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秋獮

這個詞很有來頭。“木蘭”是滿語的譯音,本為“哨鹿”之意,亦即捕鹿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打獵。至於“秋獮”,則是秋天打獵的意思。古代,一年四季打獵名稱各異:春天打獵稱“搜”,夏天打獵稱“苗”,冬天打獵稱“狩”,秋天打獵則為“獮”了。所以,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蘭圍場巡視習武,行圍狩獵,稱之為“秋獮”。

辯論

乾隆六年,乾隆帝到承德去“秋獮”。為了得到支持,他決定先征求意見。

要說皇帝出巡,無需大臣同意。可是,乾隆帝認為這並非多此一舉。因為他的父皇雍正帝在位的13年間,並未舉行一次“秋獮”活動。清朝以孝治天下,事事都要有所遵循,此行木蘭圍獵,動靜大,勞師動眾,必要文武大臣通過才可。

果然,消息傳出,便有一個監察禦史叫叢洞的跳出來,極力反對。大家可能感覺奇怪,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怎麽敢於如此猖狂,反對乾隆帝木蘭秋獮呢?原來,禦史有這個特權,可以對朝政進行抨擊,不管是誰,隻要違反製度,即使皇帝,也會被禦史彈劾,而且,他們可以聞風彈劾,不需要“真憑實據”。叢洞此番上書,就是聽說乾隆帝要木蘭秋獮,他並沒有接到朝廷下達的通知。

乾隆帝先是一驚,接著他淡定下來,捋了捋思路,決定就此與小禦史辯論一番,也好使自己的行動合法化。

乾隆帝先從正麵講,為什麽要秋獮。他說,我這是學習聖祖康熙帝,當年,聖祖就是憑借木蘭秋獮,兵強馬壯,才打敗了三藩叛亂,才取得了一個個軍事上的勝利。總之一句話,就是“習武木蘭,勿忘家法。”

再從反麵講,雍正帝對沒有木蘭秋獮的懺悔。他先引用了雍正帝的一段話:“予之不往避暑山莊及木蘭行者,蓋因日不暇給,而性好逸惡殺生,是予之過!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很明顯,雍正帝對自己耽於木蘭秋獮的祖製,托詞為:工作忙,不殺生,性安逸。實際上,雍正帝此舉有其難言之隱,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局麵動**,他不太敢於離開京師,而遭到不幸。乾隆帝曝出這段話,等於是自曝家醜。看來,乾隆帝勢在必行。

接下來,乾隆帝闡述了他木蘭秋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木蘭秋獮是“因田獵以講武事”。乾隆帝引經據典,講述古代以獵代武的故事。接下來,重點講述清朝皇帝以獵代武的事跡。從古至今,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康熙帝,都是通過打獵習武,通過狩獵練兵。尤其是康熙帝,不是當年創建木蘭秋獮,那些八旗將士,恐怕早就“習於晏安,騎射生疏矣”。

其次,木蘭秋獮是懷柔蒙古的需要。蒙古對於清朝的意義,朝裏內外,無人不知。尤其是建國之初,征伐明朝,討伐朝鮮,都借助了蒙古軍隊的力量。滿蒙聯姻,更是從努爾哈赤就開始了,彰顯了蒙古在清朝的重要地位。此番木蘭秋獮,途徑蒙古地區,順便施恩於蒙古,“以寓懷遠之略”,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辯論到這裏,乾隆帝必勝無疑。當然,臣子的反對,是有限度的,誰敢於肆無忌憚地加以批評呢?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乾隆帝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又進行了自查自糾,以此來讓百官放心。主要從兩方麵進行了解釋:

一是木蘭並非“娛樂活動”。木蘭秋獮是真刀真槍的廝殺,是一個血腥的演武場,不是花架子和娛樂作秀。

二是木蘭秋獮不會耽擱政務。秋獮之前,乾隆帝承諾,會安排好一切,不僅有留京的辦事王大臣,還會疏通皇帝出巡在外的通道,臣子的奏章會順利送達;皇帝也會像在京一樣,很快批複。

