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沙文

緬甸和安南,以各自不同的民族建立政權,是具有主權獨立的國家,王權傳承有序。可是,乾隆帝仰仗盛世,不斷出兵,或恫嚇,或欲以武力顛覆之,吞並之,表現出大國沙文主義。

“四鬼”不歸路

對於緬甸,中國明朝曾經建立朝貢關係。明亡清興,順治、康熙、雍正三個時代近百年的曆史長河中,中緬之間基本上斷絕了關係。至乾隆朝,乾隆十六年,雲貴總督碩色上書乾隆帝,奏報緬王要求恢複緬中關係,建立朝貢製度,乾隆帝批準了緬王的這個要求,中緬關係逐步恢複。

可是,在以後的歲月裏,緬甸內部不斷動**,中緬邊境衝突不斷,回複不久的緬中關係再次中斷。關鍵是,乾隆帝正處在雄心勃勃的盛世階段,他洞察緬甸時局,虎視緬甸領土,四度下令大軍攻緬。結果,四次出擊均遭到慘敗,損兵折將,勞師糜餉。最令人深思的,是他派出的四位主帥,都走上了不歸之路。

第一位走上不歸路的主帥是雲貴總督劉藻。

劉藻本是一個文人,長於文學,文章渾厚雋永,有韓、柳之風,得到乾隆皇帝的知遇;著有《篤慶堂文集》,又主編《曹州府誌》。出道後,一度任職雲南巡撫,至乾隆二十九年,升至雲貴總督。客觀講,以中緬邊境之動**不安,總督又有調軍守土之責,劉藻就不太適應在此任總督了。

果然,乾隆三十年十一月,緬甸事起,劉藻奉詔派兵組織迎擊緬兵,表現出了極端不適應。比如劉藻畏敵如虎,集兵7000餘人,卻不敢追擊小股緬兵,還找出種種借口。比如治軍無方,他所管理的軍士一貫“漫無紀律,渙散成潰”。比如有令不行,受製於將領,連劉藻給乾隆帝上奏折還任由總兵劉德成的擺布。更為可笑的是,劉藻毫無軍事知識,奏折中居然有騎兵使用藤牌的內容,被乾隆帝一眼識破為“連篇謊言”。

這樣,劉藻不僅出師不利,禦敵無方,辜負了乾隆帝的托付重任;還兵敗於緬甸之兵,丟了天朝大皇帝的麵子。尤其是他上折粉飾,欺罔皇上,又犯欺君大罪。乾隆帝一怒之下重懲了劉藻,將其革職,留滇效力。這倒沒什麽,關鍵是乾隆帝讓他賠償靡費的軍餉,劉藻實在無計可施。思來想去,沒有出路,便在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三日,自刎身亡。

堂堂一品大員劉藻,因辦理中緬軍務不善而走上不歸之路,是為第一鬼。

第二位走上不歸之路的主帥是雲貴總督楊應琚。

楊應琚是乾隆朝的重臣,曆任兩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大學士,入閣拜相,路人為之側目。乾隆三十一年,劉藻負恩自盡,乾隆帝起任楊應琚為雲貴總督,前往辦理軍務。

楊應琚與劉藻性格正好相反,他是個居功冒進之人。他上任雲貴總督,便陸續上折,三次疏請乾隆帝發兵攻緬。理由是緬甸不僅內亂,不堪一擊,而且屢有土司滋擾邊境,極應天朝速派大軍,一舉攻進緬甸。這個時候的乾隆帝,居然頭腦發熱,相信楊應琚,並批準其發兵攻緬。

乾隆三十一年九月十二日,楊應琚調集50萬大軍,大炮千尊,旌旗招展,浩浩****向緬甸進發。隨之,緬甸方麵迅速組織大軍分四路迎擊,兩軍激戰,清軍遭到重創,楊應琚“痰疾驟作”。但是,楊應琚並沒有認清形勢,反而再次調集重兵,於是年的十一月再次攻緬,清緬雙方激戰數月,互有重大傷亡。可是,楊應琚的上書中,卻屢屢粉飾,報告說殲敵達到萬人,形勢一片大好。

