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求賢令

高覽內心一片心灰意冷。

自己拚死效力的主公就這樣棄自己如棄棋,這讓他難以接受,他跑回了廳院之中,拿起自己的大斧就對著陸豐每天練習槍法的沉木木人就是一頓亂劈,發泄著自己內心的不平與憤怒。

陸豐的這些木人全部是利用鐵木鑄造而成,論堅硬程度已經不亞於精鐵了,但是即使是這樣,在高覽狂怒的斧頭下,還是有九個木人被直接劈得破碎。

當高覽發泄得差不多的時候,回過頭才發現陸豐在樹下的案桌上等待著了,看樣子是一直在看他發泄。

“過來喝一杯嗎?”

陸豐舉起手中的五壇美酒。

酒才是最好消愁的東西。

高覽有些歉意地看著滿地的狼藉,撓著腦袋走了過去。

“嚐嚐吧,東郡有名的特產酒。”

高覽接過陸豐遞給他的酒壇,直接就往口中倒,一壇子美酒在他那裏就像開水一樣,不一會兒就直接見底了。

“啪……”

高覽直接將酒壇摔到地麵,瓦片四射。

“啊!”

高覽憤怒地咆哮一聲。

待高覽的情緒平緩下來後陸豐才說,“高將軍讓為袁紹的為人如何?”

“袁紹對內治政寬猛有方,對賢才也能重視任用,也不失為一位明主。”

“這些固然是有的,但是將軍也親身感受到了袁紹的門第觀,太注重世家和身份是他的優點,也是他最致命的缺點。”

陸豐將瓷碗中的美酒灌下,辛辣的感覺從喉嚨中傳來,讓他感覺精神一振。

袁紹對外寬厚對內卻異常顧忌,為人好謀卻對自己的決定下不了決心,經常被他人的想法幹擾了自己的決定,麾下有眾多有才能的人才而不能重視重用。”

陸豐若有所之地看了一下高覽。

“袁紹對於謀士的建議和請求很在意卻不去采納,”

陸豐有些不明白為什麽袁紹這麽看重自己麾下將領的身份,才能不是掂量一個將領好劣的標準嗎?

“而且袁紹色厲膽薄,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我想將軍也見識過吧,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看起來對人寬厚實際上卻經常懷疑不信任麾下的將領,任人而疑其心。”

袁紹的疑心重這個路人皆知,奈何袁紹袁家的招牌太亮,士子文人都紛紛向袁紹靠攏。

“那與我何幹?反正我是不會自己回去他那裏了,除非他自己派人來。”

高覽怒氣衝衝。

這件事情隔誰身上都難以接受,畢竟自己為袁紹出生入死,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這樣遭遺棄,自己的武者之心也不允許自己再厚著臉皮回去,除非袁紹自己派遣使者過來讓自己回去。

“那將軍認為車騎將軍會派人過來讓你回去嗎?”

“這個……”

高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直接就添滿一碗酒,大口大口地灌了起來,現在看來,隻是自己在奢望,或許袁紹根本就沒有把出身低微的自己放在眼中。

想到這裏高覽的眼中便流露出了一股悲哀之色。

“高將軍的忠義我們是知道的,現在是袁紹不義而不是將軍不忠。”

“他人棄你如棄靴,我待將軍如國士,高將軍,他袁紹不願意讓你回去,不如你就留下來助我如何?”

陸豐的真誠以待讓高覽有些意外。

“陸太守,我隻是一名棄卒,又有什麽資格讓你這樣放下姿態來招攬?”

“不不不,高將軍此言差矣,袁紹心疼他那一千匹戰馬,可是我覺得如果讓我來的話,我願意用五千赤焰騎兵來換將軍一人。”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赤焰騎兵在東郡已經屬於是東郡中最讓人尊敬的軍隊,每個赤焰騎兵都以自己的身份而自豪,而每一個焱軍士卒都向往能進入赤焰軍。

而五千赤焰騎兵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是一股大戰力。

高覽想想自己在袁紹帳下受到的排擠和不公,更何況自己已經不能回到冀州了,隱隱有些心動,與其在一個不得重用的地方鬱鬱寡歡,不如在這裏能夠大展拳腳,施展自己的抱負。

“高將軍還在擔憂什麽?”

陸豐看出了高覽眼中的堅定與心動,但是也捕捉到了一絲擔心。

“在下的妻兒老小還在冀州,以車騎將軍的性子,要是得知我已經投入陸太守的帳下,怕他們會人頭落地。”

高覽有些無奈,如果是這樣他隻能拒絕陸豐的招攬。

“這個請高將軍放心,不出三天,我就會把他們毫發無損地帶到你麵前,可以嗎?”

陸豐相信獵鷹團的能力,可以不用驚呆袁紹的情況下把高覽的家屬都安全帶回東郡。

“那就謝謝陸太守了。”

陸豐那顆提著的心放下了一些,高覽沒有改口稱他為主公是因為缺少一個鍥機,就是當他的家屬安全到東郡的時候。

…………

太守府中,魯肅、徐庶、石韜和陸豐望著桌麵上的一份文書。

文書上赫然寫著“招賢令”三個大字。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而這份文書很快在東郡中傳遍,甚至往東郡之外傳播。

曆史之上的曹操,最為令人矚目一個政策就是招賢令了,因為這個招賢令,打破了自西漢建立以來,上層人士隻有世家出身才能擔任的情況,而且也是因為招賢令的存在,使得曹魏勢力,不管是前期、中期、後期,其內部人才的出現都遠遠要比其他的勢力要多的多。

而招賢令在經過時間的改變之下,最終則是催生出了科舉製,徹底的打破了以往的權利金字塔,從此之後,寒門出身之人,同樣也能因此當上高官,為國效力,可以說,招賢令的影響是深遠的。

隻要是人才,有治國用兵之術,來到這裏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與才能,這著實讓剛剛打了一場勝利的東郡商會的商人來說是一件大喜事,直接聲援支持東郡太守府的求賢令,對於他們來說,自己的子女能夠入仕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而那些寒門學子聽到這些消息後更是欣喜若狂,紛紛收拾東西趕往東郡濮陽城。

(小偷:把以前看過的三國類小說又重新看了一遍,找一找自己差的地方……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真心希望有大大能夠給我一些建議……)

PS:求收藏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