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陷陣營

說起“陷陣營”的功績,那自然要提的就是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二人的劉備軍隊,實力可見一斑。

更讓楊鑫在意的是,其中高順以忠誠聞名,呂布當初被平滅之後,一言不發而引頸受戮,這在反複無常的呂布陣營中頗為罕見,曹操對呂布手下無法勸降而殺的也隻有他一人。

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呂布的悲劇,也是這支精兵的悲劇。

以至於曾經每每在史書中讀到這點,楊鑫都忍不住為高順跟錯了主而感到可惜。

而如今,這支隊伍和高順一起到了自己手下,且原先寥寥七八百人變成了萬人,可見隻要裝備跟得上,那麽戰鬥力也絕對大大提升!

“隻要能讓高順忠心於我,可就直接解了一大心頭之患!”

楊鑫心裏頓時那叫一個樂嗬,喜上眉梢之際更是渾身輕鬆愉悅,就連東胡強攻南下的消息所帶了愁緒都化解了不少。

隻是第二日,等到上朝之際,群臣百官覲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紛紛上奏有關東胡侵擾的事情,一個接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一個個地把各地的情況匯報完後,才稍有停歇。

“陛下,東胡之事確實要緊,應當盡快處理!”

聞太師臉上帶著些許急切,他知曉現在的情況根本不能拖,不然遲則生變,對大嵐不利。

百官更是急切地盼望著楊鑫能給些反應,他們需要一個決定來幫助他們找到解決的辦法。

簡單來講,也到了需要楊鑫表態的時候。

楊鑫一掃文物百官的神態,大致將他們的情況看了個遍後才問。

“朕昨日就已經知曉東胡侵擾大嵐邊境,且現在打算南下的事情。”

“如今大嵐百姓也因東胡一事變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甚至意圖侵害他人,在敵人來殺死他們之前,享受一時快感,有違我朝律法。”

“因此,確實該盡快解決,隻是諸位愛卿,你們對東胡一事有何看法?求和還是打回去?”

早在上朝之前,楊鑫就通過錦衣衛了解到了諸多大臣實際上在昨晚已經完成了私下會麵和統一口徑的種種行為。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種時候唯有求和才是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快,便有大臣站出來說。

“陛下,臣認為現如今東胡南下侵擾大嵐是事出有因,隻要從根本解決了後患,他們必定會重新回到自己的領土,不再冒犯我們!”

“所以,我朝隻需要以友好的態度與之進行和談即可,不用太過費力進行攻打,反倒老財傷民。”

說罷,那名大臣便低下頭,不敢去看楊鑫,但心中不停地祈求著楊鑫能夠盡快答應,也省得他們為了想辦法說服楊鑫而大費口舌。

楊鑫聞言嗯了一聲,可是腔調過於古怪,讓人分不清他到底是答應還是反對。

正當眾人心中疑惑越發多了起來的時候,楊鑫又緩緩開口。

“諸位愛卿呢?難不成也是和他抱有一樣的想法?”

諸位大臣們頓時麵麵相覷,他們一個個地作為人精,自然聽得出楊鑫的語氣並未有半點不認同,心下便認為楊鑫這是同意了剛剛那人的觀點,於是開始紛紛站出來表率。

“陛下!臣也認為應當求和!”

“陛下,求和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快辦法!武力並不一定能夠起效!”

“臣等讚成求和!”

……

一聲接一聲地過去,瞬間站出了一大群官員請求求和。

楊鑫粗略一掃,幾乎除了那幾個用的上的忠臣,其他幾個全它娘蛋的都是讚成求和。

即使一早就有心理準備,此時楊鑫心中都極為惱火。

他想不明白,這些人得是有多麽蠢,才能想出這麽個餿主意!

楊鑫的臉色也隨心情的變化而難看了起來,隻是他還並未將脾氣發泄出來,隻是板著臉點著最先表率的那個大臣問。

“你說說,你為何覺得求和才是最快的。”

“既然敢這麽說,就總得有個理由吧?”

那個大臣此時正停留在自己已經被認可、計劃即將成功的喜悅之中,壓根不知道楊鑫此時已經在發火的邊緣反複徘徊。

於是他直截了當地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您可能有所不知,據臣了解,那些東胡人之所以選擇在開春之際攻打大嵐,實際上是因為冬季寒災過重,凍死了他們不少牛羊,死了不少人。”

“再加上東胡這個國家本身就以遊牧民族為主,生活資源相對匱乏,遠沒有大嵐豐富,所以他們為了接下來能夠在春季後過上好日子,便選擇進攻大嵐,掠奪大嵐的資源!”

那大臣在說起這些時神采奕奕,就好似親眼見過一般說的頭頭是道。

“而且陛下,東胡人其實在平日裏向來溫和,臣相信隻要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他們一定會選擇撤兵,不再攻打我們。”

“這段日子裏雖然東胡的軍隊對我朝百姓肆意燒殺搶掠,但是我朝身為泱泱大國,自當有大國氣量,不應局限於這小小的傷亡人數,而是應當用大國胸襟體諒他們的落後和不堪,日後再多加教化,不僅可揚我朝威名,同時還可借機宣傳我朝胸襟和高尚品德,與聖人比肩,引得萬國朝拜,鼎立天下!”

說罷,那名大臣便勇敢地抬起頭,直視楊鑫,好似覺得自己說的非常有道理。

其他大臣見狀,更是連聲附和他說的對,也開始紛紛請願,希望陛下能夠早日選擇和東胡和談。

“陛下,還請您早日下定決心!”

“對,陛下,臣懇請陛下起草有關和談的聖旨,早日開始準備!”

大臣們相信,和談會是唯一的出路,而且隻要早日解決了東胡,那麽才能將對春耕的影響降到最低。

麵對這些大臣們想當然的念頭,楊鑫暫時不予評價,隻是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