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 一位比武將還彪悍的謀臣

程昱,史稱“世之奇士”。他多謀善斷,是曹操的主要謀士。因保全兗州三城而被曹操視為心腹之臣;又以勸曹操據三城,絕袁紹,以圖霸業而功著群僚。他在曹操勢力發展的關鍵時刻,曾起過關鍵作用。

一、明察世事,敏於決斷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今山東東阿)人。年輕時閑居鄉裏。黃巾起義時,縣丞王度反叛響應,燒毀倉庫,縣城陷於混亂。縣令無能,越城逃走,吏民紛紛出奔。王度見是一座空城,也棄城駐紮在西郊。程昱派人探知,便對縣中大姓薛房等人說:“王度沒有堅甲利兵,勢力不大,反叛鬧事,不過是要擄掠財物而已。如今他棄城在外,我們何不回城據守?城牆高厚,多積穀米,找回縣令,共同堅守。王度等烏合之眾必不能持久。”薛房等人十分讚同這一主張,但是多數吏民擔心遭到襲擊,不肯回城。程昱便心生一計。他和薛房商定,秘密派人騎馬到山上,舉旗晃動,薛房等人就大喊“亂賊來了”,百姓必定驚慌逃跑,然後趁機把吏民帶回城去。計行果然如此。回城後,他們找到縣令,部署守城。王度看到吏民回城,就領人來攻。久攻不下,打算退兵。程昱趁其不備,領兵開門出擊,殺得王度落荒而逃。東阿縣因此保全。

初平二年(191),兗州刺史劉岱召辟程昱,程昱不願出仕為官。當時,劉岱與袁紹、公孫瓚結親,袁紹把他的妻子送到劉岱處居住,公孫瓚也派遣從事範方領騎兵來幫助他。後來,袁紹與公孫瓚發生衝突。公孫瓚擊敗了袁紹,就遣使告訴劉岱,令他送還袁紹妻子,斷絕與袁紹的關係,而且還威脅說,如果劉岱不聽從,他就調回騎兵,“將加兵於岱”。劉岱連日召集群下議計,不知如何是好。別駕王彧說:“程昱有謀,能斷大事。”於是,劉岱召見程昱,詢問計謀。程昱首先分析了袁紹離東阿近而公孫瓚遠,認為不應棄近援而求遠助,然後指出,公孫瓚不是袁紹的對手,雖然暫時打敗了袁紹,然而終將為袁紹所擒獲。因此,如果取一時之利而不考慮長遠之計,“將軍終敗”。劉岱於是拒絕了公孫瓚的要求。不久,袁紹果然在界橋打敗了公孫瓚。劉岱非常賞識程昱,表他為騎都尉,而程昱稱病謝絕了。

二、保全三城,功著群僚

初平三年(192)劉岱被黃巾軍擊殺。曹操入兗州,召辟程昱,程昱欣然應命。臨行,同鄉友人不解,問他:“前拒後從,如此不同,何也?”程昱笑而不答。曹操見到他,交談後大喜,授以壽張(今山東東平)令一職。

曹操東征徐州時,程昱、荀彧等留守鄄城(今山東鄄城)。當時,張邈、陳宮等反叛曹操而迎呂布入主兗州。兗州郡縣紛紛響應,隻有鄄城、東阿、範(今河南範縣)三縣未動。為了奪取兗州全境,陳宮領兵去取東阿,同時派汜嶷取範城。荀彧得知消息,慌忙對程昱說:“今叛亂遍及兗州,隻有這三城在我們手中。若陳宮重兵圍城,三城軍心浮動,將被攻破。君,民之望也,去東阿和範縣鼓動人心,大概可以穩定軍心。”局勢十分危急,荀彧要借重程昱在東阿一帶的威望,遏止叛亂繼續蔓延,穩住三縣陣腳。

程昱到了範城,見到縣令靳允,向他曉以守降的利害。程昱說:“方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然而必定會有命世之才,來平息混亂。”自古至今,得主者昌,失主者亡。他希望靳允認清形勢,選擇良主而依。誰是良主呢?程昱指出:呂布“粗而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也”;陳宮等人,更不足為伍。他們目前兵將雖眾,終將失敗,無所成就。而曹操“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範,我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也”。如追隨叛亂,違忠從惡,將家破人亡。何去何從,“願君詳慮之”!靳允聽後,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於是,殺掉來勸降的汜嶷,堅守城池。

程昱又到東阿,東阿令棗祗正率領吏民據城堅守。程昱就與兗州從事薛悌同心協力,多方謀劃,保全了三城。兗州是曹操在軍閥混戰中拚力廝殺奪來的一塊立足之地,倘若兗州全部喪失,他將無地依存,流離失所。所以,當曹操從徐州歸來,得知還保全了三城,便拉著程昱的手,感歎道:“不借助程公之力,我將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於是,表程昱為東平(治所在今山東濟寧南陽湖東岸)相,住在範縣。

程昱小時,常常夢見自己登上泰山,雙手捧著東升的紅日。他很驚異,曾把此事告訴荀彧。當兗州叛亂,他全力保住了三城後,荀彧就把他雙手捧日的夢告訴了曹操。曹操聽後,明白程昱輔佐自己就如同雙手捧日,高興地說:“卿當終為吾腹心。”程昱原名立,曹操就在“立”字上加一個“日”字,更名為昱。從此,程昱就成了他的正式名字。