可是,乾隆帝非常精明,他通過楊應琚的奏章,發現了其中有詐,便先後派出總兵福靈安和布政使錢度秘密調查。不久,兩位紛紛回複乾隆帝,楊應琚根本就沒有什麽大捷,其殲敵數據根本就是謊言;相反,由於楊應琚的失誤,導致清軍大敗,喪師棄地,不一而足。乾隆帝聞奏大怒,立即將楊應琚革職拿問,嚴訊之後,革去大學士,賜令自盡。

這樣,楊應琚就因辦理中緬軍務不善,而再次走上不歸之路,是為第二鬼。

第三位走上不歸之路的主帥是雲貴總督明瑞。

楊應琚既敗,乾隆帝啟用外戚(孝賢皇後之侄)、毅勇公、兵部尚書、將軍明瑞為雲貴總督,命其趕赴中緬前線,綜理軍務。

明瑞總結了楊應琚失敗的教訓,即迅速集兵,整裝待發。乾隆三十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明瑞統三萬大軍,兵分二路,深入緬境,在錫箔,遭遇緬軍。這個時候,已經幾天大雨不斷,道路泥濘,士兵饑寒交迫,遭到緬軍伏擊的清軍傷亡慘重。加之,清軍麵臨前所未有的難題:結構特殊的柵欄、設伏大象為戰陣,等等。清軍很難突破,又難取勝,戰事膠著。交戰中,明瑞右眼被槍傷,險些喪命。明瑞撤出錫箔,朝緬甸首都阿瓦進發。

可是,清軍長途跋涉,連日作戰,不僅人困馬乏,而且彈盡糧絕,糧草供給不上,已成強弩之末。乾隆帝聞報,焦急中調集兵馬,馳往救援。可是,明瑞卻早已陷入緬軍的跟蹤、圍追、堵截、伏擊之中。乾隆三十三年二月初十日,在猛臘遭遇四五萬緬軍圍擊,明瑞率軍奮力激戰,力不能支,便撤到小猛育。至此,明瑞已是窮途末路,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明瑞翻身下馬,向著京師方向叩首,再散辮割發,然後投繯於樹,自盡身亡。跟隨明瑞的家人搜尋樹葉,裹屍而去。

這樣,明瑞將軍由於孤軍深入,不敵緬軍而命喪異域,走上不歸之路,成為因緬事喪命的第三鬼。

第四位走上不歸路的主帥是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恒。

傅恒深得帝寵,乾隆帝抱以希望。乾隆帝一麵為之準備了精兵良將,又為之籌備了近1500萬的軍餉,在財力、物力、軍力、馬匹等方方麵麵準備完畢,便升太和殿,於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十八日,舉行了隆重的授印出征儀式。

傅恒來到中緬前線,雄心勃勃,準備一舉攻進阿瓦,建立殊勳。可是,在接下來的軍事進攻中,傅恒遭遇了兩大難題:

其一、兵士不適應緬甸的惡劣環境,兵損將隕,士氣低落。本來,傅恒決定於三十四年七月二十日發兵,統大軍直抵阿瓦。可是,緬甸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陰雨連天,道路泥濘,士兵行走艱難。由於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士兵丟盔棄甲,輜重損失。更關鍵的是患病,氣候不適應導致將士紛紛病倒,死亡過半。《清高宗實錄》這樣記載:

“因本年瘴癘過甚,交冬未減,原派各營兵三萬名、滿兵一千名,現計僅存一萬三千餘名,加以領隊大臣亦多患病,未能分路擊取,賊匪得以全力自固。”

其二、清軍無法攻下緬軍的營柵,攻柵難題未解。這個問題在明瑞時就曾遇到,至傅恒時仍未解決。當大軍被圍困於老官屯時,傅恒使用了炮轟,不克;再使用火攻,仍不克,這是清軍一直未解決的軍事難題。結果,攻柵不克,緬援軍趕到,內外夾攻,大受其挫。

憂疾如焚的傅恒也病倒了,他身染瘴癘,腹瀉不止,身形羸弱。在這種情況下,軍務交由阿桂綜理,征緬大軍奉命逐步撤離。至三十五年七月十三日,傅恒病逝,年約50歲。

傅恒雄心未已,卻以病遺憾離世,成為征緬戰事中去世的第四位統帥。

至此,征緬四帥,或罹罪自盡,或奉旨自裁,或交病身亡,變成四鬼,走上不歸之路。

“沙文”頓悟

對於緬甸,乾隆皇帝產生的沙文主義思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他的心路曆程到底是怎麽樣的呢?

