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少年夢想的年輕特工

讀大學期間,普京的“克格勃之夢”越來越清晰了。四年間,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一憧憬的想象,他時刻準備著、期待著。

事實上,從普京的出身和學習成績等方麵來看,成為克格勃是沒有任何疑問的。當然,對於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克格勃早已注意到了,而且當時的克格勃候選人還不止普京一個。

那麽,普京如此向往的克格勃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機構呢?通過查閱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到,克格勃原來是蘇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於1954年,主要負責情報方麵的工作,一直到蘇聯解體才宣告了委員會命運的終結。雖經多次更名,但是人們還是願意稱這個機構為“克格勃”。不言而喻,在這個機構工作的人員就是所謂的“國家特工”。

克格勃可以說是蘇聯最龐大、最神秘的國家機構。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初具規模,其地位和美國的聯邦調查局及中央情報局類似。此機構在“冷戰”期間的職權是非常大的,主管的領域涉及全國,甚至淩駕於蘇聯共產黨和蘇共政府之上。

當時,國家十分重視克格勃人員的選拔,而要招募的對象大多數是莫斯科大學、列寧格勒大學的高材生。同時,在招募這些畢業生的時候,是完全公開的,沒有任何機密可言的。

克格勃在招生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完全配合,事先要掌握學生的相關檔案,然後進行談話、考察,最後向上級匯報,決定錄用事宜。克格勃招募的這些情報官員也是有一定標準的,這些人必須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奉獻精神,還必須勇敢機智、體魄強健,年齡在25歲之內。這些成員主要是來自於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和應屆大學畢業生。被克格勃錄用的這些人,必須要經過半年甚至長達5年的專門訓練和培養。這種高規格招募和訓練方式,保證了克格勃能夠長期擁有職業素養較高的專職情報人員。

1975年,普京已經是一名大四的學生了。一天午後,一個叫伊萬·瓦西裏耶維奇的人找到他,說是要進行一次談話。這樣形式的談話總共進行了兩次,等第三次再見到伊萬·瓦西裏耶維奇時,已經是通知他正式加入克格勃了。而此時,普京的心裏有著說不出的高興和自豪,少年時期的夢想在此時此刻終於實現了。

畢業論文答辯一結束,普京就和其他3名同學匆匆趕到了蘇聯克格勃對外情報局,開始了專業訓練和培養。那時,蘇聯總共擁有200多所間諜學校,而且這些學校在地圖上沒有標記。因為地圖上沒有標記,所以當地老百姓也不知道這些“大房子”是用來幹什麽的。即便是有層層的巡邏部隊嚴防死守,也沒有人問起過,畢竟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在間諜學校,除了每日的訓練之外,還有非常繁重的課程,基礎課主要涉及數學、化學、政治、外國文學等科目,總共697個課時。除此之外,還有392個課時的軍事課程、1824個課時的特別科目,這些科目涵蓋地形學、攝影、無線電、特種通訊等等。就連接頭、盯梢、跟蹤等這些基本功都備受重視,需要經常訓練。

經過一年半的專業訓練,普京已經具備了專業的間諜素質,因為成績突出,專家考察團授予了普京陸軍中尉的軍銜,並把他分配到了克格勃第一總局列寧格勒工作站工作,主要負責偵查分隊的特工工作。

特工的身上,肩負著一項重要的職責:負責外國人和國外外交官的跟蹤事宜。其實,這件事並不是什麽國家機密,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對外國的使館進行著嚴密的監控。在當時,俄羅斯的特工人員是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和單獨電話的,普京就和其他同事們擠在一間屋子裏,因為所使用的電話也是共用的,難免會帶來工作上的不便,因此同事們經常因為打電話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爭執。年輕的普京是那麽爭強好勝,毫無例外他就是爭執的中心。他總是拿著共用的電話和那些毫無工作關係的“局外人”聊個沒完。因此,同事們都戲謔地稱其為“電話粥能手”。

“整個辦公室,唯獨普京自己能這麽做,因為領導非常器重他,對他是另眼相看的。”普京的同事維克托·弗羅裏科夫還曾這樣說道,“另外,普京的手裏還有分隊刑偵科的工作證,這可是一項特別的榮譽,在整個刑偵分隊,擁有此證件的人也就那麽幾個。至於他每天具體的工作我們是從不打聽的,這是偵查分隊的規定,不該過問的事絕不多嘴。”

在此不久,普京就進入了特工科德語進修班,得到如此機會,全憑科裏的領導自行決定。這個進修班,隻有最具發展前途的人才有希望被送進去學習。在這個進修班裏,每周有三次的課程,每次課程兩個小時,班裏共有10個學生,一屆四年,並且推行優勝劣汰原則。所以,每屆學員課程結束時,班裏的學生也就所剩無幾了。頗有意思的是,這個德語進修班沒有畢業證,隻發結業證書,最後的成績會寫入個人的檔案之中。

當時的特工科科長,謝爾蓋·彼得羅夫上校曾這樣回憶過當時的普京:“第一次與普京溝通就能夠感覺到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的頭腦十分機敏,而且有著很強的分析能力。情報工作人員就是要擁有這樣的素質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而我眼前的這位年輕軍官正是擁有著這樣的非凡氣度。因此,僅僅幾句話的工夫,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

又經過一段時間,普京被特工科報送到了紅旗學院。對於當時的克格勃人來說,這可是夢寐以求的發展機會。針對此事,記者曾經疑惑地詢問過彼得羅夫上校,“如此優秀的一位軍官,你們為什麽要放他走呢?”

彼得羅夫上校沉默了一會,說道:“我承認,是我把他舉薦到紅旗學院的。”接著,上校又滿懷深情地說:“像普京這樣,風華正茂、儀表堂堂的年輕軍官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在我的內心是不願意放他走的。可是,他還年輕,在業務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即便已經身為少校,可是瓦洛佳的前途是不能限量的,早晚他能夠成為一個優秀人才,並且擔當大任。正如俗話所講,庭院裏是跑不出千裏馬的,我不情願普京就窩在這個小地方,那樣會耽誤他的錦繡前程。”

到達紅旗學院之後,普京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普拉托夫,這是學院的一個規定,每個學員必須隻能使用化名,不能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在紅旗學院,普京開始學習與德國相關的知識,關於它的經濟、政治、體製、政黨等諸多方麵的內容都要了解。正是從這個時候,普京開始預料到,自己在畢業之後,很可能被組織派遣到民主德國,或者是聯邦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