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機會來了

機會,終於來了。

為了此番出海,這數月的時間,他幾乎是廢寢忘食的研究海圖。

哪裏,可能有海島,哪個海盜之上,可能有淡水,這些,不知道反複推舉了多少遍。

付諸這麽多的努力,為的便是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在殿試之時的那份答卷,是正確的,同時,也證明恩師的眼光,沒有錯!

“有信心嗎?”旁邊,王守仁平淡的問。

“勢在必得!”徐經言語鏗鏘有力。

諸多海圖海島的位置,他已經研究透徹,隻要將目標海島一搜尋,定叫那海盜插想難選。

而搜尋這諸多海盜,所費時間,一個月足矣。

忽的,想到什麽似的,徐經忍不住道:“師兄,出海之時我看了一眼,我們所攜帶的口糧,最多,也就能維持十天左右,怕是不夠吧?”

“夠了。”

王守仁不緊不慢的取出一封書信,遞了過去:“恩師有過吩咐的。”

額。

徐經腮幫抖了那麽下。

原來,恩師,早有吩咐,隻不過吩咐的,卻是大師兄。

這幾個月來,他也曾給恩師寫過書信,可恩師,卻隻是給大師兄回信,那感覺就很嫌棄他一般。

當然了,細細想來,倒也可以理解。

先前拜師的時候,恩師不過是礙於情麵,不大好拒絕他,故而,才勉強收為弟子的。

在三師兄弟中,他也是最差的哪一個。

大師兄王守仁,才學匪淺,智慧過人,高中之前便立下過汗馬功勞。

而二師兄唐寅,才學更是冠絕當世。

如此對比下來,他徐經,怕沒什麽能拿得出手了。

“恩師,您放心,此番,我一定會證明給您看的!”

徐經暗暗發誓,旋即準備打開書信。

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了呼叫之聲。

“一,二……”

循聲望去,隻見最後麵的那隻船上正有四五名義兵正在拉網,隨著一張大網的拉動,一條條肥大的海魚撲騰翻滾掙紮著,煞為壯觀。

徐經瞬間會意過來,打開書信一看,果然如此。

恩師,竟是吩咐他們就地取材,吃海魚,如此一來,便省卻了繁重的口糧問題。

“恩師,果然高明啊!”徐經讚歎。

王守仁也笑了笑,待得後方船隻靠近,走了過去。

船上大魚,足有數百條,大的,有十幾斤,小的,也有三五斤,籠統算來,足有數千斤。

船上,義兵數量約三千,再算下來,捕魚一次,最少,可食兩日。

王守仁很是滿意,吩咐指定的火頭開始煮飯。

做魚的方法,書信中簡略交代,清蒸魚皆可。

不多時,開飯了,諸多義兵吃的那叫一個開心。

果然,海魚太好吃了,有一種獨特的鮮香美味可口啊。

“王大人,跟著您混太好了,咱們下一次什麽時候出海啊?”

“下次出海一定記得叫上俺,俺願意幹架。”

“俺也一樣。”

義兵們一邊吃一邊說著。

王守仁笑道:“好,下次出海一定帶上大家夥。”

大船緩慢行進著,閑來無事,王守仁便在船隻上訓兵,順帶著,也將對戰海盜的諸多心得,告知義兵。

一場意義空前的海戰,即將拉開。

另外一邊,京城。

關於海盜的問題,一時間,朝廷這邊也是毫無辦法。

至於下西洋一事,兵部那邊並不認同,原因是考慮到朝廷現今尚未真正強大起來,貿然下西洋,隻會帶來諸多問題。

弘治皇帝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將心思放回高速公路上麵。

京霸高速公路在經過之後,也平穩下來,一日,可入銀子約兩千兩。有了這個收入托底,再修其他的路,自然沒有問題。

“道路司與通商司,籌劃的如何了?”弘治皇帝問。

“回陛下,大體,以籌劃完畢。”

劉健回應:“臣以為,這道路司與通商司,既然是暫定設立的,這一開始,職權不宜設的太高。

“故,臣將這二司,設道路使與通商使,各一人,官銜正四品。”

“在其下,又設左右郎中,正五品。”

官職,確實不大。

如通政使司,其通政使乃是正三品。

這道路司與通商司,卻是將官職向下壓了一級。

弘治皇帝緩緩點頭。

這麽做,也是有道理的。

畢竟這二司乃是破壞祖宗規矩增設的,一開始,確實要稍微的收斂一些。若直接設個正三品,其餘百官,怕也會有非議。

想了想,弘治皇帝問道:“人選,可有定數了?”