幻想的產生。乾隆帝最早對緬甸領土產生想法的時間是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乾隆帝和楊應琚交流時,這樣說道:“其(緬甸)在明季,商隸入版圖。”乾隆帝自然想到,連明代都納入版圖的地方,我大清為何要放棄呢?

可是,緬甸畢竟是一個具有獨立政權和主權的國家,乾隆帝究竟要實現怎樣的目的呢?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初九日的一份諭旨《清高宗實錄》這樣記載:

“自當犁其巢穴,翦彼鯨鯢,以彰天朝威遠服叛之典。而既經剿滅,其土地人民,皆我幅隕赤子,亦不可不為撫靖,俾共享太平之福。”

乾隆帝明確了他的進軍目標:征服緬甸全境,攻進首都阿瓦,將緬王在內的所有軍政要員盡行殺戮,消滅緬甸國,將緬甸全境納入大清版圖。為此,乾隆帝開始了他的夢幻之旅。

究竟是誰給了乾隆帝這樣的勇氣呢?兩個因素:

一是盛世的到來。經過康雍時代的積累,清王朝國土麵積最大,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最多,至乾隆二十九年,清朝人口已達到“二萬五百五十九萬一千一十七口”;國家最富裕,乾隆年間,國家一年的全部收入約5000萬兩白銀、1300萬石糧食…國家進入了全盛時代。

二是朝臣的蠱惑。先是雲貴總督劉藻,捏造戰功;接著是大學士楊應琚三次挑動,一再鼓動乾隆帝下旨出兵緬甸,鼓吹以天朝威力,緬甸唾手可得。加之,楊應琚為了建立不世之功,過高估計了清朝的能力,低估了緬甸的實力。

這樣,乾隆帝開始膨脹了,他躍躍欲試,定要實現這個夢想。他狂妄地做出這樣的決定:

1、不許緬王投降,定要踏平緬甸。當楊應琚感覺征服緬甸已經不可能之時,便想方設法要緬甸受降,給大清一個麵子。乾隆帝得報後,大加申斥,絕不允許。當緬甸國王遣人拿著“乞降文書”前來議和的時候,乾隆帝堅決拒絕。

2、不聽朝臣勸阻,信誓旦旦。當明瑞自盡之後,清軍戰敗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這個時候,朝野上下,彌漫著一股反戰情緒,要求乾隆帝從緬甸撤軍。尤其是參讚大臣、陝甘總督舒赫德、雲貴總督額寧聯合上奏乾隆帝,要求停兵息戰,允許緬甸投降。兩位大臣列舉了大量數字,提出清兵不適宜緬甸環境,患病傷亡人數巨大,不適宜再進軍;三萬滿漢官兵,進入緬甸作戰,需要馬匹近6萬匹,實難做到;三萬將士加上6萬馬匹的糧餉,數額巨大,很難籌集,等等,建議從緬甸撤軍。乾隆帝大加申斥,並大罵兩位大臣“甚署乖張,可鄙可笑。”

可是,乾隆帝遭遇了巨大困難,他的夢想變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清軍屢吃敗仗,對緬軍的獨特戰陣毫無辦法,損兵折將,節節敗退。統帥屢次更迭,紛紛獲罪遭遣,劉藻、明瑞自盡,楊應琚賜令自盡,傅恒以羸弱之軀,行將就木,最終遺憾離世。清政府的巨大投入,更是讓王朝喘不過氣來。戰事以來,前後投入兵力達到10萬之眾;而靡費的軍餉達到了1500萬兩之巨。這樣的戰爭,還能取得勝利嗎?乾隆帝的目標能夠實現嗎?

很明顯,乾隆帝的征緬、滅緬之策失敗了。乾隆帝會甘心於失敗嗎?他居然想出了一個很猥瑣的辦法。乾隆三十五年五月,他給雲貴總督彰寶下旨:“乘其不備,襲擊而進,掩殺賊眾,以申我威稜,雖於事無甚大益,亦庶幾稍紓憤懣。”說白了,就是偷偷襲擊。乾隆帝認為,既然滅不了緬甸,那就襲擊你,所謂“**其地,剿戮其人”,讓緬甸人民不得安寧。

這不是乾隆帝的風格,這也不是一個天朝大國應該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帝的內心實際上很痛苦,也很糾結。他渴望著緬王提出解決辦法,“投降納貢”。可是,緬甸方麵並不買賬,也不給乾隆帝台階下,雙方陷入僵局。

