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救災之計

王莽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忍辱負重,躲過了人間大劫,重新走上了金字塔的最頂端。不幸的是,他雖然僥幸躲過了“人劫”,卻難逃天劫。

王莽上台前後,中國進入了有史以來的第二次氣候驟變期(第一次是在西周初年)。原本比較溫暖濕潤的氣候,突然變得不可琢磨。春天幹旱少雨,夏天酷熱難耐,秋天害蟲叢生。冬天則更嚴酷,要麽是片雪不落,要麽冰結數尺,奇寒無比,這就是千年不遇的天劫!

元始二年(西元2年),正當王莽煞費苦心地鞏固最高權力的時候,王莽沒有想到,一場西漢建立近二百年來罕見的天災,就要降臨了。

這一年冬春夏三季連旱,土地龜裂。“有旱必有蝗”,蝗蟲軍團黑壓壓地向莊稼撲來,所過之處,寸糧不留。青州諸郡受災尤為嚴重,各級政府又沒有足夠的存糧賑濟,老百姓們不得不背井離鄉逃荒。因為沒有口糧,導致餓殍仆道,哀鴻遍野。

大自然是殘酷無情的,對於這場大災,所有的人都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王莽也不例外,在突臨的災難麵前,他有點無所適從。因為他從來沒在地方上幹過,毫無應對經驗。王莽撓了半天頭,隻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本能地采取某些緊急措施。

自從漢成帝劉驁修建昌陵以來,國庫空虛,國家疲敝。而王公顯貴們卻奢侈無度,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王莽知道長久以往下來,等待王公貴們的將是什麽下場,王莽不能再讓他們折騰下去了。

王莽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應從上層開始做起,必須厲行節約、捐款賑濟。他上奏王政君:“而今天下大蝗,百姓無衣無食,令人同情。臣侄建議,從太皇太後以下的所有人等,都應改穿沒有花紋的絲帛衣服。同時減省禦用膳食,以為天下之表率!”為了起到帶頭作用,王莽做了回好榜樣,他捐錢百萬,薄田三十頃給大司農府,以為朝廷賑濟災民之需。

王莽這一帶頭,公卿大臣自然要放點血,不然大家都要難堪。三公、九卿們以及滿朝文武總共二百三十人參加了捐獻。他們有的捐錢、有的捐田,還有的捐出了自己的空閑宅子。

王莽收到這些財物後,下令將這些田宅按人口,平均分配給逃到京師的貧民、流民。但大臣們捐出來的這點財物對大量的流民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不夠用的。王莽又從國庫中拿出一部分錢,在長安城中興建五個裏(居民點),新蓋民宅二百所,用來安置流民。

在災情稍微得到控製之後,王莽開始著手收拾人心。他又上奏王政君:“有賴陛下盛德厚恩,最近以來,風雨依時,祥瑞並至。願陛下恢複日常著裝、正常膳食供應。作為臣子,我等都應盡力供養陛下,使陛下心懷和樂,安享晚年。”王政君問:“巨君,本宮的衣食恢複了正常,你且如何?”王莽奏道:“臣侄身負國家重任,還應酌減。”王政君不悅:“你都知道這個道理,我卻如何不知?國家有難,大家還是都節約一點吧!”

此後每逢水旱災害,王莽就帶頭不吃葷腥。聽說王莽如此折騰自己,王政君有點不忍心了,畢竟王莽是她老王家的頂梁柱,你不可倒下了。王政君派使者去王莽府上,先是將王莽誇成了一朵花,然後強令侄子必須按時吃肉!

其實王莽戒食肉不過是想給天下人做個表率,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該吃肉的時候不用老姑媽提醒,他自然會大塊朵頤的。現在的王莽最要緊不是吃肉的問題,而是如何處理國事,畢竟他是首輔大臣,他不辛苦誰辛苦?