至此,君臣之間的辯論,以乾隆皇帝全勝而結束。

意外的準備

秋獮活動是一次規模宏大的軍事行動,不僅場麵大而已,由於皇帝親自參加,準備工作需要細之又細。

首先是圍場的選址。圍場選址是康熙帝就已經完成的。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親臨塞外,一麵狩獵,一麵選擇圍場。經過甄選,一處地接蒙古,南鄰北京的廣袤之地,包括蒙古敖漢、喀喇沁、克什克騰、巴林、翁牛特等在內諸部,東西相距300裏,南北相距200裏,總麵積達到10000多平方公裏的範圍,稱之為“圍場”。這裏崇山峻嶺,植被茂密;物種豐富,飛禽走獸繁集,是一處圍獵的絕佳場所。

在圍場的中央,高而寬敞之處,要設立大黃幕,幕中建製帷帳,乾隆帝會提前進駐,扈從大臣、禦前侍衛、虎槍手等隨之進入,陪伴左右,保護他的絕對安全。這個時候,乾隆帝居高臨下,看視圍獵情景,以便於點評。這個臨時建築稱之為“看城”。

其次,官兵人數的準備。康熙年間,參加秋獮人員的官兵大約是四五千人。乾隆秋獮木蘭,檔案記載大約一萬多人,遠遠超過康熙時期。另外,還會有1350名蒙古兵,隨侍左右,稱之為隨圍。行圍中,所需軍事物資,包括槍炮、剪枝就無法統計了。

此外,由於狩獵時間大約是兩個月的時間,皇帝會把辦公機構隨身攜帶,這樣,軍機處的機構和人員,會跟隨皇帝,處理政務;內務府的機構和人員也會各隨皇帝,伺候和侍奉皇室人員的起居,其中包括禦膳房和禦藥房的工作人員。

馬、駝的準備。那個時候,不僅僅是馳騁疆場需要馬匹,就連行路交通也依賴於馬匹,所以,此番巡狩,馬匹需要量很大,據統計,約需要10000餘匹。為了托運各種所需物資,會需要駱駝隨行,大約需要七八百匹。

準備完這一切,乾隆帝還要做好另外一件事,一件我們意想不到的準備,那就是為女眷們準備好一切。

按說,秋獮活動並非娛樂活動,本是一場血腥的戰場廝殺。女眷們幹嘛要跟著去呢?考證史料,大體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受先人的影響。早在努爾哈赤時代,當八旗兵攻下沈陽,兵臨城下之後,努爾哈赤便讓他的女眷們來到戰場,看視他的勝利成果,這是一種勝利的分享。

其二是一種炫耀。戰事場景,戰火硝煙之下,後妃隨行,彰顯皇帝從容不迫的天威;尤其是女眷現身,更加顯示出皇家的富貴和與眾不同。當年,康熙帝征伐噶爾丹的時候,就曾經有妃嬪隨軍。

所以,乾隆帝秋獮木蘭的時候,往往攜帶一批妃嬪隨行。妃嬪隨行也就算了,還有一個人也會跟隨,這就是乾隆帝的親生母親——孝聖太後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生於康熙三十一年,13歲入宮,成為皇四子胤禛的側福晉,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弘曆即乾隆帝,雍正帝去世的時候,乾隆即位,她母以子貴,被尊奉為皇太後,這一年她44歲。此番乾隆帝秋獮木蘭,皇太後隨行,乾隆帝下旨要格外侍奉,做好特殊的準備工作。乾隆六年第一次巡幸木蘭,太後已經50歲了,年過半百的老婦人跟隨,自然要小心謹慎,以防發生意外。

正因為宮中大批女眷隨行,禦史叢洞認為有逸樂之嫌。乾隆帝並不買賬,他下旨為自己和女眷們辯解道:“若使逸樂是娛,則在禁中,縱所欲為,罔恤國事,何所不可!”

