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魁首

高、崔兩家能保守這秘密幾十年實屬不易。那年高家和崔家老祖已經作古,他們的兒子高老大和崔老大也是年近九十,五世同堂。中秋節晚上,兩家人在祠堂外演武場上一起吃月餅賞月亮。

二老在一起喝酒喝大了,彼此拉著手,深情的看著對方不約而同吐露出這個保守了多年的秘密。

隻是二老各執一詞,都說要讓對方認祖歸宗。誰也說服不了誰,話越說越著急,借著酒勁兒就動起手來,準備拳腳上見真章。

能在亂世生存並立莊幾千年不倒,兩家人的功夫自有玄妙,可是不簡單。

高家有一套掌法,崔家有一套拳法都是自家功夫精髓所在。

高家掌講究處處留有餘地,動作飄忽不定,掌影婆娑,以曲為直,一套掌法施展開就像是在畫圈圈,掌掌相連,層層疊疊,綿綿密密,環環相扣;崔家拳講究直來直去,施展開講究舉手不留情,抬腿不讓步,快速似閃電,氣勢若奔雷,拳法勢大力猛,呼和有聲,一氣嗬成。

功夫一道可謂一通百通。兩家人不論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十八般武藝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但是兩家功夫就像是一鍋百年的老湯,無論放進去什麽撈出來都是一個味兒。同樣的兵器,兩家使喚起來都帶上自家的味道。

關係如此玄妙親密的兩家人,後生晚輩在一起練武也都不藏私。功夫上互有優勢。雖拳理不同,彼此並不認可,但也彼此佩服。兩家人經常在一起交流取長補短,各有所得。更有後輩子孫中人兼兩家之長,隱隱有把兩家拳法發揚光大之像。

高老大和崔老大這一戰,又是三天三夜不分勝負。

小輩們在旁邊聽了前番話,麵麵相覷,自然誰也不敢插手幫忙。

最後二人比拚內力,依舊難解難分,幾乎要同歸於盡時,牛山上刮來一陣狂風將兩人分開。鼻青臉腫的倆老頭,武功上難分勝負又坐下比拚酒量。在一起喝了一輩子酒,都是海量,亦是難分高下。

最後二人哈哈大笑,達成一個共識:彼此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這一點大家都是認可的,至於姓什麽,也不再多論。回想當年老祖遺言也沒說要誰認祖歸宗的事,就當是過繼給對方的孩子了。

隻是這樣一來兩家人再見麵都覺得別扭起來。崔家人提議把莊名給改了,叫了這麽多年高閣莊,應該輪到叫崔閣莊了。但高家人說,世間那有莊名輪流叫的道理?高家人自然不同意。

從此兩家人不再像過去那樣親密無間。雖然沒有撕破臉皮,見麵依舊親熱,但也似飯裏摻進了沙子有些牙磣,又不忍因為摻雜了沙子就把整鍋飯倒掉。

從那時起高崔兩家人就產生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

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兩家人,隻好拿彼此的功夫說事。開始對對方的功夫互看不上眼,以至於到後來相約每年春節過後正月十五展開一場擂台賽。

比一比看誰家功夫更強,看誰家的功夫更正宗,隱含的實為嫡庶之爭,誰家才是一脈相承的正統。

其實這麽多年高家人也練崔家拳,崔家人也練高家掌。兩家的後生晚輩經常在祠堂外的演武場上練武,相互切磋鑽研對方武功的弱點。本來兩家拳法上互補,都有所創新,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後來人為的分開,如此彼此功夫非但不能進步,還在傳承中丟失些精華。

比如兩家拳法中都記載有一套叫“倒行逆施”的功夫。如今招數還在,但心法已失。

也說不清是從那年開始,每年正月十五那天高閣莊,高、崔兩家都會舉行擂台賽。

傳了多年後成為四圍臨莊過春節的盛事。先是從正月初五開始舉辦為期十天的牛山廟會。外鄉人紛紛而至,各種買賣、雜耍、玩意兒豐富多彩,倒也熱鬧。

正月十五那天上午在演武場東西兩側分別搭起兩座戲台,唱起“對台戲”。

下午開始在戲台上先有外鄉人墊場的雜耍或摔跤等表演,然後才是兩家人正式擂台比賽。晚上則舉辦花燈會。

傳到今天,高、崔兩家的比武分為黃口(十歲以下)、舞勺(十三到十五歲)、舞象(十五到二十歲)、而立(高閣莊比武規定為二十五到三十歲)、自由(沒有年齡限製)五組。

多年來兩家為了免傷和氣多是以拳腳見高低。各出代表五得三者為勝。

高閣莊流傳一句話“三十年街東,三十年街西。”這“街”當然指的是和合街。崔家拳上手快,幾年後就會有小成;高家拳法練習起來似是更難理解,入門稍慢,需多年後才顯出優勢。

所以黃口、舞勺乃至弱冠多是崔家拳占優。高家人則在成年後的比賽,特別是三十歲後,高家人功夫似要更好一些。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高家人說。高家人默認另一種規則,前三場都贏了也就贏了,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的比賽就是玩玩而已。成年人的比賽才是正賽,贏了才能證明功夫好,所以輸贏要看最後兩場比賽。既然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終歸還是要遵守的。

於是每年比賽五場勝了前三場的崔家高興,勝了最後兩場的高家也高興。

近百年中也有例外。崔家一位前輩崔龍一就保持了從黃口到自由的五場比賽不敗戰績,得到“五魁首”這一殊榮。這人絕對是練武奇才,而立之年打了的兩場比賽,他僅憑一招拳法就戰勝了高家人,奪得而立和自由兩場大勝。隻是後來崔龍一走出高閣莊闖**江湖就再沒回來,和家裏人失去聯係,生死不明。

高、崔兩家祖訓中都有一條,後輩子孫永不可走出高閣莊。也許這就是違背祖訓的後果。

高家也出現一人得了“五魁首”,就是現在的莊主-高邈。

崔萬山年輕時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成為崔家的驕傲,奪得高、崔之爭的五魁首。如果不是在弱冠之年那場比賽遇到高莊主的妹妹高若梅!如果不是自己突然心神不寧,絕不會敗給了高若梅。

可是人生哪有那麽多如果,時間也不能倒流,人不能重新活一回。這是亙古不變的理兒。

這成為崔萬山一生的遺憾。這遺憾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那年和高若梅比武時他剛滿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