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衛莊慫了,李斯被打了!

劉如意伸手打了個哈欠,這攻擊就跟撓癢癢一樣,隨後一揮就將三人擊退。

“好強!自己會不會死?”三人震驚的同時也生出了這個念頭,要知道流沙縱橫天下,隻有自己殺別人,從來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死。

趙雲:就這實力還要人保護嗎?

蓋聶:我是誰我在哪?

魏忠賢:陛下威武!陛下奧利給!

衛莊:僅僅一擊就將自己打成重傷,這是在做夢?

眾人此時的心理活動異常地豐富,劉如意感受了下自己的力量,就一個字:爽!

“你們沒吃飯嗎?用點力啊!”劉如意對他們叫囂著。

“這是蓋聶與我的恩怨,請陛下不要插手。”衛莊平靜的臉上終究是起了變化。

強!太強了!麵前之人是他生平遇到過的最強的人,饒是以衛莊的性格也不由得妥協。

“蓋先生是朕的帝師,朕乃堂堂一國之君,豈能連老師都保不住。”

或許你可以帶流沙的人舉兵造反,或許你可以和別人合作來一起顛覆朕的江山又或許你可以派人殺了朕。

衛莊聽著劉如意淡定的話語,心中也是不由得發怵。

自己真的要跟朝廷作對?

“師哥,我們下次再會!”話音剛落,衛莊就帶著白鳳和赤練瞬間消失在眾人的眼前。

“陛下,要不要去追?”魏忠賢此時才敢上前來。

“不用,進城吧!將蓋先生帶進宮醫治。”劉如意催促道。

長安文武百官早早在城門口等待,而當劉如意出現的那一刻,武媚娘像個小女人般向著劉如意撲了過去,哪裏還有半分昔日的威嚴。

“陛下!媚娘想你了!”武媚娘在他懷裏嬌嗔道。

這一幕略顯尷尬,在場的大臣們默默地轉過頭。

這對單身狗真的是暴擊,讓人還怎麽活。

“媚娘,還有人呢!”饒是以劉如意那麽厚的臉皮,也不由得麵色一紅。

眾人進入了長安城,轉眼承明殿內,劉如意坐到了龍椅上。

“陛下,流沙組織竟然阻攔聖駕,臣建議派大軍征剿。”楊國忠站出來說道。

其他人不明所以,於是楊國忠便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陛下,近幾年流沙組織的行為遊離於法律之外,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恐怕對朝廷不利,不如趁早鏟除。”宇文化及此刻也是站了出來。

“聽聞趙大人手下有一殺手組織,實力與流沙倒是不遑多讓。”秦檜也是站出來補充。

劉如意看了眼趙高,而趙高此時也不好置身事外,跪下說道:“陛下,奴才手下確實有一殺手組織,名曰羅網。若是陛下有需要,奴才立刻安排。”

劉如意看著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頭都大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都是忠誠,可問題是這幾個人放在曆朝曆代都是大奸臣啊!怎麽到了自己這邊就這樣了,難道是主角自帶的光環?

可劉如意怎麽能讓他們得逞,現在已經沒什麽對手了,要是再鏟除的話自己真的可以躺平了。

照汝等所說,凡是要危害大漢社稷的人都要鏟除,可是普天之下芸芸眾生,以殺止殺隻會造成更多的無辜之人枉死。

隻要朝廷能體恤百姓,使其安居樂業,誰又願意造反呢?

自古隻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此事暫且擱置,今日朕有一事要宣布。

眾人聞言莫不被劉如意的氣勢所震懾住。

陛下當真是大氣魄,日後定可成為一代雄主。

而一旁的李世民更是佩服不已,他非常讚同劉如意的說法,一味的殺戮隻會積攢更多的仇恨,隻有心懷仁善之心才能走得更遠。

陛下真乃仁義之君!

劉如意當然不知道眾人的想法,將之前答應儒,道,墨三家的事說了出來。

“陛下,臣禦史中丞李斯有話要說!”說話間,從左側人群中站出來一個人。

劉如意看見是李斯,就知道他要說什麽了。

李斯雖然師從儒家,但卻是法家的堅定支持者。

“李愛卿,你反對?”劉如意假裝生氣道。

“陛下當真要罷黜百家?須知這朝堂之上,眾位大人都是別派出身,陛下要置他們於何地?”李斯解釋道。

有李斯的牽頭,頓時又有不少人站了出來,請求劉如意收回成命。

殊不知劉如意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他可從來不慣著這些人。

“朕罷黜百家並不是因為百家之學不重要,而是現在朝廷和民間百姓更需要的是三家的治世思想。”

“你們若是不能接受,朕允許你們辭官歸鄉,咱們好聚好散。”

“放心!路費給你們報銷。”

劉如意話語堅決,頓時讓那些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個個又退了回去,場中隻剩下了李斯一人。

“李斯,你還不退下!”劉如意沒想到他那麽剛。

“既然如此,將李斯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並由其親自撰寫此道聖旨。”劉如意殺人誅心。

李斯就這麽被拖了下去,全程一言不發。

群臣也不敢求情,經過江南的種種事情,劉如意在民間的聲望急速上升,一改之前昏君的形象,變成了一位體恤百姓的明君。

當然其中也不乏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功勞。他們既然接受了劉如意的冊封,自然是要為他考慮。

隻有劉如意的聲望越高,他們所在的門派的地位才會越來越高,現在他們已經跟朝廷,跟劉如意是一條船上的螞蚱。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還有一件事!朕決定明年開設科舉考試,從整個天下中選出真才實學之人,來為朝廷效力。”劉如意繼續開口說道。

“陛下,此話當真?”沒成想是李世民先開口。

“陛下此舉當真是利國利民,臣附議!”

李世民沒想到陛下跟自己的想法相似,早先房玄齡就諫言自己要開言取仕,但當時劉如意並不在長安,故而擱置一邊。

沒成想卻被陛下自己說了出來。

眾人見秦王讚同,一時間也紛紛附和。

劉如意見這麽簡單就通過了,心裏不由得發怵。

該不會自己又給自己挖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