盡管如此,乾隆帝仍然是在辯解。

“政治”含義

木蘭秋獮最大的收獲是政治意義。而政治意義表現最明顯的是修建了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肇建於康熙四十二年,是康熙帝政治智慧的體現。對此,乾隆帝曾經有過精辟的論述:“皇祖建山莊於塞外,非為一己之豫遊,蓋貽萬世之締構也。”乾隆的這番話,絕非阿諛之詞,它是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

首先,鞏固了北部邊防。清朝入關,政治中心南移,對北部,尤其是長城以北蒙古諸部的統治有鞭長莫及之感。為此,康熙帝借助木蘭秋獮,兵臨蒙古腹地,一麵撫綏蒙古王公,一麵強化大清軍力對塞外的震懾力度,實乃有意為之。對此,蒙古王公心知肚明。可是,秋獮結束,清兵撤離,功虧一簣。為此,康熙帝肇建避暑山莊,視之為陪都,每到夏季親臨此地,政治作用一目了然。

其次,具有現實意義,蒙古王公非常歡迎清朝修建避暑山莊。當時,按照要求,蒙古王公要赴京覲見大清皇帝,卻又很怕染病,主要是天花疾病。塞外的蒙古人習慣了涼爽氣候,關內炎熱氣候易使他們感染天花。所以,他們不願到北京來朝覲皇帝。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帝修建了避暑山莊。

從康熙四十二年到五十二年,康熙帝用十年的時間,修建避暑山莊三十六景:

煙波致爽、芝徑雲堤、無暑清涼、延薰山館、水芳岩秀、萬壑鬆風、鬆鶴清樾、雲山勝地、四麵雲山、北枕雙峰、西嶺晨霞、錘峰落照、南山積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風泉清聽、濠濮閑想、天宇鹹暢、暖流喧波、泉源石壁、青嵐嶼、鶯囀喬木、香遠益清、金蓮映日、遠近泉聲、雲帆月舫、芳渚臨流、雲容水態、澄泉繞石、澄波疊翠、石磯觀魚、鏡水雲岑、雙湖夾鏡、長虹飲練、甫田叢越、水流雲在。

乾隆帝秋獮之後,也仿學爺爺,於乾隆十九年再增添三十六景。不過,一改四字名為三字景:

麗正門、勤政殿、鬆鶴齋、如意湖、青雀舫、綺望樓、馴鹿坡、水心榭、頤誌堂、暢遠台、靜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觀蓮所、清輝亭、般若相、滄浪嶼、一片雲、蘋香沁、萬樹園、試馬埭、嘉樹軒、樂成閣、宿雲簷、澄觀齋、翠雲岩、罨畫窗、淩太虛、千尺雪、寧靜齋、玉琴軒、臨芳墅、知魚礬、湧翠岩、素尚齋、永恬居。

這樣,具有七十二景的避暑山莊建成。在這裏,乾隆帝一麵避暑,一麵秋獮,一麵處理重大政務,避暑山莊遂成為乾隆帝政治活動的重要基地。不僅如此,乾隆帝還在這裏開展了頻繁的外交活動,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在乾隆五十八年,接見了馬噶爾尼訪華使團。

馬噶爾尼代表英國政府,前來為乾隆帝“祝壽”,實則有著政治目的。八月初四,馬噶爾尼、斯丹頓等一行人到達熱河。八月初六,在萬樹園歡迎宴會上,行英式禮覲見;八月十三日,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裏張燈結彩,隆重的萬壽慶典活動在這裏舉行,文武百官、國外使節紛紛行三跪九叩禮,恭祝乾隆皇帝萬壽無疆。

其樂無窮

木蘭秋獮,給乾隆帝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他受用匪淺。

他發號施令。秋獮是嚴肅的軍事行動,雖然假設動物為敵人,但是,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有軍令為號,令行禁止。一切準備就緒,隻等乾隆帝發令開始。隻見乾隆帝騎上高頭駿馬,發箭為令。他樂於這麽做,很享受。

