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曆史沒有真假,隻有可信

近十年來,我一直致力於文史書領域的策劃與出版,尤其自開創《西洋鏡》MOOK係列後,對晚清史的學習與研究,成為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成為了人生中一件樂此不疲的興趣愛好。應本書出版方的邀請,為本書寫一段推薦序,個人表示還是有壓力的,因為無論在正史研究者領域,或者曆史文學創作領域,都非我的專業,所以以下文字僅代表,我讀完本書的一個個人的讀書心得吧。

誠然,胡雪岩是徽商的著名代表人物,和晉商大多出身富足的商業世家不同,胡雪岩幼年貧苦,在銀號從夥計幹起,又依靠王有齡、左宗棠等晚清重臣,加上自己現學現賣的商業邏輯與政治理解,走上了亦官亦商的紅頂商賈之路。雖然他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不幸的是胡雪岩在華洋蠶絲商戰中落敗,官場也來傾軋,最終被彈劾抄家查辦,故友左宗棠去世幾個月後,他自己業終是鬱鬱而終。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朝開展洋務運動,誰知不過是清朝覆亡的回光返照。胡雪岩跌宕起伏的命運,就像晚晴的時代縮影。在當時的社會,依附於官員,胡雪岩得以施展商業才華。皆因胡雪岩具有過人的膽識和能力,他善於把握機會,有靈活的商業頭腦,能創造性地解決難題,他總能在重重困難中籌集錢糧,這是王有齡、左宗棠倚重他的根本原因。

胡雪岩講究誠信經營,與一般隻顧逐利的商人不同,胡雪岩具有高超的戰略眼光和品牌意識,這點突出體現在他經營的胡餘慶堂的成功和口碑上,一度在南方的知名度,可以與北方的老字號同仁堂媲美。胡雪岩又熱心公益,捐資累計二十餘萬兩做公益事業。連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也是在他的資助和活動下,得以沉冤得雪的,這使得他的名聲更加有口皆碑。他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懷,為了收複新疆,他不惜賭上個人信用,替清廷向外國銀行借貸,為左宗棠籌措武器和糧餉。他所代表的徽商精神:艱苦創業、誠信經營、熱心公益、愛國情懷等等,是我們這個民族彌足珍貴的商業文化。

作者葉平生先生所著《紅頂巨賈:胡雪岩》一書,以寫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以商業為視角,解讀曆史上許多的偶然與必然,用引人入勝的情節,以及暢快有力的語言,勾勒出近代中國艱難的探索之路。本書的語言簡潔有力,和小說的時代、內容有機融合。小說的語言當然是地道的白話文,不過有些儒將、巨商,說話內容和描寫他們的語言當然要典雅一些。人物語言鮮活符合身份和情境,不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在書中都是盡可能的“活”的人物。

我記得讀到第二章的敘事,道光二十八年的複雜的時代背景,作者用幾件“大事”“小事”勾勒出來,讓人不禁想起《萬曆十五年》的“大曆史觀”,寫厚重的曆史人物,需要這樣的曆史觀。作者的獨到之處在於,由大到小依次介紹了漕運與海運之爭、太平天國起義的苗頭、胡雪岩個人的職場失意。把“小人物”的命運,融入到大時代背景來寫,以此見微知著。

全書整體故事詳略得當,線索明晰,服務於主線情節,以夢境、思緒等方式,補敘必要的背景和情節,從而渲染出當下故事情節的氛圍,補充情節的連貫性和合理性。閱讀體驗情節緊湊連貫,背景既宏大廣闊,又不會使情節支離破碎。書中場麵描寫的人物生動,情節有戲劇張力。在寫胡雪岩與一些重要人物的會麵和事件時,注重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善於設置懸念,戲劇衝突有張力,故事性強,吸引讀者繼續閱讀。比如胡雪岩和微服私訪的王有齡的初識,就寫的一明一暗,互相觀察判斷身份和才能,有如良臣得遇明主。書中也有豐富的描寫手段,環境描寫和側麵描寫,都渲染了戰場的氛圍或商場的境遇,在全書的精彩篇章胡雪岩與左宗棠初次會見前,以胡雪岩視角看到楚軍的軍容嚴整、軍紀嚴明,側麵塑造了左宗棠治軍有方的將才形象。胡雪岩的背影雖然遠去,他的人生境遇和精神品格值得後人品味,不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還是名利成敗與功過得失。相信不同的讀者,因心境和閱曆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閱讀體悟。

還有,作為一名曆史類圖書的出版人,我想強調一個觀點,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們不必苛責、但求理解,無論是社科文獻、還是文學小說,都無法全麵具體、準確無誤的還原曆史當時發生的全貌。所以,當我們去品評一個曆史作品,希望可以保持這樣的態度:曆史沒有真假,隻有可信。

(趙省偉,出版人、“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等係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曆史係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於中國曆史攝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紙與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