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遠古的科技

我看的十分驚奇,因為青銅底座上麵,雕刻這各種神秘符號。

這些符號結構十分簡潔,看起來仿佛每一個都可以一筆完成,而且無需耗費太多的筆墨。

解傳波擠進人群,隻是看了一眼,就扭頭瞅向了我:“不是,這啥玩意兒?”

我本來想要試著解答一下,但是我翻遍了我所有的記憶,我確信我從未看到過這樣的符號。

因為它看起來一點兒都不像是亂塗亂畫,它帶著某種工整,又似相互之間有一種獨特的聯係。

我搖了搖頭,於是我和解傳波同時看向了蘇安瑩。

她此時緊皺著眉,嘴唇輕輕的一張一合,好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破譯著上麵的文字。

“這...這類似是一種...產品說明書?”

五分多鍾以後,蘇安瑩突然扭頭看向我,臉上寫滿了驚奇與誇張。

當然我聽到這個信息我心裏也是震撼的。

這怎麽遠古的東西,還附帶產品說明?

難道神力不是魔法,是科技?

我沒敢講話,同時也伸手攔下剛張開口的解傳波,生怕打斷了蘇安瑩的思路。

蘇安瑩伸出玉手,輕輕撫摸著上麵的符號,眼睛從緊張,慢慢變成明亮。

我知道她是得到了某些的線索,於是趕忙豎起了耳朵。

“上麵的文字很奇特,很多詞匯我並不能懂。”

“但如果是按照人類的理解來解讀的話,那這東西是上古的第一批眾神所創造的神物之一。”

“作用是搬運信息,它起初可以自動讀取出一個物品的所有組成成分,信息。”

“就比如一滴水,在化學上是氫和氧組成,但是三維空間的物理上它也存在某種信息。”

“而這個機器,它會將這滴水進行一個運算。按照人類的理解是,把滴水進行一個獨特的計算,得到的就是一串數字信息,然後通過拆解、運輸。”

“同樣在抵達另一個時空的時候,它也會提前解讀這串數字信息,從而進行一個重新的組成,那麽這滴水,就足以可以通過這麽一個通道,完成的去到另一個地方。”

“當然,這些隻是我以人類的角度,和我現在的認知,所能解讀到的一種原理。”

“實際上它是不是被解讀成數字信息,還是其他信號...運輸的時候是利用的自創立的蟲洞,還是某種神奇的東西。這...以我的認知我不能明白。”

蘇安瑩其實說的這個原理我算是聽明白的。

當然這就是按照人類理解來講的嗎。

這就像是退回到三千年前,你告訴人們,可以視頻聊天,他們恐怕窮極一生也找不到原理。

那他們的解釋也很簡單,那就是神學。

而我們此時站在這裏不也是一樣嗎?

隻不過我們不會再把這種科技當成神學,盡管我們解釋不了,歪曲了原理,但我們可以給解釋為外星人啊。

某種程度來講,這現代人用外星人來背鍋,可不就是和幾千年前的人們用鬼神背鍋是一個道理嘛。

我也點了點頭,表示我理解了:“就是說,按照我們現在的認知和思路,我們大致是可以理解為這就是一台手機。”

“手機會把我們的視頻和通話,轉變成某種信號或者信息,發到另一端。在另一端得到接收以後,進行一個重組後,重新出現在屏幕上?”

“而不同的是,這個機器已經足可以搬運實體物品,甚至是生命?”

蘇安瑩聽完臉上立刻煥發出笑容,似乎是被人得到認可一樣,連連的點頭:“沒錯,人類會被當作物品進行解算,生成信息,在特殊的通道內進行搬運,盡頭重組,從而完成跨時空的旅程。”

“我認為的原理是這樣的,但具體用的什麽方式操作我就解讀不出來的,而且上麵解釋的並不明顯,我也不明白活人被搬運過去之後,會是屍體,還是依舊是我們自己。”

我聽到這有了一些靈感,撓著腦袋就隨口回應了一句。

“有沒有可能是分開搬運?”

蘇安瑩眼睛亮了起來,她轉身麵向我,表現的十分期待。

我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解釋道。

“就比如,把靈魂和肉體剝離。肉體以實物的方式進行搬運,所以搬運過去就會是屍體。”

“而靈魂則會生成其他的信息或者信號,在終端相互進行重整,最後組裝。也就是重新把靈魂灌輸到肉體當中,讓這個肉體重獲新生。”

“我其實聽說過一些民間傳說,人有三魂六魄,而有人就偏偏把這三魂六魄全部給弄丟了。他從此就形同死屍,於是這家父母就找來了神婆。”

“在神婆的一番操作之下,靈魂回來了,這個人就恢複了正常。”

我說的這個傳說其實是在我小時候身邊有不少人親身經曆的。

當然我沒法解釋,但是也的確很少能有人把所有魂魄都弄丟。

一般常見的也隻是丟了一魂,或者一魄,表現的則是食欲不振,每天生病,半死不活。

當然正如這個時間機器,如果這東西的原理正如蘇安瑩解釋那樣,那所謂的神,可能是需要我用另一種角度來對待了。

當然了,上古的先神,和後神是不同的。

我暫時理解的是,科技樹點的不同?

就比如,上古的先民可以建築出金字塔,可以做出千百年的預言。而如今的人喪失了這類的本領,卻研究出了更加先進的工具,幫助他們建立新的金字塔。

同時有了更好的數據庫,幫助他們做出新的預言。

這就是相當於,同一個種族,卻在開枝散葉的時候,走了不同的方向,但我相信不管哪個方向最終的目的地是一樣的。

隻不過中間的方式有所差異,就像是從家裏去電影院,一個開車,一個坐地鐵。

過程中有快有慢,各有難處。他們一個在地麵向陽而行,一個在地下摸黑前進,雖然目的地是相同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都擁有著彼此不同的風采。

而我們這個時代的階段,或許就是在奔赴影院的途中。

而我現在所理解的,《山海經》中的舊神和新神,可能正是走了兩種極端的,兩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