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王翦滅楚

公元前224年,嬴政拜王翦為大將,蒙武為副將,率兵六十萬伐楚。

踐行宴上,王翦開了一張長長的田土清單遞給嬴政,大王,這些良田能不能賞給俺王家,嬴政說可以。大軍走到函穀關時,王翦又列出十幾處園林清單派人送給嬴政,大王這些個公園能不能賞給俺王家,嬴政說沒問題。

蒙武勸王翦,大叔你別太貪了,咱們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將軍,秦王派我們出來打仗,你趁機要這要那的,說小了是收禮,說大了是索賄,你就不怕被紀委盯上?

王翦笑了,將軍是個高危行業,一旦出名了就進入一個循環:打勝仗,握重兵,遭讒言,上西天。這個“名將模式”放之四海而皆準,白起、廉頗、李牧誰例外了?我之所以這麽貪,就是要讓大王知道我在秦國有家業不會出賣祖國,這樣他才信任我。

蒙武聽了佩服得五體投地,你真是老奸巨猾呀!

可是王翦小看了嬴政。

六十萬大軍幾乎是嬴政的全部家當,如果王翦與楚國勾結,或是滅楚後自立為王,那嬴政就落下個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嬴政早在大軍中安插了密探,隻要發現王翦有一丁點兒私心,密探就會以王詔奪去他的兵權。

王翦率軍從原韓楚邊境向楚國腹地徐徐推進,但到了天中山(今河南汝南縣)後就不走了,六十萬大軍連營數十裏堅壁固守,既不攻城也不掠地,天天將戰鼓擂得比廣場舞大媽的喇叭還響,震得楚國軍民人心惶惶。

自從打敗李信後,項燕就知道嬴政這魔頭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一直率軍在邊境地區來回巡邏,嚴密監視著秦軍的一舉一動。

果然,秦軍又來了,而且是空前的六十萬人,嗨喲,夠看得起我大楚的了。

項燕很激動,與秦國法西斯決一死戰的時候到了。

為了徹底打敗侵略者,楚王負芻也將全部家當押到項燕身上,派景騏率二十萬大軍前來增援,並傳話給項燕:我對你有信心,好好幹,打敗王翦你就揚名天下了。

君臣同心,將士同命,何愁大事不成。

項燕猜測王翦之所以停滯不前要麽是在籌措糧草要麽是在打造戰船,畢竟六十萬人馬的吃喝是個大問題,且秦國陸軍驍勇但水軍幾乎為零,不操練出一支強大的水軍便征服不了水域交錯的長江流域。

此時最好的應敵之策是以不變應萬變,將自己原有的二十萬人與景騏帶來的二十萬人進行整合,在壽春以西百餘裏設防,嚴陣以待。項燕想,這裏水域交錯,秦軍遠來疲敝,糧草轉運困難,隻要他敢來,我四十萬就敢滅了他六十萬。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秦軍依然原地不動,他們不打劫,不擾民,成天躲在營寨裏不出來,巡哨的士兵偶爾抓住一兩個楚國老百姓也不打不殺,好酒好肉招待一頓後又放了。

王翦有什麽陰謀呢,項燕百思不得其解。

敵人縱然沒有行動,但在自家的院子裏鑼鼓喧天的鬧著實讓人瘮得慌,楚王負芻急了,派人催問戰況,項燕說大王稍安勿躁,這老狐狸大概是想將我大軍吸引過去,我們千萬要穩住不能中了他的詭計。

負芻覺得有理,對,我們不上當,要打就讓他過來,我們才不過去呢!

可是,又過了一個月秦軍還是沒有動靜,他們既不進攻又不撤退到底想幹什麽?

