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會議結束!嘈雜聲

“三千……精兵?”

聽罷,魏延怔了一怔。

彎了彎眼,他說:“怎麽?嫌少?”——真不是他不信任魏延,實是……精兵所剩不多,滿打滿算就隻有六千了,其中還有兩千人是輕傷狀態!

他也恨不能把精兵一個當十人來使,把所有精兵都撥給魏延,奈何兵力不足啊!

“——不!”幸好魏延沒異議。魏延拱了拱手,咬牙地說,“足夠!”

真的假的啊?!

聽到魏延的回答,眾人麵麵相覷,暗地交換彼此的目光:魏延這廝怕是吹破牛皮了罷?——三千精兵能唬到長安那邊的魏軍守備?開甚麽玩笑?!

鐵青了一張臉,楊儀道:“魏文長,休要胡言亂語!你真能保證三千精兵就能威懾長安?——萬一你失敗了,又該怎麽辦?!”

魏延瞪眼道:“楊威公,你甚麽意思?難道是想咒本將軍沒法完成任務麽?——這對你有甚麽好處?我若不夠資格,難不成你就有?!”

上上下下地打量楊儀,魏延一臉鄙夷。

的確:論若帶兵打仗的本事,十個楊儀也比不上魏延!

楊儀漲紅了臉,嚅囁了嘴唇,氣得說不出話來。

楊儀怎麽反駁?——講真的,在場的武將們當中,魏延的能力還當真數一數二,便是文吏們也想征戰沙場,也得看自身實力是否匹配啊?

拂了拂袖,楊儀立即轉換思路,對自家丞相說:“丞相,不能隻讓魏延這一莽將前往啊!威公覺得,派王平將軍或者馬岱將軍亦可!”

魏延怒道:“楊威公!”

王平和馬岱,則頭皮發麻。

王平趕緊道:“丞相,非是子均不願,而是子均感覺……感覺……”

感覺甚麽?——王平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顯然,王平確想率兵作戰,但是王平一點也不想和魏延鬧翻同僚情誼的小船。

被楊儀和魏延夾在中間,王平別提多難受了。

相比之下,馬岱可要輕鬆許多。

馬岱道:“丞相,馬岱願往……”

話音未落,馬岱便因激動而觸痛了傷口,疼得馬岱「嘶」了一聲。

瞅了一瞅馬岱,他幹脆地替馬岱推辭道:“你就免了,好好地養傷罷。”

忘記說了:馬岱是硬撐著一身傷過來參加議事的。

轉看楊儀,他冷不丁地歎道:“威公,你是認真的麽?”

楊儀打個激靈,果斷地改口道:“丞相,不能隻讓魏延這一莽將前往啊!需得再配個理智的副將才行。”

他:“……”

“哦?”挑了挑眉,他斜視楊儀退而求其次,“——威公可有合適的副將人選?”

他把「副將」兩個字咬得極重。

楊儀雖與魏延不合,其投好之意卻深得他心:沒錯,他本就沒打算把所有雞蛋放進同一籃子裏……畢竟真如楊儀所說,魏延失敗了,那麽蜀軍也就元氣大傷了。

此戰,他亦不敢賭啊!

他正愁著以魏延的高傲性子,沒法開口給魏延塞個副將呢!剛好楊儀就遞來了枕頭……秉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他便問了。

上道地,楊儀張了張嘴,半天都沒推薦出一名合適的副將人選。

見狀,他順勢地環顧一圈武將們,就見武將們個個抬頭挺胸,做好了準備,就等他來挑選——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也不拐彎抹角,徑直道:

“子均將軍,你可願意助文長將軍一臂之力否?”

又被點明的王平愣了一愣,立即恭敬地行禮道:“願意!”

撫了撫掌,他說:“好!那麽,就請子均將軍和文長將軍一起行動罷?——文長將軍,你可有意見否?”

魏延哪敢有意見?——事實上,魏延嘴裏提到的精兵就是指「無當飛軍」,而「無當飛軍」一向由王平統領……是故,魏延真要完全地指揮「無當飛軍」,必然少不了王平!

而且,觀王平此人,忠勇而嚴整,雖不認字,卻能口授作書,且又曉知大義,與魏延可謂相輔相成……他想:相信魏延急躁行事,王平定能規勸下去。

果不其然,就聽魏延道:“聽從丞相之命。”

“善。”他眯了眯眼,“文長,希望你能多多聽從子均的安排,明白麽?”

“文長明白!”

魏延便和王平相視一笑,相互地頷首。

暗地鬆了一口氣,他亦道:“那好,事不宜遲,今晚你們便出發罷!”

“喏!”魏延和王平齊齊地領命。

然後,他和眾人又商討了一番細節,具體表現在:假若魏延和王平率領「無當飛軍」趕至長安後,務必不要拚死博鬥,一切以保存有生力量為主!再者,若要奪取潼關、武關等險要,還得留一部分兵力留在長安,以假亂真,迷惑敵軍,讓敵軍以為魏延和王平等蜀兵並未離開……

最終,蜀兵要以少量兵力,牽製長安,最好做到讓魏兵們以為蜀軍主力要攻打長安,這樣就能轉移郭淮等魏將們的注意力——到時,他「諸葛亮」領兵邁出五丈原,就問郭淮是想追擊他,或是為了追擊他而丟掉長安!

