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

乾隆帝在世的時候,朝中隻有一個“巨人”,那就是和珅,他是乾隆朝永遠的常青樹。可是,乾隆帝一旦去世,和珅瞬間失去了靠山和依賴,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皇帝”將會麵臨怎樣的命運呢?

“討巧”的斂財術

和珅有錢,有很多的錢,這些錢是怎麽來的?學界、坊間都知道是貪汙來的,和珅是“貪汙之王”。可是,也有人說,和珅有高超的斂財術,他有自己的技巧。實際上,經過查閱史料,追蹤和珅的財產來源,發現和珅的斂財之術真的很“討巧”,概述如下。

一是隻要實惠,不管職位高低。

貪官曆來如此,利用職務之便,收取、索要賄賂,搞權錢交易,大發橫財。對於和珅來說,處高官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門生弟子、優親厚友,來往之人門庭若市。求之提升職位的,辦事的,平事的,會接踵而至。當然,更有各級官員奔走於和珅的門下,希冀以之為奧援,至少成為聯絡乾隆帝的媒介。

但這是通常的做法。封建時代,任何一個高官,都會如此,都會通過這種辦法,獲取利益的最大化。和珅有乾隆帝的特別寵愛,不會僅限於這一點兒,他對銀子有更高的要求,因而,不管職位高低,隻要能夠獲取利益就行。

1、任職內務府。內務府是直接服務於皇帝的內廷職能部門,皇帝的吃喝拉睡無不經過這個部門。在這個部門任職的大臣,往往是親信,也是肥差。乾隆四十一年,27歲的和珅管理內務府三旗事務,討好皇帝,又很實惠。

2、任職戶部。戶部就是那個時代的財政部,直接管錢的部門,和珅自然垂涎。乾隆四十二年六月,身兼多職的和珅得到了戶部右侍郎的職務,3年後,他如願以償地做到了戶部尚書的職務。此後,他的職爵步步高升,都做到了大學士,戶部尚書的職位一直沒有放給別人。

3、任職崇文門監督。崇文門稅務監督,並非煊赫職務,本應是一個內務府包衣人任職的低賤崗位。一般人很難想象,堂堂皇帝的寵臣和珅會任職這個部門。和珅為了斂財,加強對這個部門的控製,他是財源滾滾,得到了很多銀兩,各級官員卻是苦不堪言。《郎潛紀聞》中這樣描述道:

“凡外吏入都,官職愈尊,則需索愈重。大臣展覲,亦從無與較者。吳江陸中丞以山東布政使陛見,關吏所索過奢。公實不能與,乃置衣被於外,攜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稅為?’既入,從故人借衾褥,事竣還之而去。”

二是自降身價,做買賣,“與小民爭利。”

封建社會,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吏,拿著高薪的俸祿,享受著高人一等的貴族生活,從來看不上那些做買賣的生意人。和珅不同,他不僅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廷命官,高高在上;另一方麵,他還放下身段,做買賣賺錢。而且,和珅頭腦靈活,所做生意都非常接地氣,都是很賺錢的買賣。

1、兼並土地,賺取地租和食用物品。資料統計,和珅家有土地80萬畝,都是良田美地,租出去可賺取大量田租,是一筆不菲的穩定的收入。這些土地,有皇帝賞賜的,也有他向人典買的,更有通過關係,向人索取的。到手的土地,和珅一麵租出去,收取高額的地租;一麵收取佃農繳納的糧食、雞鴨魚肉、幹鮮果品和菜蔬,以保證和珅及其家人的食用。

2、置買房產,獲取高額的房租。和珅的房產很多,種類有:住宅、鋪麵、作坊、廠房、民房等等。據統計,這些房產遍布京畿。北京城就布滿五城,什刹海、大柵欄、北長街等等都有,總有1001.5間。此外,在熱河,避暑山莊附近有房產481間;在直隸新城縣,有房28間;在直隸通州,有房出租房6所,若幹間;在直隸涿州,有出租房279間,等等。這些房產,都被出租出去,收取房租,成為和珅穩定的收入來源。

3、放高利貸,取銀收息。和珅有錢,但他不是把錢放在錢庫裏麵,而是開當鋪、開銀號、開錢店等,把錢借給需要的人,從中獲利。和珅放貸,對象非常廣泛,不僅有官吏,包括大學士等,也有他的至親家人。比如和珅的舅父明保,就曾經向和珅借錢15000兩,月息1分,真正的高利貸。比如和珅的外祖父伍彌泰曾向和珅借高利貸2000兩,以地契作抵押;和珅的嶽祖父英廉也向他借過高利貸,都是拿地契作抵押的。

4、做小生意,與小民爭利。一般來講,大戶人家看不上小生意,即使再賺錢,也不會參與進去,何況是高級官僚,絕對不會做小生意賺取錢財。和珅不同,隻要賺錢,不管生意多小,都會參與進去。比如開糧店、弓箭店、馬鞍店、印局、賬局、藥鋪、瓷器店、酒店、杠房、櫃箱鋪、古玩鋪、大車店,等等,這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店鋪他都開,年終的時候,和珅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和珅的斂財術與曆史上其他高官迥然不同,他一麵在管錢、賺錢的部門任職,一麵從事工商業,大賺、小賺各種錢財,最終匯入和珅的銀庫,遂成大數。

世界級富翁?