項燕實在忍不住了,率軍離開防線慢慢地向秦軍靠攏,一天小心翼翼地向前推進二十裏,四十天後在離秦軍五十裏的範圍內安營紮寨。

你不就是想吸引我來嗎,現在我來了,你總該出手了吧。

雙方的總兵力達到了一百萬,這可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天下為之矚目。

秦楚爭鋒,世人翹首以待,不管是秦人還是楚人,不管是齊人還是燕人,就連已經做了亡國奴的韓人、趙人、魏人,大家都一眨不眨地關注著這場世紀大戰。

可任憑項燕千般挑釁,王翦就是不出戰,你說氣人不。

項燕想兵法上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他六十萬秦軍躲在營寨裏不出來,我若以四十萬強攻必定吃虧,不過,我士氣旺盛,且是衛國的正義戰爭,若能將他們吸引出來則一定能夠出奇製勝。

於是項燕將大部隊擺好陣勢,然後派出數股或一千或八百的小分隊輪番叫囂,一時罵嬴政是野種,一時罵王翦是奴才,想方設法地激怒秦軍。

可王翦就像一個無欲無求的老神仙,任憑你花枝招展的百般勾引他就是不心動。

項燕命人搭高台瞭望秦軍營寨,發現他們竟然在做遊戲,全軍舉行跳高、標槍、舉重、跑步比賽,比開奧運會還熱鬧。

項燕怒了,親自上前叫陣:搞什麽名堂,你不是來搞侵略的麽,要打就打,不打滾回去,斯斯文文成何體統?

王翦聽說楚軍主將來了,登台答話:項將軍遠來勞累,進來喝口茶吧。

嗬嗬,想誆我,我進了你的營帳還能活著回來?真搞笑!

項燕暗思這老頭詭計多得很,我得防著點兒,派人到老百姓家中一打聽,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王翦要反秦。

老百姓們都在傳言,說韓魏趙雖然亡國了,但三國的老百姓不服嬴政的暴政紛紛謀求獨立,王翦看中了韓國這塊風水寶地,想借伐楚為名在韓國自立為王,這幾個月正秘密地與韓國地下黨謀劃著成立新政府呢。

這可是個天大的喜訊,王翦在韓國自立,秦國的力量就一分為二,再也無法威脅楚國了,而王翦為了全力應付嬴政,一定會與楚國交好避免兩線作戰,如此楚國就高枕無憂了,說不定還可以鷸蚌相爭漁夫得利賺上一筆。

既然王翦與嬴政馬上就要幹起來了,那我就退避三舍戴著望遠鏡看熱鬧吧,項燕主意已定下令全軍撤退。

四十萬大軍收起行裝匆匆退卻,將士們有說有笑好像背起行囊回家過年的打工仔,別提有多高興了。

可誰也想不到的是,冷不防秦軍呼啦啦地從背後掩殺而來,哎喲我的媽,上當了。

雖然項燕也安排了人墊後,但依然經受不住六十萬人的衝擊,楚軍抵擋不住狼狽逃串,敗逃中又相互踐踏,四十萬人潰不成軍。

項燕與景騏率領五千餘人逃到蘄縣,收攏殘兵敗將後得到兩萬人,一麵派人向楚王報告一麵組織抵抗,可惜兵敗如山倒,麵對強悍的敵人,這區區兩萬人簡直就是螳臂擋車。

驍勇善戰的項燕被八萬秦軍圍困在蘄縣的一座小山丘上,雖然左衝右撞殺了幾十秦兵但依然衝不出包圍圈。想到自己的失策導致四十萬人命喪黃泉,而沒有了這四十萬精銳,楚國將麵臨滅頂之災,項燕痛心疾首心如刀絞。

後悔是沒有用的,秦軍一波又一波地往山上衝,項燕身邊的衛隊已經沒剩幾個了。

項燕知道今天凶多吉少,召集眾人說我們一起往山下突圍,大家突圍出去後一定要告訴同胞們,天下諸侯國個個貪生怕死畏秦如虎,隻有我們楚人勇往直前堅貞不屈,我們楚國哪怕隻剩下三戶人家也一定要抗爭到底,我相信,將來消滅秦國的必定是我們楚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叮囑完畢,大家一起朝山下發起了反衝鋒。戰鬥異常慘烈,為了掩護其他人衝出秦軍的包圍,項燕放棄了寶貴的逃生機會與敵人死纏爛打了一整天,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隻好拔劍自刎。