眸光微閃,他又記起這次曾祖父諸葛亮出兵伐魏前,還特意地派遣使臣去了吳國,請求吳帝孫權出兵——結果:吳軍進攻合肥,可惜未果!之前他看文書的時候,已然了解到是魏帝曹睿親率大軍十萬來救,於是吳軍轍退……

輕扣案幾,他說:“文偉,你帶上禮物,再去一趟吳國,讓吳國再次地出兵……這次,隻需吳軍駐守合肥城外或是其他魏城郊外,擺出決戰的架勢,讓魏軍誤以為吳軍要來攻城!”

“……文偉明白。”一名文質彬彬的中年文士行了行禮,輕描淡寫地領命。

挑了挑眉,他打量眼前的中年文士,難得多嘴了一句,追問:“文偉怎地不多問幾句?”

“何需問得?”中年文士淡然地回答,“禕很清楚,丞相命我前往吳國,勸其出兵,自是拖住魏帝的兵力啊!”

——沒錯,上表魏吳交鋒的戰況正是出自於這名中年文士之手。

中年文士非常關注魏、吳交戰。

中年文士姓費,名禕,字文偉,江夏人士,深得曾祖父諸葛亮的器重,屢次地出使東吳,曾被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刁難,幸好費禕總能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後被孫權欣賞,格外禮遇。

說來費禕也聰明,其才華更傾向於外交,具備強大的隨機應變力,為人也謙恭真誠,低調而不張揚,且頗為廉潔,家無餘財,直令他心生好感。

……如今魏帝親征,駐於合肥城內,若是聽到魏軍敗於蜀軍,而蜀軍乘勝追擊,又興兵伐於長安,定會心急地趕回支援!一旦魏帝離開合肥,而吳軍又趁火打劫,你猜魏帝會如何選擇?

莫要忘了魏帝在親征並迫退吳軍後,有人曾經建議他到尚未分出勝負的西線督戰,魏帝卻說:「權退亮膽破,大將軍已製之,吾無憂矣」——這話更是顯出魏帝相較與對東吳孫權的重視,而並不大在意曾祖父諸葛亮的北伐……

因此,他饒有興致地決定讓魏帝繼續盯著吳國,並真心懇請魏軍防吳防個痛快。

——他才不會承認他惱怒了呢!

魏帝重不重視蜀國,與他有甚麽幹係?

就讓魏帝卯上吳軍,倒也無妨呀?

……眾人聆聽自家丞相言之鑿鑿,心情十分微妙:話說以前,丞相施展計策,就從不和大夥兒商量,每次總是先執行後解釋,以致大家並不清楚丞相到底在想些甚麽,這也杜絕了細作探聽到甚麽秘密——當然,更多的因素在於大家不必多費腦子思索,畢竟萬事有丞相,丞相以一當千、當萬,倘若丞相精通武藝,恐怕便是諸如張飛、關羽、趙雲等絕世武將的萬人敵了。

不過,就算丞相乃是文官,那也是文官之首,依舊能做到憑一己之力,帶動整個蜀國,盤活蜀國生機和國運……就因丞相在此,眾人才敢放心地大膽一搏。

咳~扯遠了。

一番商討之後,他和眾人擬定計劃,詳細到這場新的戰役會耗時多少天。

待到會議結束時,已是戌時了。

眾人相繼地散下。

之後,他聽兩個親兵一前一後地傳報,先說是魏延和王平快速地集結了三千精兵,備上足夠的幹糧,出發地離開蜀營;後說費禕也喬裝打扮,帶上數名親隨,飛快地趕往吳國去了。

輕微地唏噓,他想:要是條件允許,他就直接瞬移吳國了……奈何他可不敢隻身地前往吳國——能不能說動吳帝孫權出兵事小,假設吳帝孫權心血**,把他困住,那該如何是好?何況他自身的情況,吳國那邊應該不大清楚罷?

並且,他也不敢對吳國放鬆警惕,哪怕目前蜀吳結盟。

勿要忘了昔日先帝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是如何失荊州,繼而斷送了性命,以至於夷陵之戰爆發……可不就是吳國偷襲麽?

況且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他肯定:如果有一天魏國快要滅亡了,蜀國和吳國八成就要成為敵人了。

……唉!

回過神來,他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親兵再要退下,他卻叫住了對方,隨口地問了一句,問道:“花鈺可在?”

那名親兵吃了一驚,答道:“花鈺……受傷,仍未蘇醒。”

“知道了。”他歎了歎氣:看來花鈺是受了重傷啊?……也罷,沒死就好。

帳內寂靜了下來。

揉了揉額,他暫時無事可做,又覺腦袋暈乎,便淺眠一會子。

奈何他還未入睡,帳外忽又傳來一陣嘈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