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科舉考試

第三十章 科舉考試

轉眼間,就到了臨考的日子了。

幾年磨劍就為今朝,但是武鬆卻渾然不慌,因為不似前世高考的混日子,近些年來,雖然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是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學業。

這次考試,武大郎和潘金蓮都等在外麵,當然阿星被留在了家裏,畢竟它可是貨真價實的老虎。

看到武鬆輕鬆的走進考場,在看到的才子都是帶著書本恨不得能把書本吃到肚子裏,武大郎和潘金蓮雖然相信武鬆的才學,但是還是為他捏了一把汗。

一進考場,武鬆發現這裏的環境十分簡陋,一看就沒多少人打理,這個地方也是剛剛打掃的。

考試是一人一個小隔間。

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

不一會,就有考官過來給考生分發筆墨紙硯,當然還有清水,考生都有自帶糧食,因為這科舉考試可不像現在的考生可以一上午就考完一場。

隨著試卷的分發結束,所有人都埋頭做題,不時有人抬起頭來思索,武鬆也看到題目,發現一道有意思的題目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和為?”

武鬆看了一眼立馬就明白了了,畢竟隻要大學學過都明白那句很出名的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句話出自《禮記·大學》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而這句原文的簡單意思是,古時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這句話蘊含了不少的大道理,儒家認為的平天下,不是簡簡單單的人人平等的意思,而是指的是一種和諧的秩序。

全文看似簡單,實則傳達五方麵內容,

第一是君子有絜矩之道。

第二方麵是民心的重要: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第三方麵是德行的重要:德本財末。

第四方麵是用人的問題: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第五方麵是利與義的問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全文確實可以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簡單概況,修身是指人要完善自身,規範自己;齊家是指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治國是指治理好諸侯國;平天下則是指使得天下太平。

武鬆之所以覺得這句話有意思除了這句話本身貫串著儒家思想之外,還有因為這句話在後來悠遠流長下來。

武鬆看到這一題,知道自己的答題方麵要從五方麵進行,也引用了一下二十一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就有對著五方麵的闡述,當然文體方麵更加貼近於北宋。

除此之外,武鬆在觀賞其他題目時候,發現這是貼近於改革的文章,武鬆不由的想起來,北宋一位改革狂人—王安石,熟知曆史的武鬆卻知道,這類改革的文章會多不奇怪,因為宋徽宗是王安石的瘋狂支持者,王安石變法的方向是好的,但是他的思想太超前了,所以受到保舊黨的反對。舉個例子就是:別人還在用兵器的時候,你直接拿出AK想將他們拉下馬,那他們肯定不願意,簡而言之,就是碰到了別人的蛋糕。

武鬆想到這裏也有了寫作的方向了,這時候不支持改革黨,那又該支持誰呢。

和其他考生的抓耳撓腮不一樣,武鬆提筆就寫,一氣嗬成,文章中無不夾雜著一些與王安石相似的新思想,當然武鬆不是二愣子,在他的文章中避重著輕,盡快的不碰觸碰舊黨的神經,而是用一種溫水煮青蛙之法來慢慢處理舊黨。

寫完之後,武鬆又檢查了一眼自己的文章,發現自己的卷麵十分整潔,這字體練的也不錯,雖然自己上一世是個武生,但是好歹也經過好幾年的教育,字也沒落下,另外在這一世,何生對於字體十分講究。

就這樣,武鬆度過了三日的考試。

說實話,武鬆每次寫的很快,在考場確實無聊,也不讓提前交卷,武鬆寫完隻能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這讓武鬆鬱悶壞了。

聽到最後讓離場的通知,武鬆差點激動的跳了起來,立馬收拾一下就出了考場。

一出考場就看到武大郎和潘金蓮在等自己,二人都圍了上來,武大郎連忙問道“弟,考的如何?”

潘金蓮也用柔和的目光看著武鬆甜甜的叫了聲“夫君”,當然潘金蓮和武大郎隻是關心武鬆,希望武鬆能夠考中,但是並不是要求武鬆一定要考中,因為他們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十分幸福了。

武鬆看到二人對自己的關心的目光,心頭也是一暖,連忙回到道“考的應該還不錯”

考場出來的人,千姿百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情,有人胸有成竹,有人抱頭痛哭,也有人一出來就瘋瘋癲癲。

當然這都是常態,因為對那些窮苦人家來說,通過科舉當官或許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當然對武鬆來說是也不是,但是他仍然希望能當上官,隻為了在後麵的亂世中能夠保護自己在乎的人。

“走,回家去”武鬆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