乾隆帝畢竟是一代英主。麵對這樣焦灼的局勢,乾隆帝醒悟了,他要放下架子,爭取主動。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十七日,他發出諭旨說:“朕意又不欲用兵”,釋放緬甸停戰的信號。可是,朝中卻出現了兩個聲音。雲貴總督富綱再次上書,說緬甸內亂,群龍無主,慫恿乾隆帝出兵,一舉滅掉緬甸。乾隆帝此時頭腦非常冷靜和清醒,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乾隆帝下諭駁斥富綱。《清高宗實錄》記載:

“彼時因緬地瘴癘,我兵疾疫頻仍,不能久駐,又值該酋等畏罪哀懇,朕體上天好生之德,許其罷兵,已曆有年所。今該酋等並不敢侵擾邊關,若遽因其爭立內訌,興問罪之師,不特師出無名…”

乾隆帝的醒悟,是個關鍵。對於緬甸來說,當然樂於清朝停兵,建立朝貢關係。另外,緬甸也希望清朝與之開放邊界貿易,使兩國人民共享太平之樂。乾隆帝當然順水推舟,答應了緬王的請求。

乾隆五十五年,緬王派出使者,在雲貴總督的護送下,進京朝貢。乾隆帝非常高興,於六月十三日,下旨敕封,表達一個大國英主的至高風範。《清高宗實錄》這樣記載:

“今封爾阿瓦緬甸國王,賜之敕印,王其勉修政事,慎簡官僚,敦輯睦於鄰封,垂敉寧於邊境,永受無疆之慶,流及子孫,益堅不貳之誠,保其宗社。欽哉,毋替朕命!”

安南三部曲

對於安南,這個與清朝毗鄰的南部小國,乾隆帝的態度幾經變化,前後並不一樣,可謂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悍然出兵”。

畢竟是一個國家,乾隆帝何故要出兵安南呢?原來,安南發生了內亂。乾隆五十三年,安南大亂,權臣阮惠發動政變,黎姓國王避亂潛逃。廣西巡撫孫永清、兩廣總督孫士毅紛紛上折,請示乾隆帝。乾隆帝聞奏,立即下達指示,《清高宗實錄》這樣記載:

“安南臣服本朝,最為恭順,茲被強臣篡奪,款關籲投,若其置之不理,殊非字小存亡之道,自當厚集兵力,聲罪致討矣!”

乾隆帝殊不講理,嚴重幹涉一個主權國家的內政,他認為,應該趁安南內亂之際,出大兵占領,兩廣總督孫士毅也是積極活動,居然毛遂自薦,自請帶兵前往安南。他想借此有一番大作為,加官進爵,榮光耀祖。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孫士毅統兵一萬,囂張地向安南首都黎城進發。同時,廣西兵、廣東兵連同“義勇軍”強力匯合,規模空前,加之孫士毅的先遣軍,號稱“十萬大軍”,浩浩****,向黎城殺去。

孫士毅大軍可謂勢如破竹,連破壽昌江、市球江、富良江天塹,阮惠軍大敗,退出黎城。孫士毅大軍很快兵臨城下。至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軍占領黎城,並扶持黎維祁複位。乾隆帝大喜,對孫士毅加官進爵,晉封其為一等謀勇公,賞戴紅寶石帽頂。

第一部曲完成,清軍大勝,乾隆帝和孫士毅均如願以償。

第二部曲是“損兵折將”。

孫士毅獲得大捷之後,得到乾隆帝晉封爵位並嘉獎,便飄飄然,立即上書,要求領兵前往廣南,繼續追捕脫逃的阮惠。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乾隆帝居然給他潑了一瓢冷水,反對他繼續出兵。不僅如此,乾隆帝竟然一反常態,要求孫士毅見好就收,撤兵回國。《清高宗實錄》這樣寫道:

“安南地方,向多瘴癘,倘內地官兵不服水土,致生疾病,尤為不值。若此時必欲窮追深入,而賊巢險遠,萬一稍有阻滯,一時不能迅速擒渠,轉致欲罷不能。辦理大事之人,必須通盤籌畫,計出萬全,不可知進而不知退。孫士毅當遵前旨,撤兵回粵。”

