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韓家

皇宮裏換防的動靜不可謂不大,自然也被有心人看在眼裏。

清涼山那座大宅子裏,一個官家模樣的中年人躬身向坐在太師椅上的老者稟報道:“都怪華武那小子多嘴,既然是密諜司的範曾出手,肯定很快就會查到咱們府裏,如今要如何做,請老太爺示下。”

老者冷笑道:“大宋的皇城一向就如同篩子一般,範曾就是有八隻手如何能堵得過來?他要查,隻管去查,除非他能將宿衛皇城的禁軍全部換掉,哦,對,就是全換掉也不濟事!”

中年人用手在頸間一劃:“要不要——”

老者搖頭道:“他二人既然已經暴露,就是殺掉也無濟於事。況且,些許小事就要犧牲底下人,以後誰還敢幫咱們做事?”

“那老太爺的意思是?”

老者沒有回答,他側身向侍立在身後的孫子招手:“元寶兒,上前來。祖父要你馬上進宮一趟,你可敢?”

小名元寶兒的男孩子挺了挺小胸脯:“進宮有什麽不敢的?難道宮裏有猛獸能吃了孫兒?”

老者拉著孫子的一隻手說道:“猛獸倒是沒有。如今你皇帝姨父正在清查向宮外傳遞消息的宮人,沒準會遇上血肉橫飛的場麵,你就不怕?”

男孩子吞了吞口水:“祖父說過,在大宋做官就必須能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連一點血腥氣都怕,他日孫兒如何率師北伐,收複舊疆?祖父隻管吩咐,孫兒一定辦得妥妥的!”

老者笑著拍掌道:“好好好,不愧是我韓家的種,沒墮了你曾祖魏郡王的威名!祖父要你即刻進宮求見你姨母,請你姨母幫個小忙。”

老者又轉頭對中年管家吩咐道:“你馬上讓人帶話給華武和元才,讓他們按我說的做,其餘的一個字都不許胡說!”

老者是大宋魏郡王韓琦的兒子,駙馬都尉韓嘉彥,男孩是韓嘉彥的孫子,韓琦的曾孫韓侂胄(tuo zhou),如今才七歲,卻頗有曾祖遺風。

韓琦韓稚圭,曆經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有“相三朝,立二帝”之稱,他流傳後世的最著名的一句話當屬“東華門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兒”,為大宋抑武重文的國策敲定根腳。

韓侂胄的母親是吳皇後的親妹妹,他這個親侄兒入宮探望姨母自然十分便利。

吳皇後沒有子女,見到這個親侄兒開心得合不攏嘴,“元寶兒,你今日倒有空來看姨母。讓姨母瞧瞧,比上次見你似又長高了些!”

韓侂胄笑嘻嘻地說道:“元寶兒自然願意天天入宮來給姨母請安,隻是夫子管得嚴,若不是臨安城家家都關門閉戶,學裏也放假,元寶兒還不得入宮呢!”

吳皇後心疼地攬他跟自己同坐榻上,“快給姨母說說,府裏頭怎樣?你可受委屈了?”

韓侂胄笑道:“府裏一切安好,元寶兒不曾受委屈。元寶兒今日還有一事要請姨母幫忙。”

聽完侄兒的話,吳皇後凝神道:“如今這個情況怎地不小心些?算了,你還是個小孩子吾跟你說什麽!既然你祖父安排好了,你去給你皇姨父請了安先回府去吧,宮裏事情多,過幾日吾讓人再帶你入宮來陪吾說話!”

吳皇後又揚聲問了一句:“跟元寶兒的人可妥當?”

韓侂胄跳下榻,拜別吳皇後:“姨母放心,跟元寶兒的人都是祖父親自挑選的,極妥當的人!”

韓侂胄給皇帝請了安,出宮回府去了,他一個七歲的小孩子也無人注意。

掌燈時候,趙構請吳皇後到禦書房有事相商。

禦書房內跪著幾個人,跪在中間的就是元才和華武。吳皇後雖然不認識華武,但元寶兒向她形容過,如今一見自然知道是他。

吳揚和範曾都在,見了皇後急忙行禮,“參見皇後!”

“罷了,都起來吧。這些人都犯了什麽過錯?怎的跪在官家的禦書房裏?”

吳皇後邊說邊向皇帝走去,趙構的臉色並不好看,他略帶譏諷地說道:“皇後竟不知他們犯了什麽過錯?這麽說皇後也不知道他們私自向宮外傳遞消息咯——”

趙構拉長了聲調,意味深長地望著自己的皇後。

趙構的心緒十分複雜,吳皇後的父親隻是一個低階武官,吳皇後到他身邊時也隻是一個小小的才人。誰知吳皇後的妹妹嫁給了駙馬都尉韓嘉彥的兒子韓誠。

原本誰都以為韓琦一死,他的兒子又尚了公主,韓家就此沒落了。誰料想韓嘉彥這些年不顯山不露水在唐國長公主的幫助下重新接續起父親舊日的人脈,竟隱隱成了趙構的支柱。秦檜死後,韓嘉彥成了大宋的“隱相”,趙構甚至察覺比起朝堂上的湯思退和陳康伯,韓嘉彥更有左右朝堂的力量!

跪著的華武突然膝行幾步,叩首請罪:“皇後,是末將該死!多嘴差點誤了皇後的吩咐!”

吳皇後輕描淡寫地說道:“剛才元寶兒已向本宮說過,清涼台一切安好,你也算不得誤事,為何卻惹惱了陛下?”

華武慚愧道:“末將得了元才傳的信,知道吳大人勸動了陛下,臨安城的困局馬上就要解開。末將心裏高興,末將家中沒有儲備,這幾日妻兒過得著實艱難。末將出宮時見到幾個重臣府上的家丁和親隨,一時多嘴想讓他們也早點知道這個好消息,沒曾想竟鑄成大錯,讓帝後生隙,末將罪該萬死!”

吳皇後慌忙跪下請罪:“本宮這些時日既憂心陛下,也擔憂清涼台的妹妹一家,不得已讓元才多留點心,沒想到冒犯了陛下,是本宮思慮不周,請陛下責罰!”

趙構氣得發抖,他指著皇後嗬斥道:“皇後,你好大的膽子!”

吳皇後俯身拜道:“都是本宮的錯,請陛下責罰,莫要氣壞了身子!”

趙構冷聲道:“皇後起來唄,你這一國之母老是跪著成何體統!朕要先罰這些耳朵長、多嘴多舌的狗奴才!來人——”

眼看皇帝正在氣頭上,沒準能將元才和華武當場杖斃,吳皇後急中生智道:“華武和元才的確是本宮讓他們傳訊的,底下這幾個奴才又是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