三位閣老隻是輕笑。

弘治皇帝會意。

若是換做其他六部,人選的問題三位閣老自是拿捏有度,可這增設二司,有些特別,而且,都與宋青山有關。

所以,這人選的問題,怕還要詢問宋青山一番。

不多時,宋青山趕來。

弘治皇帝也不遮掩,直接開口:“宋青山,這增設二司,雖官銜不高,卻至關重要,你,可有舉薦之人啊?”

咦?

宋青山心裏樂了出來。

宋青山很清楚,無論是通商司還是道路司,之所以設立,都與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為朝廷的現有製度,已經無法滿足對經商與道路的管製了,增設二司,勢在必行。

而既然二司籌建起來,接下來的人選自然也是就近原則啊!

“國享陛下,臣有舉薦之人。”

他直接道:“對於這通商司,負責的,乃是朝廷的經商事宜,所用之人,需懂的經濟之道。”

經濟之道!

這幾個字,倒是令得三位閣老醍醐灌頂。

好像,確實是這麽回事。

對於經濟之道的理解,即便是他們,也是極其模糊的。他們尚且如此,這朝堂之間,又有誰懂得經濟之道呢?

幾乎同一時間,三位閣老看向宋青山。

好小子,該不會是要舉薦自己吧?

這大明,若論經濟之道,沒人比這小子更懂啊。

這時,卻聽宋青山繼續道:“臣有一弟子,叫做唐寅,現為翰林修撰,他對經濟的悟性很高,再加上在臣身邊的耳濡目染,對經濟之道隻比臣差那麽一點點了。”三位閣者額首。

對於唐寅,他們自是極其看好的。

那唐寅連中四元,隻是在殿試之時的策論略遜色王守仁籌,其才華在自己之上。

若此人略懂經濟之道的話,任職通商使倒也沒什麽問題。

“翰林修撰為七晶官,從七品官直接升為正四品,怕是有些不妥吧。”弘治皇帝疑感似的說道。

宋青山沒有作聲。

這事,不歸他管。

倒是李東陽笑了笑,道:“陛下,這通商司本就是破格籌劃而來的啊,籌劃之處,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

“還有便是,朝堂之間,與經濟之道,除了這唐寅之外,幾乎無人通曉。”言語,點到為止。

直白一些便是通商司本身就壞了規矩,也就不在乎都那一次兩次了。弘治皇帝聞言,隻是輕輕點頭,算是應允了。

通商使的人選定了下來,接著,便是道路使了。

弘治皇帝便準備命宋青山退下。

舉薦一個人,已經夠了,而且舉薦的還是自己的弟子,本就會引起一些非議。隻是,還未等弘治皇帝開口,下麵的宋青山看了看,試著道:“陛下,那道路司的道路使,尚且沒有人選吧?”

這小子,什麽意思啊?

還要的薦?

來勁了是吧?

三位閣老也是詫異,有些餓啼笑皆非。

這小子,為了安排自己身邊的人,臉皮當真厚若城牆啊。

不過他們有些好奇,這小子的三位弟子都已經有了差事,接下來,又要舉薦誰呢?

宋青山繼續道:“臣以為,這道路使的人選,首先要懂的,便是修路。”

“陛下三位師傅,事項番,若這個人連修路都不懂,連最起碼的路基石以及

水泥的製作遠離都不懂,如何修路啊?”

嗯?

三位閣老麵麵相覷。

這話,確實很有道理。

既然的管理高速公路,那首先就得懂的修路的諸多事項。

而眼下,朝堂之間有人懂嗎?

先前,宋青山修建京霸高速公路之時,有消息傳出,那路,如建房一樣,竟是修建了

每天都要用到的調味品上京東買更放心!

地基,之後,再地基的上麵鋪上水泥。

這修建的過程,可能許多人都聽說了,可具體怎樣操作,地基如何搭建,對此,即便是皇帝陛下那邊,也是一無所知。

弘治皇帝看了看,沉聲道:“又要舉薦何人啊?”

宋青山笑了笑道:“臣舉薦一小吏,名為劉能,此番修路,他全程跟蹤,可以說,對修路的諸多事項,再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