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誰死誰活看我心情寫

“你的劍氣好強,”看著蕭平浪一步一步逼近他,絕無神從嘴裏咬出了這幾個字。

蕭平浪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絕無神,靜靜說道:“是你太弱了。”

弱?這個字永遠不能描述絕無神,可是絕無神卻是確確實實被蕭平浪的劍氣打敗。

絕無神看著宮殿,心裏突然明白了什麽?原先與孝宗約好的埋伏侍衛,現在竟然沒有一人出現。

絕無神心裏徒生一層落寞,伴君如伴虎,天子的心思多變,對於皇上而言,他絕無神是一枚棋子,目地就是用他來消耗蕭平浪,不管誰死,對皇上來說都是有利的。今天是他絕無神,來日就是他蕭平浪。

帝尊,決不允許眼中釘的存在,一個成長起來的人都是皇帝君權的挑戰。

絕無神突然明白了什麽,他笑了,“蕭平浪,你我都是犧牲品,你殺我是為了報仇,可是在我們之上有一個巨大的手在操縱著一切。”

蕭平浪不以為動,隻是笑了笑,笑意中夾雜著可笑與無奈,沒有停下殺絕無神的心。

絕無神見蕭平浪抱著必殺他的心,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他猛然用力拍向地麵,然後迅速旋轉起身,帶著塵土飛揚,猛然出手。

蕭平浪早有準備,他一劍打掉絕無神手裏的劍,和絕無神對掌而立。

兩大高手比拚內力,兩個人的身體互相承受對方澎湃激**的內力,都發生了變化。

那處池塘,水麵起了**漾,漸漸開始劇烈抖動,兩人換了掌再拚,“轟”的一聲,池塘裏震起了數丈高的水柱,宮殿懸掛的金色橫匾也摔落地下,碎成了兩截。

兩個人各自轉過身再拚,絕無神左肩的傷口血流如注,蕭平浪也打不退他,一時之間兩個人不分上下,仿佛成了兩尊石像。

兩個人各自拉開,蕭平浪悵然道:“你中我一劍竟還有這樣的功力,也算是獨一檔的人物,就讓你死的痛快一些。”

蕭平浪從胸口開始畫化圓,頓時一股龐大的內氣呼嘯而出,再看蕭平浪,隻看見他全身上下好像圍著萬千梅花,朵朵花瓣,晶瑩剔透,由胸口出掌,一股梅花柱衝殺過來。

絕無神大驚失色,嘴裏顫抖道:“這就是蕭家的梅花十三掌?”

蕭平浪冷笑道:“就是了。”

絕無神在這股梅花柱麵前,毫無抵抗力,整個人呆住一樣,他一輩子都想得到梅花十三掌,今天卻死在這掌下,因果報應,可笑可笑。

絕無神倒飛出去,在地麵上留下了長長的血印,抬著頭想要說些什麽?抖動了幾下,什麽也沒說出口,撒了氣,全身毫無力氣,死去了。

蕭平浪長舒一口氣,想要走,卻突然出來一群拿著火把的禁軍將他圍了起來。

蕭平浪看了看,孝宗皇帝大笑著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好一個武功高絕的蕭平浪,絕無神在我身邊伺候了二十餘年,死在你手裏,朕的心裏多少有些傷感。”

“你也會有感情嗎?”

“朕也是人,如何沒感情?”

“朕想與你談談,”孝宗開口。

蕭平浪收了劍,周圍侍衛也都收了劍。

“將絕無神厚葬,對外說他死於瘧疾,後事你照看著。”

孝宗對身邊的王公公吩咐道。

王公公點了點頭,便招呼人將絕無神抬了下去。

孝宗皇帝和蕭平浪到了一間屋子裏。

孝宗道:“嘉國公主的婚期就要到了,朕打算派你送她進金。”

蕭平浪一口回絕,“我不去。”

孝宗知道蕭平浪不會去,卻沒想到這樣直截了當。

“你不去,我大宋何人敢去?白馬寺的一眾高手對使團虎視眈眈,除過你,試問還有人可以應對大金高手嗎?總不能讓金人笑話我們大宋無人吧!”

蕭平浪笑了笑道:“絕無神臨死前的那番話我都知道,可是我不想摻和,你想殺我也好,我不過是你君權上的一枚棋子。”

孝宗變了臉色,“你都知道?好啊!蕭平浪你倒是不含糊。”

“殺了絕無神,我再與朝廷沒有牽扯,就此告別了。”

蕭平浪抬腿要走。

孝宗攔住他道:“朕是想過殺你,可是現在我是真真的請求你,隻有你去,方可揚我大宋之威,不會被外族請看,為國為民,還請蕭侯考慮考慮。”

蕭平浪道:“上次你也是這麽說服我的,你一麵講著仁義道德,一麵卻行著陰詭平衡之術,龍大淵,曾覿,絕無神,你借我之手鏟除了他們,實際上是消除你的威脅。”

“讓我帶領使團,你的目的不過是想讓我死在大金,我,是你最後一個威脅。”

“我承認,”孝宗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也沒有遮遮掩掩的必要,他坦白道:“我是這麽打算的,可我現在是真的為國著想,你先看看。”

蕭平浪接過孝宗遞來的信,信上說蕭平浪必須要帶領使團進大都,否則大金屯兵於長江北岸的兩個兵團就會越過長劍,直逼臨安。

“要是你去了,大金便會撤兵言和,雙方永無戰爭,徒單克寧也答應送還楊婉瑩”

孝宗眼睛一閉,長歎了一口氣,牙關一咬,下定了決心。

蕭平浪扔下信,一步一步向外走。

孝宗皇帝看著蕭平浪的背影,轟然跪下。

皇帝下跪。

皇帝向蕭平浪下跪。

“朕求你為大宋萬民著想率使團進大都,朕會下一份罪己詔,求大宋子民原諒朕,朕也在這裏向你賠罪”

終於,蕭平浪停下了腳步,他側臉瞧了一眼,看著天空的霧霾,那深邃且空洞的眼神也會在他的臉上出現。

“最後一次……相信你,希望你做一個好皇帝,”他扭頭走出了宮殿。

孝宗無力的癱軟在地上,周圍是空無一人的黑暗,隻是他一人坐著,坐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誰是勝利者。

放下尊嚴的孝宗皇帝寫下罪己詔,大宋子民選擇了原諒他,至少他是敢於北伐的君主,也是宋一百多年裏最出色的皇帝。(北宋中後期到南宋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