曹操失去兗州大部,僅居三個小縣,兵少糧缺,陷於困境。袁紹想趁機並吞他,就以“連和”為名,要曹操“遷家於鄴”,受製於他。曹操進退維穀,便答應了袁紹的要求。程昱聽說後大驚,他沒想到曹操遇到困境就產生懼怕,竟然做出如此缺乏遠見的決定,便去見曹操。他先問曹操:“齊國的後裔田橫,據千裏之地,擁百萬之眾,曾南麵稱孤。後來漢高祖得天下,若他願為降虜,你以為怎樣?”曹操回答說:“此誠大丈夫之至辱。”程昱因此借題發揮道:“我愚昧,不識大旨。但我以為將軍之誌,不如田橫。田橫,齊國的一位壯士,猶羞為高祖之臣,守節而死。今聞將軍欲遣家往鄴,將北麵而事袁紹。夫以將軍之聰明神武,而反羞為袁紹之下,竊為將軍恥之!”一席話,說得曹操麵紅耳赤,啞口無言。接著,程昱指出,袁紹占據燕、趙之地,早有兼並天下的野心,隻是智力不逮,難以成功。他問曹操:“將軍自己揣度,能夠在他之下嗎?”最後,程昱說:“今兗州雖然殘破,尚有三城在手,能征慣戰的將士,也有上萬。以將軍之神武,加上荀彧、我等謀士,再招賢征兵,是可以成就王霸之業的。願將軍重新考慮做出的決定!”曹操這才如夢初醒,於是放棄了投奔袁紹的所謂連和,重新振作,開拓基業。

三、勸操除備,料事如神

建安元年(196),曹操遷獻帝於許,程昱為尚書。是時兗州尚未完全安定,曹操又以他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總督兗州事務。不久,劉備來投奔曹操。程昱認為,“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勸曹操趁他羽翼未豐,及早除掉。曹操欲示天下寬仁,沒有采納。後來,曹操派劉備領兵去擊袁術。程昱和郭嘉同時加以阻止,他說,劉備有異心,不殺則罷,但不可放走。曹操聽後,很後悔,但已經來不及追回劉備了。劉備一走,就斬將叛曹。

官渡之戰前,程昱領七百兵卒守鄄城。曹操擔心他兵少,被袁紹攻破,打算派兵兩千增援。程昱不要。他說:“袁紹擁兵十萬,自以為所向無前,他見我兵少,便不放在眼裏,也不會輕易來攻打。如果增兵,反而會引起他的注意而派兵攻城。攻而克之,白白地損兵失地。因此,願主公不必憂慮!”曹操沒有給程昱增兵,袁紹果然也不去攻鄄城。程昱的見識膽氣,令曹操佩服不已。在袁紹兵敗身死後,程昱收降逃兵,招兵買馬,得精兵數千。然後領去與曹操會於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打敗袁譚、袁尚後,他官拜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

曹操征荊州,劉備潰逃到孫吳的夏口。當時眾將吏紛紛議論,認為孫權會趁此將劉備殺掉,以除後患。唯獨程昱不以為然。他認為孫權年幼,在位不久,目前在海內的威名還不夠。而曹公無敵於天下,又得到荊州,威震大江上下,孫權雖有謀略,卻無法單獨以一方的力量來抵擋。劉備素有英名,兼有虎將關羽、張飛,孫權必定會借助他們來對抗。因此,他預料將出現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的局勢。而到那時,劉備借機擴大了勢力,孫權要殺他又不可能了。後來,事態的發展果然完全如程昱所預料的那樣。

四、善處人際,功成身退

曹操征馬超時,曹丕留守,令程昱參軍事。其時,河間地區發生了田銀、蘇伯等人的叛亂。曹丕令將軍賈信領兵討伐。大軍到後,叛軍有一千多人請降。不少人主張按舊法一律斬首。程昱不同意。他說:“過去誅殺降賊,是在天下混亂之時。包圍叛賊,然後把出降的斬首,是示威於下,以使叛賊在不被包圍時就投降。而今天下安定,叛亂又在邦域之內,他們隻有投降一條路,殺了降人起不到震懾叛亂的作用,因而以前誅殺降賊的意義已經沒有了。”他認為,即使要誅殺這批降賊,也當事先稟告曹操。眾人不服,以為曹丕既然受命行事,有權做主,不用稟告。曹丕一時不能決斷,又專門請教程昱。程昱說:“在危急緊迫之時,可以專權行事,而此事不急,故老臣不願將軍如此專斷行動。”曹丕認為,程昱的分析和考慮很周全,立即將此事稟告曹操。果然,曹操不同意誅殺降人。當曹操從關中回來,聽說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很高興,對程昱說:“君不僅明於軍計,而且善處人父子之間。”對他不挑動曹丕擅作主張,讓他處好父子關係的態度很滿意。

程昱認定曹操是一代明主,應當以自己的才策謀略,盡心輔佐,曾在曹操處境困難、情緒沮喪之時,替他分析形勢,指明前途,建策圖霸。曹操統一北方後,一天,拊著程昱的背說:“當兗州反叛,我一敗塗地之時,若不是君勸我絕於袁紹,哪裏會有今天啊!”程昱在曹操集團處於關鍵時刻所起的作用,連曹操也不得不承認。

但是,程昱性情剛直,脾氣乖戾,與同僚相處,往往不和。因此,他晚年知足而退。一天,他召集族人,大擺酒宴,然後說:“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於是,自己上表曹操,歸還兵權,從此閉門不出。

曹丕即帝位,仍以他為衛尉,並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加上以前的共八百戶,還分封他的兒孫為列侯。就在這年,他以八十歲的高齡辭世,文帝為之痛哭,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譚良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