和李隆基本人,都為和政公主夫妻請功。和政郡主則堅決推辭,沒有要朝廷任何封賞。

和政郡主善於經商,廣聚家財。

安祿山叛亂之後,大唐朝廷財政緊張。和政公主柳潭夫妻,知道朝廷的困難,沒把錢留著自己花,而是大多捐作了軍費,留給父皇修陵墓等。

和政公主幫助別人,不惜財物,自己的用度,卻非常儉樸。她的孩子們,都不穿貴重的絲綢衣物。

和政公主甚至親自動手,給自己的丈夫柳潭和兒女們縫製所穿的衣服。

哥哥代宗(李豫)即位後,實在看不過去了,就說服幾個節度使,給和政公主,讚助了過億錢的資產。

但是和政公主,卻分文不取,全部捐給了國庫。

和政公主柳潭一家子,在成都跟著太上皇李隆基呆了快兩年。長安收複之後,他們夫妻,重新回到了長安。

收複長安之後,某天宴會上,父皇李亨興奮不已,喝得酩酊大醉。

他非要下旨,要求叛將阿布思的妻子,穿上綠色的衣服,去表演歌舞。

和政公主認為,父皇這樣做不妥。她看不過去了,就懇切地勸阻父皇說道:

“父皇啊,既然阿布思是罪人,那麽他的妻子,就不應該出現在皇帝的麵前。

況且,有罪的是阿布思,而不是他的妻子。

阿布思的妻子,在掖庭宮為奴,遭遇已經很悲慘了。怎麽能夠再把她,和歌姬們混在一起,羞辱她呢?”

李亨有些清醒,深以為然,發誓道:

“父皇糊塗,差點犯下大錯,激怒歸順朝廷的人。朕發誓再也不做這麽無聊的事了。”

後來,父皇李亨生病,和政公主跑前跑後,親自侍奉在父皇的左右。

李亨看了很感動,準備下詔,賜田產給女兒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卻因為自己的妹妹寶章公主,還沒有得到父皇的賞賜,堅決要求,將自己的賞賜,讓給妹妹寶章公主。

李亨同意,十分讚賞女兒和政公主的大度懂事,從此更加寵信女兒和政公主。

自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國事衰微。吐蕃(西藏一帶)王國抓住向東擴張的好機會,不斷地茁壯成長。

代宗(李豫)剛剛即位,吐蕃王國大軍就從青藏高原一路,向東打來,攻陷了京師長安。

代宗隻好再次跑路,和政公主、柳潭一家,也隻能再次跟著皇帝哥哥一道逃亡。

代宗(李豫)向東逃命,跑到了陝州、華陰一帶。和政公主沒有跟上哥哥代宗(李豫)一起跑,而是向南跑到了商於(今天陝西商洛)一帶。

在逃跑路上,和政公主一家,遭遇到了一大群強盜的襲擊,處境非常危險。

和政公主的名聲,一向很佳。在盜賊小民中,也是如雷貫耳,美名傳揚。

和政公主對盜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威之以害,終於把強盜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不僅叩頭謝罪,而且還心甘情願給公主當奴隸,護衛和政公主一家,保護他們出行。

廣德二年(764年)二月,吐蕃從長安退兵。大唐的貴族們,終於重新回到了京都長安。

六月,吐蕃軍隊再度兵犯長安,舉國震驚,貴族們紛紛逃離京師長安。

這時,和政公主生完小兒子柳魄,剛剛滿月。和政公主的身體還沒養好。

聽到消息後,和政公主就對丈夫柳潭說道:

“事情已經十分緊急了,我要入宮,去跟皇帝哥哥商量,和他們一道逃離。”

柳潭勸阻說妻子和政公主道:

“公主啊,賊勢洶洶,情況非常危險。再不逃,恐怕我們,就沒有逃命的機會了。”

和政公主不滿,向丈夫柳潭生氣說道:

“夫君啊,我們已經在準備走了。難道你沒有哥哥親人嗎,為什麽危急關頭,絕情如此呢?”

