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 諸葛之誌的繼承者

三國時代的蜀漢大將薑維,是一位頗具才略的著名羌族將領。在他的一生中,他不僅為蜀漢政權的鞏固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而且在繼承和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麵,也有不俗的表現。薑維不愧為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中的傑出人物。

薑維,字伯約,生於公元202年,是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人。冀縣地處隴右,秦漢以至三國時的隴右一帶,曆為羌、戎等少數民族居住和活動的地區。薑維的祖先原是天水的薑氏大族,追本溯源,薑維一家屬羌族的後裔。古代的“羌”和“薑”本是一字,《後漢書·西羌傳》就說,“西羌之本,薑姓之別也”。

薑維的父親薑囧,是東漢天水郡的功曹,後來死於戰場。公元220年,東漢王朝的統治徹底滅亡之後,魏、蜀、吳三股鼎足勢力之間的鬥爭更加激化。偏居於西南的蜀漢,在東與孫吳重新恢複了兩國的聯盟;對南邊的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執行“南撫夷越”的政策,使南中地區歸服,解除了蜀漢政權的後顧之憂。蜀丞相諸葛亮,看到北伐曹魏的時機已經成熟,在公元228年實行北伐,趁曹魏關中空虛,出兵祁山(今甘肅西和西北),以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舉奪取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薑維也歸附了蜀漢,被任命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當時他隻有二十七歲。諸葛亮對薑維十分器重,他很欽佩薑維的為人和才略,曾經寫信給蜀國大將蔣琬等人,說薑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是涼州上士”,還說“薑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才兼於人”。不久,薑維遷升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薑維是少數民族羌人,這是諸葛亮對薑維如此器重的又一原因。諸葛亮為了實行“和夷”政策,爭取隴右人的歸服,在少數民族中發現和提拔負有威望的人才十分重要。薑維是羌人,不僅才武過人,有一定威望,而且還非常熟悉隴右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民情,這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直取關中而西出祁山隴右,除了不肯弄險的因素,也考慮了隴右是一個民族聚居區,準備在這一帶實行“和夷”政策,可以站穩腳跟,然後穩紮穩打繼續向東。所以,薑維歸蜀,人們都來向諸葛亮慶賀。

薑維歸蜀漢以後,隨諸葛亮四次北伐,立了不少戰功。過了六年,也就是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軍中。這時,薑維同楊儀一起按照諸葛亮生前秘不發喪的部署,整頓了軍馬從容向南撤退,隨後薑維回到成都。後主劉禪按諸葛亮臨死的推薦,以蔣琬、費禕統管軍政大權,並且晉升薑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不久,薑維又遷升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延熙十年(247),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局麵。蜀漢將士上下團結一致,基本上是執行戰略防禦的政策,保持了諸葛亮生前的局麵。

延熙十六年(253)春費禕死後,薑維掌握了軍事大權,調動諸軍。就在這一年的夏天,他帶領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攻南安;公元255年,他又出兵狄道(今甘肅臨洮),大敗雍州刺史王經;公元256年,他再率軍向祁山方麵進攻,在上邽南部的段穀(今甘肅天水東南),因蜀鎮西將軍胡濟沒有按期趕到,為魏軍鄧艾所敗,死傷甚為慘重,同時也影響到隴右以西的穩定。以上的連年出兵,對統一江山的大業沒有多少成效,加上這次失敗使薑維十分難過,自求貶削給予處分,降為後將軍,但仍負大將軍職責,號令三軍。

過了一年,薑維乘曹魏關中空虛,出兵秦川,給魏軍以重大打擊,繳獲了不少糧食,軍威大振,不久便又任大將軍。但是他回到成都,見劉禪無道,終日花天酒地,聽任宦官黃皓專權,黃皓網羅的黨羽越來越多。薑維曾對劉禪說:“黃皓奸巧專權,將來國家要敗壞在他的手裏,應該及早殺掉。”劉禪不聽,這便引起薑維的疑懼,於是長期領兵駐紮在遝中(今甘肅舟曲以西、岷縣以南地區)。到了公元262年,魏將司馬昭分兵三路向蜀漢進攻,一路由鄧艾率兵三萬自狄道指向遝中,攻擊薑維;一路由諸葛緒領兵三萬,自祁山向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進攻,以斷薑維後路;另一路由鍾會統兵十多萬人,從斜穀直取漢中。劉禪這時聽說魏軍真的打來了,才慌忙派廖化往遝中接援薑維,派張冀往陽安關口(今陝西陽平關)防守。但援軍未到,漢中、陽安關已經失守,薑維趁機經橋頭、陰平,與廖、張兩軍會合,據守劍閣。鄧艾選走陰平一帶氐羌等少數民族地區和偏僻故道,繞過劍閣天險,直搗江油、涪城,並且攻破綿竹,成都再無天險可守,劉禪派人捧璽投降。當薑維接到劉禪要他投降的命令時,許多官兵將士“拔刀砍石”,十分悲憤。這樣,由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到263年劉禪投降,經曆了四十來年的蜀漢政權,從此告終。後來,薑維想利用魏軍大將鍾會反司馬昭的機會來複興蜀漢,不但未成,而且一家被殺害。這是公元264年的事,薑維死時六十三歲。(鄭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