從這道諭旨中,看出了乾隆帝的政治智慧,大兵深入,環境不適,極有可能出現問題。尤其是阮惠,狡詐多端,為何不戰而退?是不是保存實力,伺機再戰呢?乾隆帝擔憂之餘,命令孫士毅迅速回兵,免遭損失。

果然,乾隆帝的預見不幸被應驗。乾隆五十三年年底,阮惠率大軍卷土重來,攻城略地,將孫士毅兵重重包圍在黎城之內。孫士毅此時後悔晚矣,他聽不進乾隆帝的忠告,屯兵黎城,遲遲不回兵。當阮惠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才如夢方醒,率兵倉促應戰。孫士毅全線潰敗,帶領士兵殺出重圍,狼狽逃竄。清軍中大部分將領或被殺死,或下落不明,征安南大軍大部分戰歿。阮軍來勢凶猛,一路追殺,很快占領黎城。

乾隆帝聞報,大怒。他先是下諭要再次發大兵,征討阮惠,接著,乾隆帝冷靜下來,做了兩件事兒,先懲戒孫士毅,將其撤去爵位,大加申斥;接著,乾隆帝著重說明不出兵的理由,決定暫不出兵安南。

至此,第二部曲完成,清軍大敗,孫士毅弄巧成拙。

第三部曲是乾隆帝體麵地“走下台階”。

安南之戰,清兵損兵折將,顏麵大失。乾隆帝以天朝大國自居,這次真的丟了麵子。可是,安南的阮惠卻正在秣馬厲兵,等待迎接來犯之敵。乾隆帝要怎麽辦呢?戰吧,中緬之戰就是前車之鑒;不戰吧,會遭到安南小國的恥笑,授人以話柄。局麵僵在了這裏。

乾隆帝此次表現了出奇地冷靜。他的決定是不再出兵,就此熄滅戰火。大家倍感意外,這也不是乾隆帝的風格啊?他是害怕了嗎?看看乾隆帝自己是怎麽解釋的,《清高宗實錄》這樣記載:

“方今國家全盛,帑藏充盈,原不難統兵進剿。現在帶兵大員,諳練軍務、久曆戎行者,亦尚有人。帑項現存貯六千餘萬,即費至三千萬,亦斷不稍有靳惜。且朕辦理庶務,惟日孜孜,亦非老而畏事。惟念安南地方,水土惡劣,向多瘴癘,實不欲以天朝兵馬錢糧,徒糜費於炎荒無用之地,揆之事理,實不值複行大辦。”

在這裏,乾隆帝明確表示,天朝大國對付安南小國,在財力、人力、物力等方方麵麵都沒問題。可是,就怕八旗兵不適應安南的氣候,一旦染病,就會不攻自敗。所以,乾隆帝決定息兵安南。同時,乾隆帝接到了福康安的奏章,談及黎氏已經沒落,在安南沒有了市場;而阮惠在安南收買人心,多施仁政,越來越受歡迎。看來,應該棄舊迎新了。

關鍵是,阮惠也是個聰明人,他看透了乾隆帝的心思,便主動傳遞信號,表達求和的欲望:

1、情願投誠納貢。阮惠多次派人,前來乞降,並表示要與清朝建立朝貢關係。

2、派親侄子前來乞降。乾隆五十四年初,阮惠派出重量級的人物前來乞降,這就是他的親侄子阮光顯,並呈上乞降表文和貢物。

乾隆帝緊緊抓住這一契機,與之解凍關係。同時,乾隆帝令兩廣總督福康安和廣西巡撫孫永清告之阮惠,命阮惠於乾隆五十五年八月,皇帝八旬萬壽之時,前來祝壽,即可承認阮惠政權,並冊封其為安南國王。阮惠欣喜若狂,當即允諾。

乾隆帝趁熱打鐵,決定再提前一個時段,當即表示可提前冊封阮惠為國王,不必等到來年萬壽節。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乾隆帝頒旨給阮惠:敕諭安南阮光平(阮惠)知悉…朕順天而行…賞給王爵…錫之封號…封爾為安南國王…賜為爾國世寶。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十一日,乾隆帝在避暑山莊召見了安南國王阮惠,賜宴,暢談,賞珍玩,乾隆帝並作禦製詩一首,以誌其事:

羸藩入祝值時巡,初見渾如舊識親。

伊古未聞來象國,勝朝往事鄙金人。

九經柔遠祗重譯,嘉會於今勉體仁。

武偃文修順天道,大清祚永萬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