和政公主冒著混亂、危險,坐著小轎,直奔到哥哥(代宗)的寢殿,向哥哥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哥哥欣然采納。

和政公主回家後,覺得話還沒說完。傍晚時分,她又入宮一次,說服自己的哥哥。

時值盛夏,軍情緊急。和政公主產後失調,來回奔波,這幾重壓力,終於把和政公主壓倒了。

和政公主終於病倒在**,雖然哥哥代宗不斷派禦醫治療,但也無濟於事。

六月二十五日,和政公主死於常樂坊家中,時年三十六歲。哥哥(代宗)非常悲痛,為之輟朝三日,讚揚妹妹和政公主道:

“朕這個妹妹和政公主,是國之瑰寶。

朕才想著與妹妹同樂,哪裏想到,人就沒了呢?唉,老天這樣殘忍,叫朕怎麽忍受啊!”

代宗下旨,厚葬妹妹和政公主,特邀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和政公主寫了墓誌銘。

八月十九日,葬和政公主於萬年縣義豐之銅人原。

和政公主生前信佛,曾與人談論說道:“經典中都倡導積善。為人如不以忠孝數事自勉的話,就會心有遺憾。”

和政公主曾經對自己的丈夫柳潭吩咐後事說道:

“夫君啊,死生是常理,不過在先後之間。

如果我死在你的前頭,你一定要用道服,裝裹我,把我埋在佛寺裏,時常想想我的行言,就是對我的懷念了。

如果你死在我前頭,我一定時常,去為你灑掃墳塋。”

和政公主雖然名氣不大,但絕對稱得上是模範公主。她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還知書達理、善良友愛、聰明賢惠。

5

和政公主的親生母親吳氏,原本是郫縣縣丞吳令珪的女兒,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

但天有不測風雲,原本的小康之家,卻因為父親郫縣縣丞吳令珪犯了死罪,吳氏被投入掖庭宮,為奴婢。

做掖庭宮奴婢的女人,是難上加難。吳氏在宮裏的日子,當然不會好過。

可是沒有想到,有一天,吳氏突然被當朝皇帝(李隆基),隨手賜給了當時的陝王李嗣升。

陝王李嗣升,也就是後來的太子李亨(唐肅宗),而且深受李亨的喜愛。

母以子貴。

開元十四年,吳氏為丈夫李亨,生下了嫡長子廣平王李俶(即唐代宗李豫)。

李俶不僅是李亨的長子,還是是唐玄宗的長孫。李隆基非常喜歡這個長孫李俶。

吳氏也因為長孫之母的身份,境遇稍稍得到了一些改善。

不久,吳氏又為自己的丈夫李亨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後來的和政公主。

可是,好景不長,在和政公主三歲的時候,吳氏卻撒手人寰。吳氏死後,和政公主被太子妃韋妃收養。

乖巧的和政公主,對太子妃韋妃,十分恭敬、孝順,深得父親、太子妃韋妃的喜愛。

開元二十六年,李亨被封為太子。

太子屬於高危險職業之一,太聰明能幹了,皇帝老爹會認為兒子有搶班奪權的危險;懦弱無能吧,皇帝老爹,又會覺得難以擔當大任,難以平衡。

李亨被封為太子的那天起,日子就開始不好過起來,成為了各種勢力進攻的靶子,成為了眾矢之的。

天寶五年,有人告發太子妃韋妃的哥哥韋堅,和邊將皇甫惟明,密謀於道觀,企圖擁立太子李亨即位。

李亨為了自保,主動與太子妃韋妃離婚,撇清關係。韋妃出家為尼以後,和政公主又一次的失去了母愛。

那時,太子李亨,飽受父皇李隆基的猜疑。

為了改善與父皇的關係,討取父皇的歡心和信任,李亨可說是耗盡了心機。

李亨最高明的一招,便是拿自己兒女的婚姻,做文章,主動去和貴妃娘娘的楊氏家族,攀上姻親,親上加親,改善關係,舒緩楊氏家族對自己的敵意。

楊氏家族也是求之不得,非常樂意。

李亨的長子李豫,娶了楊貴妃大姐韓國夫人的女兒崔氏為妻;李亨的女兒郜國公主,嫁給了楊貴妃三姐虢國夫人的兒子裴徽為妻;女兒和政公主,則嫁給了楊貴妃的八姐秦國夫人的小叔子柳潭為妻。

