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蟬鳴、螞蚱殼與坦克

不知道女生是否有跟我一樣的感覺?現在看到蟑螂都要尖叫半天的我,在年幼時候,也是喜歡養蠶寶寶,敢空手捏昆蟲,並且能夠和蝴蝶玩一天都不會煩的好奇寶寶。軍隊駐紮的郊外,最不缺就是各種自然風光,甚至因為太過於“自然”而往往被成年後的我們嫌棄是“大農村”而從不會想要去看一看,小孩子卻從不計較或嫌棄,隻覺得有趣。

每天飯後睡個午覺,就迫不及待打上小傘或者帶上遮陽帽,到小山上開始“尋寶之旅”。近山的周邊小樹林裏,蟬鳴聲是最盛的,它們趴在不同的樹上,齊心協力喊著“熱死啦!“有時也會齊心協力下一場噓噓雨……碰到身上還是有點慘的。當時和現在一樣,吃燒烤時盛行的一串就是蠶蛹,說是高蛋白超級補,我可是看都看不得,更別提拿到嘴邊吃掉它了。所以蟬我也是不敢碰的,嫌它們太醜。那不然呢?小公主家家的誰吃東西不看顏值?!

再往山上爬,各種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植物鬱鬱蔥蔥,基本到我腰間差不多的高度,叫得出名的以狗尾巴草和蒲公英為主,叫不出名的以不開花也不結果的各種綠色的“草“為主。行走其間,被蟲子叮的咬的滿腿包是常事,小時候經不住癢還特別愛撓,留下不少細小的疤痕,也怪不得每次開學回到家,老媽都要打電話埋怨老爸一通。

扯遠了,有次和小顏一起去玩,應該是八月,本來是低頭找蒲公英(蒲公英成熟期摘下來舉高高輕輕一吹,散落的種子就像降落傘一樣飄得遠遠的,很好看),結果發現了一隻透明的“螞蚱”,就喊我過去看。在我的認知中,螞蚱一共有兩種:一種是尖腦袋的,一般都是很顯眼的綠色,細長型,感覺很輕盈所以跳得比較遠,容易在鞋子上麵發現它們;另一種是圓腦袋的,整體身材比較胖胖的短短的,以褐色和灰色摻雜居多,彈跳力很好所以跳的比較高,往往都能跳到人的上衣角上來。但這隻透明的螞蚱,沒有顏色也不會動,我倆蹲著觀察了半天,發現是一隻空的“螞蚱殼“。這可是發現了新大陸!隻知道金蟬脫殼,不知道螞蚱也會蛻殼。收到口袋裏拿回去給老爸看,那時候可沒有百度百科這種東西,老爸似乎一知半解但又不得不解釋給我聽,就說跟蛇一樣,螞蚱也會定期蛻殼。透明的螞蚱還挺可愛的,那一個夏天我“采摘”了滿滿的一玻璃瓶帶回家作紀念,後來看到,簡直是不用穿刺、壓製和風幹的標本樣板。

除了親近自然,親近軍事也是近水樓台的事情。陸軍部隊裏有很多的坦克、大炮和導彈,供軍人日常訓練用。不用訓練的時間段,這些當然也就成了小孩子們的“玩具”。藏在坦克裏麵玩捉迷藏或是假裝自己是彈藥被大炮發射出去,都是嘻嘻哈哈中充滿歡樂的嬉鬧遊戲。偌大的院子完全不用家長們照看,因為足夠的安全。一來二去,本來互不相識的家屬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小團隊,在導彈前的分組留影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