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再展才華,貪官查辦貪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和阿桂奉旨在甘肅督軍。時間長了,官兵的軍餉沒能及時補充,糧草也將耗盡,一時間找不到什麽好的對策。這時候甘肅布政使王廷讚怕乾隆帝怪罪下來,於是自獻殷勤把多年來貪汙的四萬兩紋銀充當了軍餉,解決了糧草不足的大問題。

王廷讚本以為會得到乾隆帝的賞封,沒想到畫蛇添足,引起了乾隆帝的懷疑:王廷讚如此大方之舉實在少見,甘肅又不是什麽富裕的地方,哪裏來的這麽多銀兩?況且他還上報朝廷說甘肅大旱請求撥款救災,而和和阿桂卻上奏說甘肅連降大雨。乾隆認定王廷讚有貪汙的嫌疑,於是命和暗中調查這件事情。

和身為一個大貪官對查辦貪官一事還是很有心得的,他知道有些事情明著查肯定沒有什麽結果。於是讓手下劉全等人喬裝成外地商人的模樣,打聽甘肅最近是不是連續幹旱,調查的結果是:甘肅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沒有什麽幹旱。同時還打聽到當地的規定,把所上交的糧食全部換成銀兩,每年不收糧食,每人隻需繳納紋銀五十五兩即可。這些銀兩名義上是用來賑災,但是既然風調雨順沒有災情,那麽具體用在了哪裏,自然查不清楚。

和知道後感覺非常不可思議,這麽大的一件事情,甘肅的官員竟然能如此保密。於是當即寫奏折稟報皇上,建議先從各地監糧的賬目上查起。其實在此之前,乾隆曾派過刑部尚書袁守侗調查過存糧的相關問題。不過袁守侗基本上就是去走一個過場,隻顧吃喝玩樂。甘肅當地官員把糧倉外麵堆滿幾層糧食,裏麵實際上都是空的。袁守侗開倉查糧的時候發現門口堆得滿滿的,也就回京潦草複命,稱糧倉全部存滿,餘下的糧食多得沒有地方存放,還需要加蓋倉房以備儲糧。袁守侗這一做法實在是荒謬至極。

和知道清查糧倉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布政使的配合才能順利進行。由於甘肅布政使王廷讚去參見乾隆帝,和緊急召見了蘭州知府蔣全迪,要求他配合清查糧倉的儲備情況。蔣全迪看出了和的意圖,企圖拖延時間。沒想到和有備而來,和以皇帝讓其盡快趕回京城為理由,要求第二天就去糧倉。這種說法蒙蔽了蔣全迪,他先答應下來,之後立刻派人回去準備糧食,打算用以前的方法蒙混過關。

當天晚上,和秘密來到阿桂大營中借了一百名精兵,次日和帶著這些精兵來到糧倉。蔣全迪一看這陣勢立刻心裏沒了底,在和的要求下不得不打開倉門接受檢查。糧倉的門口堆滿了糧食,看上去糧倉是滿的。和下令把門口的糧食搬開檢查,不久得到報告——糧倉裏麵是空的,隻有外麵這一層是糧食。被揭穿的蔣全迪當即下跪磕頭求饒,和把他帶回軍中連夜審問,蔣全迪就一五一十地全招了出來。和拿著充足的證據,將蔣全迪押到熱河,並去稟報皇上。

乾隆帝聽後大為憤怒,一時竟然無法相信。竟然集體聯合起來貪汙,簡直就丟盡了大清朝的臉,於是吩咐和繼續調查此事,務必要水落石出。

掌握了相關證據的和,在案情後段的進展就相對順利了,王廷讚很快招認了貪汙一事。阿桂也把審查的結果寫了一本奏折報給了皇上。盛怒下的乾隆帝大開殺戒,共處死省、道、府、州、縣等各級官員六十餘人,抄家一百多人。

至此,甘肅省貪汙調查一案結束,和記為頭等功,被追任兵部尚書,同年追加兼職管理戶部三庫。在這次事件中,和贏得了乾隆帝的極大信任,也從被斬首的官員中吸取了教訓:要想做貪官,就要做一個沒有弱點的貪官。

和這次前往甘肅為朝廷立了大功,乾隆皇帝也借此對他大加封賞。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被乾隆任命為兼任兵部尚書;同年十二月,乾隆任命和兼職管理戶部三庫,由於和查辦甘肅貪官十分得力,因此以後的仕途之路更是順風順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