就這樣,李亨和楊貴妃的三個姐姐,全都攀上了親。

實際上,唐朝皇帝的女兒,才被封為公主,而太子的女兒隻是封為郡主,而親王的女兒則被封為縣主。

李亨的女兒郜國公主、和政公主,都是李亨當上皇帝以後,才被封為公主的,所以,他們當時,都還隻是郡主的身份。

6

馬嵬驛一處房間臨時設就的宰相府裏,宰相楊國忠一進駐,就開始不停地忙碌起來。

有關軍政要務的公文,高高地堆在一起,放在狹窄的桌案上。楊國忠看見這些公文,就覺得有些迷茫,不知道從何做起。

“可鄙可恨的官吏百姓,你們就知道責怪本相,說什麽恃寵專權,攬權誤國。

你們怎麽就瞎了眼,沒有看見本相的鬱悶和困窘呢?沒有看見本相事必躬親的辛苦勞累呢?要不是我楊某人獨立支持大唐帝國,大唐國事,還不知道究竟會怎麽樣了呢?”

楊國忠一邊麻利地處理著政務,一邊有些怨憤的嘮叨著,有些為自己鳴不平。

“就說陛下臨幸西蜀這件事情吧,事無大小,所有的事情,不是本相在為陛下盡心盡力地操心嗎?

就是陛下和貴妃娘娘的衣食住行,不是本相,在為陛下殫精竭慮地籌劃籌措嘛?你們怎麽就看不見本相的辛苦了呢?

你們這是在嫉妒我們!是在仇恨我們!你們是在仇富,是在羨慕嫉妒恨,是在嫉賢妒能!

你們怎麽能夠將聖人對臣兄弟姊妹的寵愛,也看成一種罪惡呢?那是陛下的無盡恩德,是陛下的皇恩浩**。你們怎麽能夠,把聖上的恩德,看成我們的不是呢?

還是白樂天那個年輕人說得好啊: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周公尚且恐懼流言,何況我楊某人呢!

世人如此看待,責怪我們,一定是有人,在其中裝神弄鬼,搬弄是非,故意敗壞我們的名聲!

等本相到了西蜀之後,再行追查到底。”

楊國忠一心二用,一邊煩惱地想著,一邊麻利機械地批完了案上的公文,心裏稍稍鬆了一口氣。

“為什麽西蜀還沒有動靜呢?如果西蜀的糧食布匹人馬,早日到來,不是就可以解本相的燃眉之急了嗎?

為什麽卻一直沒有動靜呢?

西蜀那些人,貪圖安逸慣了!等本相到了西蜀以後,再行好好整頓。

國家承平日久,大小官吏,都是懶惰成性,不知進取,是時候整頓朝廷吏治了!哎,國家大事難辦啊!”

楊國忠有些著急,不自覺地歎了一口氣,“我還是盡力而為吧!是非成敗,留給後人評說吧!

我不要太高的評價,隻要後人能夠認為我楊某人,能夠恪盡職守,一心一意為民就夠了。

然而,我能夠留下這樣的美好名聲嗎?”

想到這些,楊國忠有些泄氣,自語道:“有誰知道,我楊某人所受的委屈呢?

軍隊的開支,宮廷的供養,文武百官的薪俸,都需要本相去盡力籌措。本相不想盡辦法,用盡心機,怎麽能夠有收獲呢?

天下的財富,就隻有那麽多,我又無法自己生產,不從老百姓那裏攫取,你叫本相從哪裏去獲得呢?

陛下有時對我不滿意,文武百官有時對我不滿意,太子殿下對我不滿意,小民百姓也對我不滿意,大小官吏也都對我不滿意。

做人難,做大唐的宰相,是難上加難啊!可是,有誰能夠理解我的苦楚呢?”

想到天下百姓怨聲載道的責怪,楊國忠心裏就有些憤憤不平,“自從本相當上宰相以後,就從來也沒有睡上一個安穩覺。

這不,就連外國使節接待安排等等的小問題,也要我這個宰相事必躬親,親自去處理。”

想到這裏,楊國忠突然記起了什麽似的,趕忙推開了案桌上的文書,歎道:

“哎呀,我答應了吐蕃等國的使節,幫助他們解決吃喝拉撒睡的問題,本相怎麽就忘記了呢?

那些蠻族使節,一個個耿直蠻橫,如今國難當頭,本相還是順著他們,少惹麻煩為是。

楊軒啊,您快進來!你趕快去告訴左相大人,叫他去好好侍奉好陛下,照顧好貴妃娘娘!