沒有了項燕,秦軍一路順風順水地殺到了楚都壽春。

景騏狼狽不堪地逃回壽春,將前線的戰況匯報給楚王,負芻知道自己即將麵臨著與韓王安、趙王遷、魏王假一樣的命運,但他不服輸,嬴政是王,我負芻也是王,即便是將我剁成肉醬我也不向大魔頭低頭。

負芻親批鎧甲上城督戰,壽春城內軍民同心,士氣高昂,秦軍攻了一個多月,死傷數萬人,也沒能拿下這最後的堡壘。

王翦沒辦法,心想強攻不成那就智取吧。

奸狡的王翦下令停止攻城,每天用箭向城內射去幾百封書信,內容不是**就是恐嚇:有的奉勸軍隊和老百姓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了,韓、趙、魏都已經投降,燕國也躲到朝鮮半島去了,你們楚國又能抵抗多久呢?有的忽悠說大秦武士並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來楚國就是想與楚國人民攜手建立一個天下大同的祥和世界!有的則是分化楚人,我們的戰犯名單裏隻有楚王負芻一個人,隻要開門投降,你們大家當幹部的繼續當幹部,官職升一級;當工人的繼續當工人,工資加二檔;當農民的繼續當農民,賦稅免三年。

半個月過去了,令王翦失望的是沒有一個楚人妥協,大家發誓要流完最後一滴血,拚盡最後一個人,絕不向秦國法西斯投降。

楚人果然與韓人、魏人、趙人、燕人不同,既然寧死不屈那就圍到你們彈盡糧絕為止,到時候餓死幾千幾萬看你們降也不降。

王翦圍而不攻的消息傳到了嬴政的耳朵裏,嬴政坐不住了,這老東西會不會耍什麽陰謀,我得親自去看看。

嬴政禦駕親征率軍十五萬來到樊口,正在湖南征戰的蒙武等將諸將紛紛前來覲見,一表功績,二表忠心。

對於嬴政的來意,王翦心知肚明,心想我再拖下去可能要落下個與李牧一樣的下場,於是下令晝夜攻城,不管多大的代價也要在三日內日拿下壽春,不然沒法向大魔頭交代。

一個多月的圍而不攻早讓城內的楚軍放鬆了警惕,楚國君臣為了對付王翦,采取了節衣縮食的戰時經濟措施,將老百姓家中的糧食統統收繳起來,優先供應上城殺敵的將士。這措施雖然好,可老百姓不樂意了,憑什麽將我家的大米拿去給你們這些當兵的吃,平日裏不是說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麽?

秦軍突如其來的攻擊讓楚王負芻和大將景騏措手不及,東門告急請求支援,西門危在旦夕請求支援,南門快支撐不住了請求支援,北門外敵人火力太猛請求支援……

楚王抽出寶劍大喊:全城百姓跟我上……

可到了城下,負芻回頭一看喔靠怎麽一個人也沒有,這幫刁民一個月前的愛國熱情被狗吃了麽!

楚王負芻正在納悶,忽然砰的一聲從城頭上掉下一個人,原來是景騏中了秦軍的穿心箭摔了下來。

景騏死了,守城將士沒了主帥,這仗還怎麽打?

負芻不服輸,親自登上城頭指揮戰鬥,可還是被秦軍撞開了大門。

蜂擁而上的秦軍勢不可擋,不僅殺光了所有的楚軍將士,還將楚王負芻活生生地給捆了個結實。

王翦將負芻押往樊口拜見秦王,負芻破口大罵:嬴政,你這個短命鬼遲早會夭折的,你這個私生子遲早會斷子絕孫的,你這個大魔頭遲早會親手毀掉秦國江山的,你休要得意,告訴你,你的大秦遲早要亡於我楚人之手…….

激怒嬴政的後果是嚴重的,千刀萬剮的結局,使負芻不幸成了戰國末年下場最為悲慘的亡國之君。

不過,與韓、魏、趙、燕、齊五國形成鮮明地對比的是,楚人的頑強,楚王的剛烈給嬴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嬴政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終極敵人隻有楚國,也理解了為什麽王翦非要六十萬人才願意率軍出征。

現在,經過一年多的鏖戰,這個終極敵人終於倒在了自己腳下,天下再無強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