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舉失敗,仕途之路多坎坷

清代科舉製度有規定,每一個讀書人必須依次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稱之為童試或者小試。參考者通過縣試、府試的統稱為童生,不區分年齡大小,一直到院試通過以後才有秀才或者生員的名分;

縣試通常在二月進行,由各縣的縣官來主持。需要先向本縣衙門中的禮房報名,填寫自己的簡曆,並取得本縣正式生員的擔保書,才能獲取童生資格,準許參加考試。考試共分為五場,合格通過以後才可以申請參加府試。府試的流程和縣試大致相同,在四月進行,府試通過後才能獲得院試資格。院試報名流程和縣試、府試基本相同,分正式考試一場、複試一場,被錄取者姓名會在紅榜上公布,也叫做出案。院試合格者獲得秀才或者生員的名分,還可以免去賦稅和徭役。除了這些好處,生員還要給各方官員奉上紅包,稱為謝師禮。

像這樣的考試,不是每年都有的,錄取的人數也不多,但報名參加的卻很多,所以在激烈的競爭下,每一個通過院試的生員都是佼佼者。之後,生員還要通過科試和歲試,考試合格後,才有資格參加本省的鄉試。鄉試每三年才有一次,由皇帝親自指定正副考官,隻要是取得秀才身份的都可以參加。考試一般安排在八月份舉行,又叫做“秋試”,一共考三場,每場考三天。通過鄉試者獲得“舉人”稱號,第一名稱之為“解元”。每一個讀書人隻有中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下一個層次的考試,舉人有當官的資格,可未必就能當上官。舉人有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的地方設立在北京東南方的貢院,一般在鄉試結束後第二年的三月份舉行。會試通過者稱為“貢士”,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最高一段——殿試,也叫做“廷試”,皇帝會親臨殿廷。殿試中試者分為三甲:一甲三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人數就比較多了,賜予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叫做傳臚;三甲賜其出身名為同進士出身。

在這些考試中,如果同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就是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是非常有難度的,曆史上連中三元的人也寥寥無幾,如王曾、馮京等。若舉人會試不第又願意做官的,可以通過一些考試來獲取知縣、推官、通判等職位,但是由於走這條路的人也很多,因此機會不是很大。

總之,參加科舉考試是踏入仕途的標準流程。和成婚以後,理應要養活這個家庭,隻有通過科舉考試功成名就,才能有穩定的收入,所以,和開始嚐試科舉考試。

和在鹹安宮官學學習的時候通過了童試,獲得了秀才的名分。隨後在結婚後的第二年參加了順天府鄉試,不過這一次和卻沒有通過。

年少如此勤奮、博學的和,為何沒能通過這次考試呢?在清朝,實際上科舉考試作弊情況非常嚴重,雖然處罰嚴厲,但是始終不能根除。這也變相地說明了敗壞的學風以及科舉考試走到了盡頭這一事實。科舉考試雖然是踏入仕途的正規途徑,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埋沒人才。它把所有的考生都束縛在四書五經裏麵,以至於大部分學生思想固化,不能靈活運用。一年又一年地參加考試,基本上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固然把“子曰”、“詩雲”倒背如流,卻不能運用於現實,隻會紙上談兵,更有些學生為了達到目的而走捷徑,從而敗壞了風氣。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官員收取賄賂,貪圖錢財,導致科舉製度更是烏煙瘴氣。

我們雖然知道和很有才華,可當時考試不考蒙古文、藏文,不考唐詩宋詞元明清小說,更不考乾隆帝的筆跡。和所學的都是以後治國安邦的實用知識,但當時科舉不考這些,他又怎麽能考得上呢?難道也要像孔乙己那樣,為了考試而學習嗎?當時的科舉考試,考四書五經,隻考這九本書,考的還是南宋的朱熹為四書五經寫的翻譯解釋,這就考倒和了。雖然和聰明機靈,苦讀四書五經,也難逃這一關。因此,和沒有考上,不是因為和知道的少,而是由於考試麵太狹隘,和不適合這種考法。最終英廉也勸說和不要再考了,他對和說:“你現在已經有三等輕車都尉的官職,再這樣考下去隻不過是浪費時間。”於是和便放棄了科舉考試,在太嶽父英廉地勸說下,選擇了滿族子弟通過挑選侍衛的方式來進入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