我出去過問一下番邦使節的安置問題,就回來繼續處理公事!”楊國忠心急火燎地吩咐屬下楊軒道。

“好的,宰相大人!你速去速回,注意安全!

宰相大人,宰相府還有很多軍政事物,等著你回來處理呢?大人不要耽誤太久,我先幫你把這些文案,好好理理!”

“好的!楊大人!感謝你的幫忙!如果陛下問起,你就給聖上說一下,我馬上就回來。”

楊國忠匆匆忙忙地吩咐屬下楊軒幾句,就慌慌張張地出了門,去處理急切的公務。

7

此時,貴妃娘娘姐妹,還在馬嵬驛的驛站房間裏,天南地北地隨意地聊著天。

“三妹,九妹,你們在生大姐的氣嗎?大姐剛才的話語,不過是無心之失,你們不要介意了。

三妹,說起你的豪宅,我就想起了一件事。

昨天晚上,在金城縣驛站打盹之時,我仿佛看見,我們姐妹四個,和裴柔一道,在三妹你的豪宅裏,歡笑顏顏呢!

八妹栩栩如生,談笑晏晏,就像生前一樣。孩子們也在我們姐妹的身邊侍候,我們一家,其樂融融呢!

我還在心裏嘀咕,八妹這麽長時間,都不來找我們姊妹玩耍,莫不是忘記我們姊妹了呢?

突然,一陣涼風吹來,我倜然一驚,才知道不過是南柯一夢。我才突然想起,八妹已經去世兩年了啊!

真是紅顏薄命,八妹為什麽離世這樣早呢?留下孤兒,幼女,讓人憐惜!”

說起八妹秦國夫人,貴妃三姐妹都憂傷起來,流下了傷感思念的眼淚。

“命運無常,誰知道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太白那個恃才傲物的腐儒,為什麽把這些飲酒遊樂的場景,寫得這樣貼切呢?

姐妹們,擦幹眼淚,笑起來!”三姐虢國夫人,發揮出插科打諢的本事,舒緩著姐妹們憂傷的心靈。

“三姐說得很對!我們楊氏一門,尊貴天下,榮寵已極,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壯士美女,最終都隻能夠是塚中枯骨。我們兄弟姊妹,已經榮耀了一生,還有什麽遺憾的呢?

把握住今天的美好,摒棄掉昨日的輝煌,遺棄掉明日的莫測吧!”貴妃娘娘似乎深有所感地說道。

“姐妹們,你們在談論什麽呢?有說有笑,又似哭又似鬧,瘋瘋癲癲的!”

這時,一個風姿綽約的中年婦人,牽著一個非常漂亮的四五歲的小孩子,走了進來。

“大嫂,原來是你啊!你也該來與我們瘋瘋啊!我的乖兒子,來親親你三姑姑!才一天沒有看見大嫂,就怪想念你的!”

虢國夫人很隨便地撫摸著嫂子裴柔的腰肢,捏捏孩子的漂亮臉蛋,開玩笑地說道,“嫂子如今豐滿了不少,是又有了孩子了嗎?”

孩子很溫柔地依偎在母親的裴柔身邊,很是文靜,羞澀地看了姑姑虢國夫人一眼。

“嗬嗬!三妹,你把嫂子看成了光下崽子的母狗了嗎?是嫌棄嫂子了嗎?

你們的宰相大哥,最近公務勞碌,沒有時間帶嫂子出去玩玩,溜達溜達。所以嫂子就混成了如今這個,五大三粗的母夜叉了。

好在如今,我們又有了活動的機會,雖然辛苦一點,就算遊山玩水吧!姐妹們以為如何呢?”

裴柔笑著向妹子們解釋道。

“嫂子風姿綽約,我見猶憐,小妹怎麽敢笑話嫌棄嫂子呢?

嫂子啊,我們早就想邀請嫂子到西蜀一遊,想不到天隨我願,機會終於來了!

西蜀雖然鄙陋,卻是我們楊家的發祥之地。嫂子過去回去,一直很難得長住,我們這次,一定要多住些日子!”

虢國夫人向嫂子裴柔提議道。

“說得好!你看,我們兩個瘋姐妹,隻知道嬉笑打鬧,怎麽忽視了我們的主人,貴妃娘娘了呢?光兒,問候你大姑姑,九姑姑!”

