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努爾哈赤吃生肉

努爾哈赤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據考證是野豬皮的意思。這就很奇怪了,堂堂大清國開國皇帝,為什麽把自己的名字和野豬聯係在一起呢?據《鹹賓錄》記載,“女真之俗,好養豕,食肉衣皮。”就是說,把自家養的豬肉吃掉,豬皮則做皮衣穿。看來,這是處在部落生活時代女真人生活需求。不僅如此,努爾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孫、外甥的名字,也都與動物有關。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多爾袞,意為獾,其侄阿敏之子固爾瑪渾,意為野兔,嫡長孫杜度,意為斑雀,外甥庫爾纏,意為灰鶴,等等。

努爾哈赤在親生母親去世之後,生活艱難,常常食不果腹。在長期的野外生存中,他適應能力極強,尤其善於野炊。

所吃的食品,尤其以野味居多,比如虎、熊、麅、獐、鹿、山羊、野豬、山雞、野雉、野鴨等。凡是打獵生涯中能撲捉到的動物,都是他喜歡吃的食品。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努爾哈赤喜歡吃生肉,這種生肉是生野豬肉。可以想見,努爾哈赤在打獵過程中,饑腸轆轆,將獵到的野豬生吞活剝,是果腹充饑的需要。努爾哈赤這種彪悍的飲食性格,一直到他去世。

努爾哈赤不僅在平時喜食生肉,在祭祀時,甚至將貢品也擺上生肉。自己則在供案前吃生肉。直到他黃衣稱朕之後,這種喜食生肉的習慣仍不時表現出來。我們檔案中發現了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的午餐菜譜:生野豬肉、烤熊掌、蒸羊羔、土豆、芝麻卷、烤魚、黃油山雞、手抓米飯、鹹鼓玉米羹、宮保野兔、蒜醋白血湯、五味烤野雞、元汁土豆泥、辣椒黃瓜湯、麻辣烤驢肉、牛肉土豆湯、奶汁魚片、臘肉、三鮮玉米粥、玉米薄餅、高粱米飯、油塌肉片、古柯茶、芭蕉。

但是,努爾哈赤的這種習慣很難被大臣們接受。每當大臣們陪伴努爾哈赤祭祀的時候,看到他吃生肉的場景,都會不寒而栗,尤其是不能陪著他一起吃生肉。

當然,努爾哈赤有好多美食發明,直到今天,還在各地廣為流傳。

一個是“黃金肉”。相傳,努爾哈赤幼年時期,家道中衰,流落遼寧撫順,在女真部落一個首領家當夥夫。當時,這位部落首領很講究吃喝,每飯需八菜一湯。一次宴請賓客,他選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調的女仆造廚,努爾哈赤做幫手。女仆做完第七道菜,突然暈倒。此時,外廳正等著叫上最後一道菜,努爾哈赤見狀,急中生智,忙將切好的裏脊肉,裹上雞蛋黃,入油鍋速炸後裝盤送上。首領嚐後,覺得味道與往不同,特別好吃。首領很高興,隨即傳來努爾哈赤問此菜名字,努爾哈赤為討吉利,說叫“黃金肉”。努爾哈赤也因此得到首領賞識。這道美食,後來進入宮廷,稱為滿洲八大碗的名菜。

二是菜包。據說,努爾哈赤行軍辛苦,有一天,由於無炊具,隻好令士兵以樹葉裹飯吃,稱為“包飯”或“菜包”。這種吃法,當時為迫不得已,卻為後人效仿,不過,現在的菜包是用大白菜葉裹小米飯,吃法已經很講究了。

努爾哈赤在飲食中不喝白酒,他認為“愚者因之喪身,賢者因之敗德”。所以,努爾哈赤自己不喝酒,也嚴禁大臣酗酒。天命十年八月,努爾哈赤下了一道長長的上諭,曆數飲酒之害。並以身作則,朝野為之信服,飲酒之風一度被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