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當朝辯論

宋青山早想到了這點。

不過比起大明百姓的吃食來,被人針對又算什麽。

氣溫越來越低,宋青山比誰都清楚現在的情況,能快則快,不然就會餓殍滿地。

玻璃有了,接下來就是各種水泥石灰。

他要用這些東西做成防禦工事。

隻是這些東西不純,配比也不好掌握,想著弄成之後強度不夠,宋青山便找來黃泥湊合。

經過周密的部署跟詳細的安排,一上午時間,透亮的玻璃大棚立馬安裝完畢。

宋青山用手試了試玻璃的牢固程度,十分結實,足以抵禦高強度的風寒暴雪。

然後叫人用黃泥糊了幾個爐子,點燃煤炭放進了大棚裏麵。

呼的一下,大棚外吹過來一陣勁風,但站在大棚裏麵,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

隨著爐子裏的煤炭充分燃燒,大棚裏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在裏麵幹活的人,最後不得不脫下外套。

饒是這樣,也熱的這些人汗流浹背。

大棚外的人負責做加固工作,見裏麵人脫了衣服還麵紅耳赤汗如雨下,不禁疑惑起來:裏麵真有這麽熱嗎?

朱厚照也在裏麵,被悶熱的空氣熏的頭暈,不住用手扇風說道:“太熱了,青山兄弟啊,這火爐子是不是要一直燃燒下去?”

“是的,必須保持大棚裏裏麵的溫度。”宋青山點頭說道。

接著宋青山抓了一把泥土,用力一捏,部分泥土已經軟化。

說明這些泥土隨著大棚溫度的升高,已經開始解凍變軟。

於是他又等了一會,待這裏的泥土完全解凍,叫人開始在地上挖坑。

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剩下放土豆苗了。

西洋人進貢的土豆本就不多,還都發了芽,宋青山便讓人將土豆切成方塊,塞進一個個土坑裏。

這些做完後,宋青山看著土坑愣愣出神。

奇怪,該做的都做了,怎麽老感覺少點什麽?

朱厚照看出宋青山心中疑問,一把將他推開,滿是嫌棄說道:“青山,你沒種過地吧?你這玩意不光要種在地裏,還要上肥料呢。”

說完,朱厚照叫人拿來一桶大糞,挨個澆在土坑裏。

驟然間,溫鵬裏充斥著一種酸腐惡臭的味道,熏的眾人睜不開眼睛。

即便這樣,朱厚照還是開心的哈哈大笑:“哈哈,看到沒,這叫手藝。懂了嗎?”

宋青山被熏的頭暈目眩,根本沒功夫聽他拍闊,揮手說道:“走走走,我要被臭死了。”

朱厚照這才聞到臭味,啐了一口,丟下鋤頭迅速朝外麵走去。

從大棚外麵看,裏麵亂糟糟的,但播種的都是希望,宋青山看的是無比愉悅。

同時還想到,土豆這東西隻要切成塊,就能繼續種植,所以三四個月後,隻要能長出一株土豆,結出幾個新土豆,就可以繼續切成塊,然後呈指數級般的播種。

之後再育種,再播種。

要不了幾個周期,土豆就能在大明迅速推廣。

想想那前景,簡直香噴噴。

就這樣,西山玻璃大棚種植土豆的消息,迅速在京城傳開。

跟宋青山他們擔心的情況一樣,很大一部分閣老覺得宋青山太胡來了。

那玻璃大棚用的可是純玻璃,四麵透亮,簡直比皇宮還要富麗堂皇。

用這玩意種什麽沒聽說過的土豆,開什麽大明玩笑。

於是一封接一封的奏折飛進內閣,目的就是要狠狠參奏宋青山一把。

說他什麽奢靡浪費,又說他自立門戶,以種植土豆為名,打造第二個皇宮。

弘治皇帝隻看了幾眼信封,便將其餘的推開,眉頭緊鎖,表情也變得暗淡。

宋青山這家夥,好好在家休息不行嗎?

怎麽又出來搞事情。

真不讓人省心啊。

宋青山前段時間打了勝仗,整個朝廷都在關注他,毫不誇張的說,就連宋青山呼吸都有人盯著。

如此風口浪尖,他不僅不知道低調,還弄個這事情,讓那些沒拿到玻璃的人怎麽想?

讓那些眼紅的人又怎麽想。

羨慕之後便是嫉妒恨,弘治皇帝開始擔心宋青山的安全了。

頓了頓弘治皇帝問道:“諸位愛卿,你們知不知道宋千戶搭建那個棚子為了什麽?”

“這個……其實……”

蕭境皺眉沉思,始終想不出來宋青山目的是什麽。

“怎麽?沒人知道?”弘治皇帝有點失望。

他最想知道的是宋青山為什麽擅自抽掉那麽多玻璃,這些可都是之前朝廷大臣預定的,要是在規定時間沒交出來,宋青山就成了那些人眼中的活靶子。

不行,在這節骨眼上,決不能讓宋青山出事。

弘治皇帝想了想,還是要把宋青山叫來當麵談談這事情,便吩咐人下去叫他過來。

不一會宋青山道了,忙跪下說道:“陛下,不知如此倉促的叫臣過來幹什麽?”

弘治皇帝臉色一沉,緩緩說道:“朕有一事不明白,北直隸那麽多人都吃不上飯,你為何鋪張浪費,花那麽大代價建造玻璃大棚?聽說這些大棚價值兩萬兩銀子,這些可都是百姓手裏得來的?你卻用來浪費?”

好家夥,弘治皇帝上來就說宋青山壓榨百姓,這讓宋青山很是惶恐,急忙說道:“陛下,我修建大棚種植土豆,並非浪費啊,我這是在踐行知行合一的道理啊。”

弘治皇帝眉頭一揚說道:“怎麽說?”

“陛下,這件事還要從太子那邊說起。前幾日,太子叫我看了個寶貝,臣命名為土豆。當時我們隻是覺得稀奇,將這東西拿來玩,卻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有什麽用?能不能做糧食,有沒有毒,怎麽食用。等等等等,我們一無所知。所以臣便想了個主意,搭建大棚。大規模種植這種東西,然後看土豆到底能用來做什麽。”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

先不說宋青山做的對也不對,光是知行合一那套理論,就沒人抵得過他,所以也就沒人敢反駁宋青山。

況且宋青山的功勞在那擺著,誰敢提反對意見?

弘治皇帝麵色逐漸平靜,淡淡說道:“行,我知道了。但自此以後,你萬不能這般浪費,聽見了嗎?”

看來弘治皇帝想就此結束,宋青山還能說什麽,當即答應並感謝皇恩浩**。

但問題是這幫老臣硬是揪住宋青山不放。

第一個發難的是劉健:“宋千戶,我以為知行合一這理論,大體上是對的,但也有錯的時候。”

宋青山暗地裏發笑,心道,你能這樣想很正常,無非就是找個由頭說知行合一是錯的。

因為大明的根本是儒家學說,這也是諸位百官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儒家之外,全是扯淡。

這樣說毫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