裴柔親切的對兒子楊光說道。

孩子楊光很聽話地向貴妃娘娘姐妹打著招呼。

“光兒,到九姑姑跟前來,跟九姑姑玩耍!九姑姑最喜歡孩子了,姑姑給你好吃的!”

貴妃娘娘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進貢的高麗桂花糕。

“你三姑姑整天嘻嘻哈哈,瘋瘋癲癲的,你大姑姑是呆呆傻傻,多愁善感的,哪有你姑姑對你好呢?”

“多謝姑姑!三姑姑,大姑姑,九姑姑都很好,又漂亮,又招人喜歡,連陛下都很喜愛,何況光兒呢!

姑姑,光兒知道你特別喜歡小孩子!

姑姑心地善良,討老天爺喜歡!姑姑一定有神靈保佑,你會有自己的孩兒的。

如果姑姑沒有孩兒,就把光兒當做你自己的孩子吧!光兒會好好孝順姑姑的。”楊光很乖地說道。

“光兒真懂事!”貴妃娘娘的眼角有些淚花,拍拍光兒乖巧的小臉蛋說道。

“姐妹們,讓我們說些令人高興的事情吧!你看,九妹說我這個大姐多愁善感,卻自己首先流淚了,這是怎麽回事啊?

時光易逝!美麗不再!讓我們一起吟誦幾句詩歌,衝散心中的陰霾吧!姐妹們以為如何呢?”大姐韓國夫人向姐妹們提議道。

“大姐終於下了凡塵,說了幾句人話!好了,我們開始歌詠起來!”虢國夫人放開嫂子裴柔的腰肢,大聲說道。

8

當初,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不久,李隆基就準備將兒媳楊氏,召入後宮之中,據為己有。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李隆基以為母親竇太後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天寶四年(745年),李隆基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李瑁的正妃後,遂正式冊立楊玉環為貴妃。

李隆基自廢掉結發妻子王皇後,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的地位,就相當於皇後了。

李隆基擅長音樂,親譜《霓裳羽衣曲》,賜給妻子楊貴妃。李隆基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的鬢發上。

李隆基時常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宮人皆呼楊氏為“娘子”,足見楊貴妃的寵幸之隆。

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了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李隆基和楊貴妃都十分喜歡這一隻白鸚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

李隆基令詞臣教白鸚鵡以詩篇,數遍之後,這隻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十分逗人喜愛。

李隆基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麵對李隆基不利,侍從的宦官怕李隆基輸了棋,就叫聲“雪花娘”。

這隻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楊貴妃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趕緊讓棋。

後來,這隻可愛的白鸚鵡“雪花娘”被老鷹啄死,李隆基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禦苑中,稱為“鸚鵡塚”。

由於楊貴妃得到李隆基寵愛,楊貴妃的大姐,也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

皇帝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

虢國夫人排行第三,性格豪爽,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尤其令人憐愛。

楊貴妃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楊貴妃的遠房兄弟楊釗(楊國忠),也受到皇帝的重用。

楊釗本是個市井無賴之徒,善長計籌等時興技藝。

李隆基常與楊氏諸姐妹賭博遊戲,常常令楊釗協助計算賭賬。楊釗計算精密,從無半點差錯,李隆基十分欣賞楊釗的精明能幹,非常喜悅,專門給楊釗賜名為楊國忠,對楊國忠大加信任。

因此,楊國忠深得李隆基寵愛,逐漸身兼大唐朝廷的支部郎中等十餘個重要職務,開始掌控朝廷大權,操縱朝政。

李隆基曾遊幸華清池,以外戚楊氏五家為扈從。楊家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

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複加。

楊家一族,總共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李隆基還親為楊氏家族,禦撰、徹書了楊氏家族的家廟碑文。

天寶五載七月,由於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李隆基。李隆基大怒,下旨譴歸娘家,送歸楊銛家宅。

楊貴妃出宮之後,李隆基飲食不進,思念不已。到了中午以後,李隆基尚不禦食,並遷怒於左右,無緣無故地痛打他們。

高力士欲驗帝意,於是奏請,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餘車,送貴妃住所。

李隆基答應,即以禦膳,分賜楊貴妃。

高力士從而深知李隆基的心思。這天傍晚,高力士請求李隆基,把貴妃召回宮來,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宮中。