他登高“觀戰”。乾隆帝號令一下,便迅速回到早已經建好的“看城”。這裏視線極好,一覽無餘,是他檢閱官兵武功的最佳場所。他看到了狼奔豕突的獵物,看到了奮勇衝殺的官兵。一時之間,戰馬馳突,喊殺衝天,煙霧彌漫。他非常享受這種戰爭場麵,這是尚武滿洲的天性。

他親臨戰陣。俗話說“擒賊先擒王,狩獵先射虎”。老虎為山中之王,射殺老虎,自然是盡顯威武,乾隆帝何嚐不想。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乾隆帝木蘭秋獮。一次狩獵活動結束,君臣聚會,奏樂,慶祝。忽然,他看到兩個蒙古王公耳語,道:“在說什麽?”王道:“有老虎侵入馬營。”乾隆帝一聽,馬上下令停止慶祝活動,前往獵虎。大家還沒明白過來,乾隆帝早就翻身上馬,疾馳而去。那些侍衛人員很被動地跟在後麵疾追;虎槍人也緊跟其後。最終,老虎被獵,虎崽被擒。當然,這並非乾隆帝親自所獵。最能體現乾隆帝圍獵功夫的,就是《威狐獲鹿圖》。圖中,乾隆帝張弓射箭,離弦之箭呼嘯而去,射中一鹿。在他的身後,還有一個騎馬女子為他遞箭,有人研究後指出,這個女子就是來自新疆的香妃。

他重賞將士。狩獵結束,賞罰分明。對有功人員重賞:包衣護軍參領,各賞銀三十兩;護軍校、驍騎校、包衣參領、閑散章京、步軍協尉、步軍校、綠營守備等,各賞銀十五兩;護軍、領催、披甲人等,各賞三個月錢糧;侍衛、章京中五箭者,賞銀十兩;中四箭者,賞銀七兩,中三箭者,賞銀五兩…

他與蒙古王公一起狂歡,做這四件事:詐馬、什榜、布庫、教駣。意大利畫家郎世寧所作《塞宴四事圖》生動地描述了狂歡的場景。

“詐馬”,就是賽馬。即由蒙古王公擇良馬,束馬鬃尾,撤去鞍轡,以蒙古兒童騎乘。號令發出,則爭先恐後、萬馬奔騰,場麵壯觀,取頭三十六騎為勝。

“什榜”,就是蒙古音樂。宴會期間,由濃鬱蒙古風情的音樂伴宴。各種蒙古傳統樂器奏響,蒙古王公引吭高歌,場麵熱烈。

“布庫”,就是相撲、摔跤。清代,蒙古和滿洲青年都喜愛布庫,表演時,兩兩相搏,倒地的人要退出,勝利者則飲酒一杯,也有飲羊肉羹一杯的,飲時,他們會放出聲音,左顧右盼,以示炫耀。

“教駣”,就是馴馬。查《康熙字典》,駣(táo),三四歲的馬。教駣是選取蒙古上層子弟中馬技高超者,持套馬工具衝入烈馬群,將馬套住並飛身騎上,直至將馬馴服。

乾隆帝太喜歡木蘭秋獮,也太喜愛避暑山莊了。終其一朝,從乾隆六年首次秋獮開始,隻有七年、九年、十一年、十三年、十五年、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七年沒有舉行木蘭秋獮,直到乾隆六十年,他已經85歲了,還在這年的五月初六日,抵達避暑山莊。

乾隆帝退休後,仍然鍾情這裏,幾乎年年都如期抵達山莊,或避暑,或觀看秋獮:嘉慶元年五月十八日,86歲的乾隆帝駐蹕避暑山莊;嘉慶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乾隆帝再赴山莊,並下諭旨,以本年雨水過多,停止本年木蘭秋獮;嘉慶三年五月十一日,自京師啟程奔赴避暑山莊,這一年的八月十三日,已經88歲高齡的乾隆帝,在避暑山莊慶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