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何為第一等事

在幼年時候,陽明便豪邁不羈,頗有俠士之風。一個禮教信徒的父親,於是憂慮起來。他恐怕他的兒子:天生一副好靈性,一旦若誤入歧途,則會拿來誤用了,似又太可惜。因此便想聘請一位學識湛深的先生,來約束訓導,使陽明能日往上進。——父親是常常這樣地懷憂著。

但祖父卻知道孫子,是決不會走入歧途的;他確比陽明的父親,還能了解陽明。這原因,就是陽明從祖父在家讀書,他就知道的。陽明幼年的品格、氣質、心性,都為祖父所深知,故此,祖父覺得陽明父親的懷憂,是完全不曾了解他的兒子的緣故。

懷憂的父親,終竟請了一位先生來,教陽明讀書。

有一次,陽明和一個同窗學友,走在長安街上,偶然遇著一個看相的相士。相士一見陽明,便要看陽明的相;看完之後,便說道:“我與你相之後,須要記著我所說的話:你的須到拂領的時候,便是初入聖境了;等到須上丹田時,便是在結聖胎了;再後,若是須到了下丹田,那時聖果已圓,你就做了聖人了。”說完之後,相士便走了。

以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子,就會給相士相出將來會做聖人,並且果如相士之言,絲毫不爽。這是相士的相法靈驗呢?還是後來好異的人所附會的呢?……

自從聽了相士的言語之後,陽明果真受了感觸,常常對書靜坐凝思,想學做聖人起來了。一個小小的童子,就有誌要學做聖人,這是何等的誌向!何等的胸襟!即此一端,也就夠作一般少年的模範呀!

因為要立誌學做聖人,陽明就覺得世上再沒有比這還重要的事,於是就去問他的塾師道:“什麽是人生第一等的事?”那位腦筋充滿了利祿思想的塾師,回答道:“讀了書,登了第,做了官,這就是人生的第一等事。”真的,在腐儒的心目中,這“讀書、登第、做官”六個字,確是人生第一等事。讀書的目的,是在應試登第;應試登第的目的,是在做官;做了官之後,人生至高無上的目的,乃算達到,便死而無憾了。哪知陽明卻誌不在此,他說:“讀書希望登第做官,恐怕不是第一等事罷!讀書希望學聖賢,才是第一等事呢!”

這樣大膽無畏不疑地說出這一句“讀書學聖賢才是第一等事”的話,足使他腐朽的老師,為之咋舌驚異。使他不能不佩服他學生的立誌之高超,他更不能不慚愧自己的立誌之卑鄙。

過後,這話給陽明的祖父也知道了,便笑問著陽明說:“你讀書是要學做聖賢嗎?”祖父是這樣笑問著,由此,也可知他心裏喜慰是如何了。

在此時,陽明做聖人的種子,已經播下了,我們再向後看:它如何萌芽!如何燦爛!如何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