貴妃見了李隆基,伏地道歉。李隆基心內釋然,撫尉良渥。

天寶九載,楊貴妃再次妒悍不遜,複忤旨,有語侵上。李隆基怒甚,再次命送歸外第,召高力士,以輜送還其家。

其時,李隆基的另一名妃子錢淑妃,也正大受李隆基的寵愛。楊貴妃深受威脅,妒意因此而生。

錢淑妃叫錢莉儀,比楊貴妃入宮的日子還要久遠。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寵妃武惠妃逝世之後,李隆基心中失落思念,宦官高力士便建議皇帝,在全國選妃。

高力士來到福建,見到了錢莉儀,驚為天人。於是,把錢莉儀帶回宮,獻給了李隆基。

錢莉儀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溫柔典雅,很快便擄獲了李隆基孤寂憂鬱的心。

錢莉儀自小就喜愛淡雅的顏色,也喜歡同樣淡雅香氣濃鬱的梔子花。

李隆基便將她封為錢淑妃,特地在後宮,為錢莉儀栽種了一片梔子花林。

當梔子花盛開之時,李隆基便常常攜錢淑妃來到這裏,賞花吟詩,恩愛無比。

後來,李隆基又見到了兒媳楊玉環,便為她的風韻所傾倒。

李隆基楊玉環二人,同擅長音樂,可謂誌同道合,很快就成為了知音,便日日與楊妃在一起,很快就把舊人錢淑妃忘卻了。

錢淑妃擅長詩賦,當然不甘心受到皇帝冷落。

一日,她寫了一首《望梔子》,托人帶給李隆基。

李隆基見詩,便想起了昔日與錢淑妃在一起的恩愛情景。於是,李隆基下旨,便召錢淑妃入翠華西閣,敘舊。

不料,此事被楊貴妃探知,醋意大發,當麵把李隆基和錢淑妃兩人,羞辱了一番。

李隆基羞愧難當,一怒之下,下旨命人將楊貴妃送回自己的娘家,好好教養。

楊貴妃前腳一走,李隆基突然就覺得心中空落落的,很快就後悔衝動了。

經過一番折騰,楊貴妃、李隆基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不僅如此,李隆基還下旨,將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接到長安,封她們為一品夫人,準許她們,隨意出入宮門。

因為楊貴妃的得寵,楊家也跟著顯赫起來。

隨著地位的升高,楊家便無法無天了。楊家接受招待的規格,已經超出了規定的界限,並開始接受請托,大肆收受賄賂。

不僅如此,楊氏家族甚至還不自量力,騎到了李唐皇家宗室的頭上了。

楊家兄妹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

每楊家兄妹入班,持盈公主等皇帝李隆基的親妹妹,在三位夫人目前,皆謙讓讓座,不敢就位。

李隆基的女兒建平、信成二公主,因為和楊家人有矛盾,竟淪落到追回內府封贈東西,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的地步了。

李隆基知道這些事情後,怒不可遏,終於再一次生氣了。於是,楊貴妃再一次被攆回了自己的娘家。

楊貴妃這次被送回家,是李隆基想要滅滅楊氏家族的威風,彰顯皇家宗室的威嚴。

這一招果真很靈,楊家人立即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麵求情告饒,楊貴妃更是終日以淚洗麵。

這一次,李隆基太過憤怒,欲殺殺楊家威風,並沒有急著把貴妃接回宮去,而且送走楊貴妃之後,就再沒有了消息。

楊氏家族當然非常清楚,宮中美女如雲,隨時都可能有人後來居上,取而代之。

於是楊氏家族諸人暗中積極活動,很快知道了玄宗皇帝雖然沒有派人去接楊貴妃,但心中還是很想念的,不由得轉憂為喜。

那時,權臣吉溫與貴妃娘娘以及楊家十分友善。吉溫遂接受楊氏家族楊國忠兄弟姊妹的請托,入奏勸說李隆基說道:

“陛下:

婦人智識不遠,有忤聖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其取辱於外庭呢?”

