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貿易

“章懷呀章懷,你怎麽就這麽倒黴,還好在你後麵有我撿了你的這本破書,要實現你的這些計劃就全都靠我了。”朱小青終於搞清了這本書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了,他將這書往懷裏一塞,起身往回驛館的方向走去。

江楠的隊伍離開長沙後,從湖南的南部經江西西路,到了福建路。朱小青對這次旅程本來是充滿期待,但這一路奔波勞累,江楠等人又麵目可憎,他已經沒了最初的興趣了,隻想早些回到臨安吃喝玩樂,過他敗家子的安逸日子。

當他們到達泉州時,朱小青突然就精神振奮了。因為他發現泉州這個地方外商特別多,有很多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到這裏來做生意,阿拉伯和印度當時分別被稱為大食和天竺。

外商一多,新鮮玩意兒也多,人的相貌、打扮也千奇百怪的,讓他感到很新奇。

公元七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在沙漠中崛起,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和實力強大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在中國古籍中也叫做大食。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大食第一是指阿拉伯帝國,第二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大食興起時候,我國也正處在強盛的大唐帝國時期。當時的唐朝與大食,是世界上兩大強盛的國家,先是通過陸地絲綢之路開展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公元751年,高仙芝率領的唐軍和大食的阿拉伯軍隊在中亞的但羅斯發生激烈的會戰。高仙芝大敗,唐朝從此失去了對中亞一帶的控製,也就是失去了陸地絲綢之路,隻能通過海上交通與外國聯係。後來北宋的西邊又被西夏和遼阻擋,陸地絲綢之路更是難上加難。

泉州就在這一種背景下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外貿易與交流的港口城市興盛起來的。

北宋開寶四年設市舶司於廣州,主管對外貿易,後來又陸續於杭州、明州、泉州、密州設立市舶司。

市舶司的權力相當於現在的海關。商船出海,必須向市舶司申請、具保才能通行。否則貨物將遭沒收,人員被懲處。外國商船到達中國港口後,必須立即向市舶機構報告,由它派員上船檢查。一般征收其貨物的十分之一作為入口稅,叫做“抽解”。並規定某些貨物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機構收購,其他貨物也收買一部分,總稱為“博買”。

朱小青走到了一處阿拉伯人特別多的地方,發現他們好像將泉州當做了自己的家一樣,對這裏的一切都很熟悉,很有一番安居樂業的景象。

早在北宋初年就有阿拉伯人在泉州定居,而且政府也會因地製宜地劃定出外商的定居區域。

江楠等人一心隻想查野史,對於這些外商最初會多看幾眼,久了便失去了興趣,一心隻想去別處找功勞好回去討好秦檜。

朱小青來到泉州看到這麽多外商後,有種突然間被驚醒的感覺。

南宋的版圖如今隻剩了南邊那一塊,由陸路往西行的貿易之路受到了阻擋,要發展海外貿易,和這些阿拉伯人一樣走海上貿易之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他看到阿拉伯人聚集的地方繁榮的商業活動,心想,咱們也應該和他們一樣賣力做生意啊。

朱小青的對麵有一隊阿拉伯人正朝他這邊而來,這些人紮著白色的頭巾,眉骨高,鼻子挺,個個留著大胡子,和當地人在外貌上很好區分。

這一隊人中有一個子較矮的,在前麵不停地比著手勢,說著話,看上去格外熱情。

朱小青仔細一看,這人的胡子看上去有些別扭,像是故意留那麽長硬生生撇上去的,等到他轉過臉來時,朱小青才發現這是個假的阿拉伯人,大概是當地人故意裝扮成這個樣子。有古怪,不過朱小青並沒有點破。

那人有說有笑地將那一隊阿拉伯人送走,朱小青這才走過去和他打了個照麵。

他發現朱小青在注意他,也學著阿拉伯人的表情和手勢,說了句什麽和朱小青打了個招呼。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說開了,原來這人叫宋和,是泉州本地人,專門和外地來的阿拉伯人打交道,時間一久了就會說一些他們的話,連穿著打扮也模仿起阿拉伯人,有很多像他這樣專門在外商中周旋的泉州人,這成了一個他們固定的行當。

朱小青打聽道:“這些人是不是一個個都精得很?”

“看著精,其實也未必,他們騙咱們,咱們也騙他們,像咱們的玉器,咱們自己人有時候都分辨不了真假,更別說他們。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背井離鄉的,比如市舶司的抽解,未必就是靠定了十抽一,抽多了他們也不敢說什麽。”宋和一路上和朱小青說著,像他這樣和阿拉伯人打交道多的人,遇上了對他感興趣的人,很願意展示自己的淵博。

朱小青聽宋和這麽一說,覺得這個時期應該要抓好貿易事業。南宋朝廷如今很需要通過發展貿易來複興,國內的購買力不行,那麽就要掙外國人的錢。雖然和外國語言不通,但是不能欺騙,外商也需要得到保護,這些管理上的漏洞也要修補起來,貿易往來才能持久。

宋和又把朱小青帶到了海邊,指著不遠處的帆船向朱小青道:“看,那就是大食人人的帆船。咱們的船也學了他們的樣子,這兩年泉州一代這樣的船多了很多。”

阿拉伯人來到泉州做生意也帶來了他們的阿拉伯帆船,給中國原本非常不發達的造船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原本不使用龍骨結構的中國帆船,在宋朝的阿拉伯人影響下開始采取這種更為正確的結構,這便是外商在宋朝的造船業上所形成的影響。

朱小青沿著海邊走著,看著一排排學著阿拉伯帆船造的船,幻想著這一批船載著大宋的瓷器和絲綢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達歐洲、非洲、北美,又載回滿滿的金銀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