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看病買藥哪家強

近來天氣轉涼,周二郎非常擔心他爸的身體。自從大相國寺那日擺攤回來,他爸的風寒加重了不少:晚上睡不著,一躺下就咳嗽;白天吃不下飯,身子發虛。正因為如此,他爸好幾日沒去擺攤了,他媽也不得不在家照顧他。

見周二郎上班心不在焉的,同事問他發生了什麽事,他如實陳述了一遍。

同事想了想,說:“你爸這狀態,沒個五六天好不了。不過你也別太擔心,傷風感冒不是大病,就是得臥床靜養,藥不能停。”

“你說得對,還是得吃藥啊。”周二郎很苦惱,“他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過兩天就好。”

“要不你一會兒下班去給你爸買點藥?隔壁巷子裏不就有個張家藥鋪嗎!”

“張家藥鋪的藥材雖然多,但是價格不便宜。我們家最近省吃儉用,想攢錢租店鋪呢。要是花太多錢買藥,我爸非打死我不可。”

同事提議:“那要不帶你爸去安濟坊看看?那裏常年免年給老百姓看病,我很多鄰居生了病都去安濟坊,大家對官府這一惠民政策交口稱讚。”

“不行不行。”周二郎連連搖頭,“安濟坊隻對那些貧困交加看不起病的人開放,我們一家五口都是勞動力,收入也還湊合,完全不符合安濟坊的救助政策。再說了,我們也不能去跟那些真正有需要的窮人搶資源啊。”

“也對,你哥和你妹有固定工資,而且包食宿,待遇挺好的。我怎麽就沒想到這一層。”

周二郎說:“我還是去熟藥惠民南局買藥吧。官辦的藥局價格公道實惠,最適合我們這些收入不高的小老百姓了,雖然去惠民南局要繞遠路。哎,我就當鍛煉身體了。”

“對對,熟藥惠民局好!”

所謂惠民局,指的就是官辦藥店——熟藥所,也就是現如今大家熟悉的國營體係大藥房。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推行新法,其中有一條就是對藥材買賣進行限定,禁止私人經營藥材生意,由官府統一管理、調控藥品價格,熟藥所因此誕生。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官服對民辦藥局逐漸開放,民辦藥局也越來越多,遍布汴京城各街市。

下了班,周二郎繞了好大一圈,去熟藥惠民南局幫他爸買藥。他把他爸最近的病況詳細告訴了藥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熱情地幫他配好了相應的藥材,祝他爸早日康複。周二郎道了謝,趕緊往家走——得盡快讓他爸服藥才是。

誰知到了家門口,周二郎看見他媽送了一個穿長袍戴高帽子的男人出來。那人身上掛了一個寫著“病”字的牌子,還掛著艾草包之類的東西。周二郎猜想,那人應該是個走方郎中。

果不其然,周二郎一問他媽,他媽說:“你爸今天咳嗽越來越嚴重,吃不下睡不著,我都急死了。正好碰見一個走方郎中吆喝著經過,我趕緊讓他替你爸瞧瞧。郎中說你爸不嚴重,就是吹了冷風,最近又累著了。”

(南宋)李嵩《貨郎圖》局部

“媽你放心,我從熟藥局買了藥,大夫說照著吃幾天,保證藥到病除。”

“那我就放心了。你去看看你爸,我先煎藥去。”

“好嘞。”

看著那一包包的藥,周二郎頓時踏實了許多,但願他爸喝了藥能早點好起來。

小知識:

1、北宋王安石變法期間,中國誕生了最早的官方藥店——熟藥所,後改名“醫藥惠民局”。《東京夢華錄》中就有提到,如“街南熟藥惠民南局”,“近北巷口熟藥惠民西局”;此外,書中也提到很多民辦藥鋪,如荊筐兒藥鋪,醜婆婆藥鋪、宋家生藥鋪等。

2、《清明上河圖》中也畫了幾家醫藥鋪子,如“楊家應診”,“趙太丞家”。太丞即做過太醫的人,他的鋪子門口有兩行字: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醫脾胃病。鋪子裏麵還有一位抱著孩子看病的婦人,可推斷出,這位趙太丞除了能治腸胃病,還看兒科。

3、安濟坊是宋朝收容救治貧困百姓的機構,由官府承擔醫藥費。據《宋史.徽宗紀》記載,“(崇寧元年八月)辛未,置安濟坊養民之貧病者,仍令諸郡縣並置。”

4、在古代,四處行走幫人看病的郎中十分普遍,不少百姓遇到健康問題會就近找他們。很多古畫中都繪有這樣的場景,如《賣眼藥圖》,還有南宋畫家李嵩的《貨郎圖》(圖中的貨郎除了賣百貨之外,身上有“病”和“牛馬小兒”的字樣,能推斷出他同時也是一位走方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