李隆基認為有理,遂趁機下台階道:“愛卿言之有理。令中使張韜光,賜貴妃禦饌。”

中使張韜光奉旨前往楊家,貴妃哭泣著,請求中使張韜光,上奏李隆基道:

“陛下:

妾忤聖顏,罪當萬死。衣服之外,皆聖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膚是父母所有,可以處置。”

貴妃於是引刀翦發一縷,附獻送上。

李隆基一看到楊貴妃的青絲,頓時憐惜不已,遂回心轉意,派高力士親自前往,將楊貴妃接回內宮。

當天晚上,趁著夜色,李隆基派遣禁軍將士,將楊貴妃從楊家接了回來,重受寵愛。

經曆多次磨難以後,夫妻感情越深,李隆基對楊貴妃更是愛入骨髓,難以割舍。

9

馬嵬驛驛站外的山坡下,陳玄禮正集合著禁軍隊伍。廣平王,南陽王,建寧王諸王,也在集合指揮著自己的隊伍。

三十六歲左右的壽王李瑁,也不甘寂寞,在禁軍隊伍前後,不斷巡視。

壽王李瑁身材高大,英俊幹練,但時常有些鬱鬱寡歡,似乎萎靡不振的樣子。

10

壽王李瑁,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初名李清。

當初,李瑁的母親武惠妃,開元元年以來,就一直受到夫君李隆基的寵幸,寵傾後宮。

武惠妃先後為李隆基生下了夏悼王、懷哀王、上仙公主等孩子,皆端莊秀麗,討人喜愛,然而在繈褓之中,就夭折了,夫妻倆傷心不已。

等到開元八年(720年)李瑁剛剛出生,寧王李憲(讓帝,李隆基大哥寧王)的妃子元氏,請求按照民間風俗習慣,將李瑁收於寧王邸中收養。

寧王李憲的妃子元氏,親自喂養李瑁,稱為自己的孩子。十餘年時間,李瑁都一直住在寧王邸中,作為寧王李憲的孩子撫養。

那時,武惠妃正受皇帝寵愛,又有宰相李林甫等權臣的支持。

所以,李瑁封王之事,晚於李隆基的兒子諸王,宮中常以十八郎的稱謂呼之。

開元十三年的三月,五歲的李瑁,受封為壽王以後,才開始出入宮中。

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瑁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之職,並不實際上任。

起初,李隆基認為永王李麟等尚幼,受封之後,下詔不進宮拜謁謝恩。

李瑁時年七歲,請求與兄弟諸王一道,進宮拜謝皇恩。李隆基下旨允許。

小小的李瑁拜舞之時,很有儀矩,李隆基非常驚異讚歎,暗自留意。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清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瑁,舉行成人禮。

這一年,不到十七歲的楊玉環,被正式選納為十七歲的壽王李瑁的妃子。

楊玉環生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

楊家是宦門世家,楊玉環的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

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一職;楊玉環的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家住洛陽。

但楊玉環的童年,跟隨任職蜀州司戶的父親楊玄琰,是在蜀州度過的。

開元十七年,十歲左右的楊玉環,因父親楊玄琰去世,而被寄養到在洛陽任河南府土曹的三叔楊玄珪家裏。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楊家官宦人家的優越的教育環境,使楊玉環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楊玉環的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長歌舞,並善彈琵琶,擅長音樂和樂器。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李隆基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作為官宦眷屬,也應邀參加鹹宜公主的婚禮儀式。

鹹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一見楊玉環,就對楊玉環一見鍾情。於是,李瑁請求母親武惠妃,要娶楊玉環為妻。

母親武惠妃約見楊玉環之後,也對楊玉環驚為天人,對楊玉環也非常滿意。

於是,武惠妃請求皇帝下旨,於開元二十二年,正式冊立楊玉環為壽王正妃。

婚後,少年伉儷,如膠如漆,相處完美。其時,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正受李隆基寵愛。

所以,李瑁楊玉環小兩口,十分恩愛地生活了大約兩年左右的時間。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李隆基最為寵愛的妃子惠妃,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後。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隆基葬以皇後之禮。

武惠妃死後,李隆基因此鬱鬱寡歡,懷念武惠妃不已。

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有人揣摩李隆基的心理,進言讚揚道,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

於是,楊玉環被李隆基看上。李隆基下旨,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李瑁的妻子楊玉環,因此被父皇活生生搶走。