這場天災來的太突然,朝廷沒有應急準備,所以江湖上出現了大股嘯聚山林的流匪,作亂一方。王莽對他們沒有實行剿殺政策,而是實行招安。九月三十日,王莽下令赦免天下囚犯,全部釋放回家。又派執金吾候陳茂,勸降了江湖盜匪成重等二百餘人。成重自首後,將其安頓在雲陽,賜以公田、屋宅。成重的餘黨則全部被遣送回鄉,為當地官府充當勞役抵罪。

總體來看,無論是救災還是平叛,王莽的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救災平叛工作的成功,使得他在官場民間的聲望日隆。但他眼下的權力過大,加之名頭太盛,還是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些人對王莽的質疑。

反對王莽主要有兩類人,一是朝中的政敵;二是一些關心國事的知識分子。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無論當權的是董賢還是王莽,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麽區別。如果真要二選一的話,估計他們大半還是會投王莽的票,起碼王莽至少還知道關心百姓的死活。

但朝中的情況和民間就不一樣了,誰的權力大一點,誰的權力小一點,都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半點馬虎不得。雖然現在王莽如日中天,但質疑王莽有不臣之心的人依然很多,其中就以光祿大夫龔勝和太中大夫邴漢為代表。這兩人一直懷疑王莽如此賣力地收買人心是另有想法,絕不是僅僅是為了王家撈取好處那麽簡單。他們甚至做出了大膽的懷疑:這個王莽是不是想謀逆篡位呢?!

龔勝和邴漢心裏都清楚,懷疑歸懷疑,卻也沒有什麽過硬的證據。另外,以王莽現在的地位,他們要彈劾此人,無異於以卵擊石。既然扳不倒王莽,又何必在這王家大院裏混日子,他們想到了彭宣的路子。為了保持清名,二人也選擇了退出。龔勝、邴漢分別草章上奏,要求朝廷批準他們退休,回家養老。

王莽看完二人一前一後遞上來的的請退折子,臉上很掛不住。他認為:這兩個滑頭哪裏是想退休,分明是在拆自己的台。他本來想罵他們兩句,將他們強行挽留住。但後來一想,沒什麽必要。留下他們,以後可能會找自己的麻煩,既然想走,那就滾吧,永遠都不要再回來!

王莽心裏雖然將龔勝和邴漢咬牙切齒罵了無數遍,但二人畢竟是士林名儒,好歹要給他們留點麵子,事不能做的太絕。王莽入宮謁見王政君,建議同意龔勝、邴漢退休。王政君現在難得清閑幾日,也懶的管這些俗事,讓王莽自己看著辦。

王莽得到了姑母的允許,就以太皇太後的名義下了一道策書,將二人大大誇獎一番:“二位多年勤勞王事,勳勞卓著。現在年事已高,欲做閑雲野鶴,我就不攔你們了。請二位回鄉之後,繼續修養品德,嚴守正道,以終高年。”

王莽借王政君之口說出的這番話,怎麽聽都象是在諷刺龔勝和邴漢!不過諷刺歸諷刺,場麵上的事王莽從來做的滴水不漏。隨後他按製度給予二人優厚的待遇,遣送回家。

龔勝和邴漢是哀、平時代的士林翹楚,名重天下,二人的離去在士林間引發了不小的震撼。

自從元壽二年(西元前1年)王莽踩著董賢的屍體上台後,到如今不過三年。雖然王莽權勢顯赫,但他的翅膀還不算硬,現在想要造反,無異於自尋死路。

王莽現在的目標實際上隻是鞏固王家的權力基礎,避免劉欣時代的噩夢。王莽處心積慮的在江湖上折騰,不就是為了王氏家族幾百條人命著想嗎?現在王政君行將就木,王莽本人也已年近五十,如果現在不提早布局,一旦王莽撒手而去,王氏家族還有活路麽?

在王莽還是純潔的儒生時,他很羨慕大伯王鳯,總覺得大伯真是男人中的極品。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現在王莽做上了當年大伯做過的那個位子,他才體會到個中辛苦,“領頭羊”表麵上風光無限,可背後追兵無數,一招不慎,就可能萬劫不複!

王莽認為,想要讓王家永保首席輔政地位,千秋萬代長享富貴,必須要另想辦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開始絞盡腦汁地為王家的未來安排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