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皇太極後宮輩分亂

清太宗皇太極的後宮之中,共有15位後妃。其中,有一半為蒙古族,可見,當時對蒙古的重視,也反映出滿蒙通過聯姻,達到政治軍事聯合的最終目的。

這七位蒙古族後妃中,有三位是姑侄關係,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姑侄三人嫁一夫。乍聽起來,輩分挺亂的,但是,實際上真實存在這種關係。

皇太極的中宮皇後,孝端文皇後,名哲哲,姓博爾濟吉特氏。生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她的父親是蒙古科爾沁部大領主莽古思。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哲哲剛滿十六歲便遠嫁皇太極為妻,舉行隆重的迎親儀式和結婚儀式。天聰元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封哲哲為“大福晉”,主持皇太極家裏的一切事物。皇太極坐殿,哲哲有時與他左右而坐。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視,獲得大福晉的尊貴地位,主要是她出身於蒙古大領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聯姻製度的核心。當然,清初婚姻製度非常重視門第高低。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建國大清,大福晉哲哲被封為中宮皇後,又稱國君福晉,居清寧宮。孝端文皇後生育了3位公主,51歲病逝於北京紫禁城,遺體火化,骨灰和皇太極合葬沈陽昭陵地宮。

宸妃,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後的親侄女,莊妃的姐姐。她清麗秀美、性情溫柔。26歲時,在其兄吳克善的護送下,遠嫁皇太極。宸妃比胞妹莊妃入宮晚了9年,被封“關雎宮宸妃”,僅次於中宮皇後地位。她為皇太極生有一子,但這位皇子未及兩年就患天花早夭了。宸妃鬱鬱寡歡,年僅33歲時便憂鬱而死。

孝莊文皇後,又稱莊妃,本名布木布泰,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後的親侄女,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1625年,由其兄長吳克善陪伴送到沈陽,嫁給比自己大20的皇太極,時年僅13歲。1636年,被封永福宮莊妃。兩年後,莊妃生下皇九子福臨。此外,莊妃還生育了三位公主,順治帝稱之為“長公主”。莊妃曆經清初5個朝代: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和康熙,是一位很有影響的政治家。

莊妃一家三人嫁給了皇太極,而且是姑侄關係。今天看來,實在有些輩分混亂。但是,在那個年代,滿洲的婚姻狀態比較原始,這種近乎**的婚姻關係時常存在著。這姑侄三人小心翼翼,又極盡心力地侍奉著共同的丈夫皇太極,彼此互相理解,又互相照顧,沒有發生任何矛盾,堪稱後宮眾多妃嬪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