李瑁迷茫苦悶,憂鬱憂傷,在極度委屈和萬般無奈之中,形單影隻地默默生活了四年半左右的時間。

開元二十九年,悲劇再次降臨李瑁頭上,李瑁摯愛的養父李憲(讓帝)薨。

李瑁請製服,為養父李憲守喪三年,以報寧王李憲夫妻的乳養之恩,李隆基答應了。

所以,這些年來,李瑁因為守喪,一直沒有婚娶。

八年之後的天寶四載(745)年七月下旬,父皇李隆基似乎終於良心發現,覺得奪子之妻,有些羞愧後悔。

於是李隆基親自做主,重新為自己的兒子李瑁,娶了一位韋昭訓的女兒為王妃。

僅僅十天之後,李隆基覺得心安理得了一些,就把自曾祖爺唐太宗時代,就已廢置不用的“貴妃”這個名號,賜給了那楚楚動人的妻子楊玉環。

李隆基、李瑁父子二人,為同一個美女的女人反目,不免有些尷尬,有些難以為情。

自此以後,李瑁一直被父皇李隆基疏遠冷淡。他與另娶的韋妃相依為命,先後生有五個兒子,其中三人封王。

天寶年間,李瑁就有兩個兒子封為王:

二兒子李懷(伓)為濟陽郡王,三兒子李湛(李偡)為廣陽郡王、鴻臚卿同正員。

後來,大兒子李僾,也被封為德陽郡王,四兒子李伉,被封為薛國公,小兒子李傑,也被選入國子監祭酒。

11

此時,在將領們的說服之下,禁軍士卒們的情緒,已經按照既定的計劃,被完全地鼓動激發起來了。

局勢的發展,似乎已經完完全全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以及將領們的牢牢掌控之中了。

眼見此情此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大為滿意,不由自主地看了廣平王,南陽王,建寧王諸王兄弟幾眼,露出了十分滿意的微笑。

廣平王會意,留下弟弟建寧王,南陽王諸王,繼續彈壓隊伍,跟著叔父壽王李瑁,走到了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身邊。

“龍武大將軍,一切準備就緒,就等你的命令!”廣平王的叔父壽王李瑁,匯報道。

“多謝壽王,多謝廣平王!諸君,我們見太子殿下去,聽從殿下的號令!”

陳玄禮說完,就立即帶著壽王李瑁,廣平王,武威將軍陳立和等將領,前去拜見太子李亨。

12

“殿下,大事不妙!禁軍兄弟,怨氣衝天,軍心**。本帥以及帳下諸將,全力勸解,也難以化解將士們的怒氣與怨憤。

本帥害怕驚動聖駕,所以緊急前來,稟報太子殿下。

希望太子殿下,立即發號施令,采取行動,鏟除奸佞,平息禁軍兄弟的怒氣。”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見諸事齊備,心急火燎地找到李亨,臉色凝重地匯報道。

“殿下啊:

否則,恐怕大事不妙,殿下也會惹火燒身!”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十分嚴肅地警告李亨道。

“大將軍,你們怎麽能夠這樣做呢?”

李亨突然猶豫不決起來,開始拒絕,“禁軍將士們抗命誅賊,殺掉宰相大人,這不是叛上作亂嗎?

這件事,最終必然是會驚動陛下的。

陛下肯定不會相信,也不願意看見這樣的非常事件發生,動搖帝國根基。”

李亨瞻前顧後,突然退縮了。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壽王李瑁,廣平王,武威將軍陳立和等,見太子突然中途變卦,不禁大吃一驚,驚慌失色。

掌閑廄李靜忠,更是臉色死灰,滿心恐怖。

“當前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依靠太子的威信和能力,盡快處置楊國忠,妥善解決將士們的後顧之憂。

無能如何,也必須將太子握在手中,將他拉入我們的陣營。否則,我們謀反作亂,可是死路一條啊!

這樣做,一方麵可以牢牢地控製禁軍,另一方麵,又能鏟除楊國忠的奸黨,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就是陛下想秋後算賬,隻要將士們,能夠把太子也牽涉在裏麵,聖人想到太子的力量,投鼠忌器,也會撇脫將士們的一些幹係的。

萬一大事不成,我們將太子握在手上,依靠太子的威望和勢力,不是也可以反戈一擊嗎?”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臉色陰霾,默默思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