和珅究竟有多少錢?曆史上有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明他富可敵國,也因此,和珅的家產引人注目。有趣的是,2001年,和珅居然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和珅這個曆史人物就越發引人注目了。

和珅有錢,這些錢成為和珅的罪狀,先看看《清仁宗實錄》的記載:

“且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內並有埋藏銀兩百餘萬,大罪十八;附近通州、薊州地方,均有當鋪、錢店,查計資本,又不下十餘萬,以首輔大臣下與小民爭利,其大罪十九…”

從嘉慶帝公布的官方判決書來看,和珅資產不過爾爾,有地窖藏金2.6萬兩,私庫藏金6000兩,地窖藏金1000000兩,僅此而已。可是,僅此數目,何以成為世界級富翁?曆年以來,朝野上下,坊間傳聞,對和珅的錢財數目眾說紛紜:

1、《庸盦筆記》的說法。這個筆記的作者是薛福成,他記錄了和珅的家產、田產、珍寶共值銀約8億兩。這個數據,以薛福成在近代史的地位,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而被廣泛認可和引用。

2、《殛珅誌略》的記錄。乃清佚名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該筆記中,記錄了和珅家產共值銀5400餘萬兩白銀。

3、《清稗類鈔》的說法。民國間徐柯編著。按照本書的記載,和珅家產達到“八百兆有奇”。“兆”,萬億為兆,按此,和珅的家產簡直無以複加。

4、《清史稿》《清史列傳》的記錄。這兩部資料,是被學者一直使用的可信史料。兩書中記載,和珅於夾牆內藏金2.6萬兩,私庫藏金6000餘兩,地窖埋銀300萬兩,合計銀兩為303.2萬兩。當然,不包括那些奇珍異寶的折銀。

所以,和珅到底有多少錢,他的身家到底是多少?上述記錄的數據相差懸殊,哪個是正確的呢?

先說造成這種混亂的原因:

一是參與查抄和珅家產的人員眾多,數目和計數方式混亂不堪。為了盡快結案,嘉慶帝派出很多人到各地去查抄家產,有宗室王公,有內務府大臣,有文職官員,也有武職官員。他們的計數方式也各不相同,導致數據各異,值銀不等。

二是一些珍寶、陳設很難估銀。一顆珍珠值多少銀子,一座房產值多少銀子,一件貂皮大衣值多少銀子,一件瓷器值銀多少,等等。和珅家產豐富,珍寶種類豐富,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如何能夠估值準確呢?

三是炒作的結果。曆來,以和珅權傾朝野,被抄家籍沒,備受矚目。於是,官方互相炒作,民間互相炒作,官方與坊間互相炒作,導致以訛傳訛,真假難辨。導致人們妄加揣測,估計和珅作為貪汙之王,會有常人難以想象的資材。

這樣,人們對於相沿已久的和珅財產數據產生了懷疑,對流傳下來的《查抄和珅家產清單》產生質疑。近現代曆史學家、教育家鄧之誠先生在《中華二千年史》中寫道:“世傳《查抄和珅家產清單》出於當時報房小鈔,實不足據。”既如此,對於和珅家產的數據傳聞就徹底失去了依據。

那麽,和珅家產到底值多少呢?還有沒有一個根本的底數呢?我們還是看看嘉慶帝怎麽說。嘉慶四年三月,和珅伏法後兩月有餘,嘉慶帝發布諭旨,其中透露出和珅的家財,《清仁宗實錄》中記載:“而身任京員者,儻營私骫法,任意貪婪,如和珅、福康安,何曾一日外任,而封殖自肥,家資累至數十百萬,勝似外任百倍,可見居官苦樂,不在京外之分,而在貪廉之別也。”

從嘉慶帝的諭旨中看出,和珅的家財也就幾百萬之巨。當然,嘉慶帝是否有意縮小數據,以便人們產生聯想。但不管怎麽樣,和珅以臣子身份,家資超過億兩白銀,甚至數億兩白銀,成為所謂世界級富翁,在清朝體製下都是極難做到的事情。

謝紅塵

和珅以偶遇乾隆,迅速走紅發家,權傾朝野,富甲天下。可是,一旦他所依賴的靠山出了問題,和珅的局麵便急轉直下。和珅與乾隆帝之間默契了20年,他沒想到有一天,會發生逆轉,主要是乾隆帝身上發生了兩件讓和珅慌張的事情。

一件事是乾隆帝宣布退休。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已經在位一個周甲,他已經85歲了,正當和珅如魚得水之時,乾隆帝宣布:“若紀元周甲,當傳位嗣子。”乾隆帝說自己無法與康熙帝在位61年相比,在位60年後,就退位,讓位給接班人。這年九月初三日,宣布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定明年為嘉慶元年。嘉慶元年正月,舉行歸政大典,嘉慶帝繼位,乾隆帝為太上皇帝。

另一件事是乾隆帝突然去世。嘉慶四年,太上皇已經89歲了,盡管他善於保養,但由於國事紛繁,身體還是出現了一些狀況。昨天的事今天就忘了,早上的事,下午就不記得了,衰老跡象明顯。嘉慶四年正月初一日,太上皇還在處理政務,初二日偶感風寒,便不時眩暈,到初三日辰刻,太上皇駕崩。臨終之際,太上皇拉著嘉慶帝的手,凝望著東南方,嘉慶帝明白,這是告訴他沒有把白蓮教起義鎮壓下去,對他寄予厚望。至此,這位傳奇君主創造了我國封建帝王的兩個之最:最長壽,達到89歲;掌權最久,達到64年之久。

和珅的慌張,恰使嘉慶帝暗自慶幸,因為他實在容不下這個“二皇帝”。就在他繼位之後,身為堂堂帝王,卻要受和珅的氣!比如,嘉慶帝決定嘉慶三年春季舉行閱兵式,和珅卻鼓動乾隆帝予以取消,使得嘉慶帝非常尷尬。這樣,嘉慶帝對和珅便非常忌憚。怎麽辦呢?嘉慶帝的老師給他出主意,要韜光養晦,千萬不要得罪和珅,否則會招致災禍。於是,睿智的嘉慶帝不但對太上皇百依百順,對和珅也是“恭謹有加”,這樣皆大歡喜。《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這樣記載:

“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喜,笑則亦笑。”

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太上皇去世,嘉慶帝為了穩住和珅,仍然迷惑他。在宣布治喪委員會大臣名單時,和珅仍然位列百官之首,並對其溫諭,寄予厚望。和珅被麻痹了,開始的惶恐一掃而光,感覺濤聲依舊。

可是,僅僅過去了5天,到正月初八日,嘉慶帝突然下旨,令將和珅革職拿問,並令親王永璿、永瑆,大學士劉墉、董誥,兵部尚書慶桂等,一麵查抄和珅家產,一麵對其進行審訊。

突遭大變的和珅,在獄中遭到了審問。今天的人們看到他的供詞,知道和珅命將不保。《和珅供詞》中這樣記錄:

“現在查抄你家產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製;並有多寶閣,後隔段樣式,皆仿照寧壽宮安設,如此僭妄不法,是何居心!”

可是,和珅仍然心存僥幸,他以自己的輝煌人生,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遭遇不幸,尤其不相信會被新皇帝處死。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十一日,和珅的心裏徹底涼涼了。這天,嘉慶帝怒下一道諭旨,宛如一道晴天霹靂,不僅震驚了朝野,也震驚了中外,這就是“和珅二十大罪”。

這二十大罪,涉及到泄露皇室機密、無父無君、擅入神武門、娶出宮女子為妻、耽誤軍務、藐視太上皇、篡改太上皇諭旨、專擅戶部、隱匿邊務不報、罔顧撫綏外藩聖意、私結黨羽、專擅軍機處、僭越建造府邸、僭越造墓、僭越藏珠、僭越戴寶石、逾製藏銀、家資巨大、與小民爭利、家奴違製等等。這些大罪,情節極其嚴重,可謂條條死罪。和珅觀此,才如夢方醒。按照王公大臣、三法司的擬定,和珅應按照大逆律淩遲處死。這個時候,和珅的兒媳婦,嘉慶帝的小妹妹和孝公主入宮,向皇兄求情,和珅才免於淩遲之苦。

和珅卻是個“奇人”,他明知自己命將不保,卻表現的從容不迫,臨終之際,居然欣然命筆,留下令人唏噓感慨的詩句。

正月十五日,和珅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這樣寫道: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正月十八日,和珅接到了嘉慶帝賜給他的五尺白綾,監房的門外有監刑官,也有奉命前來觀看和珅自裁的黨羽福長安,此外,就是冷冷的鐵窗了。和珅已是無路可走了,此時他百感交集,突然來了靈感,便拿過筆硯,寫下了一首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

和珅也是太從容了,一句“謝紅塵”,道出了自己的歸宿,這年他50歲。和珅以天命之年,追隨他的老主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