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錦安之戰(二)

“大哥,您說我們應該怎麽辦?”陸寧推開大哥陸謙的房門,問道。

“現在外麵局勢如何了?”陸謙捧著手裏的竹簡,頭也不抬。

“還能怎樣?祁狗占著玉壺關,還能吐出來不成?”

陸謙輕笑一聲,“你呀,說話不要總是這麽頂,我是問你,咱們跳出來扛起清河郡的反祁大旗,祁國軍隊是一個什麽態度,那個徐奕又是什麽態度?”

陸家在清河郡也是名門之後。

陸家老祖曾出過一位中將軍,一位諫議,一位少師。

都是朝廷裏數得著的官兒。

隻不過後來因為黨政之爭,陸家站錯了隊伍,被削爵除官,趕回老家當平民去了。

雖然說是沒有了爵位,但是畢竟曾經是堯國老牌貴族,上百年來積累的底蘊也讓後輩兒孫擁有了前進一步的可能。

有些積累是看得到的,比如金錢,比如書籍。

但也有很多是看不到的,比如知識,比如氣質,眼界。

到了陸謙這一代,陸老爺子育有兩子,就是陸謙和陸寧兄弟。

陸謙先天經絡不通,雖然對身體並無大礙,但是注定終身不能習武。

而弟弟陸寧卻似乎把原本應分給兄長的天賦一塊繼承了去。自小便是習武的天才。

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富貴無三輩。

但憑著大富大貴,沒有過得去三代人的,想要把財富延續下去,就需要後輩兒孫學習知識,學習禮儀,知榮辱,懂進退。

所以說,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暴發戶的孩子和貴族子弟的不同之處。

陸家就是這樣一個落魄家族。

雖然家道中落,但是該有的藏書和財富仍然不是一個小門小戶的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是以,陸家兄弟一文一武,他們差的就是一個機會。

清河郡當然不隻是陸家,還有其他家族,隻不過,有的家族還在觀望,有的家族因為有人仍在燕國為官。

結果,隻有陸家站了出來。

“哦,這個啊,”陸寧想了想,“玉壺關那邊暫時沒什麽動靜了,上次咱們一把火燒了那些祁狗五千人馬,想來是知道咱們不好惹,

至於徐奕那邊,他這會兒正在收拾玉泉郡呢。”

陸謙放下書本,靜靜思考起來。

陸家起兵晚了,沒有像徐奕那般,成功收攏原本要被祁軍抓走的壯丁,這也導致了,現在玉壺關內,多出了玉泉和清河兩郡將近五萬的民夫人手。

陸家現在的隊伍,也不過是原本家中的家丁護院,再加上收攏的流民中挑出些精幹的,還有自願投靠來的人手。

滿打滿算不過三千人罷了。

“但是,按照常理來說,現在祁國主將最重要的事情,難道不是派兵平叛嗎?為何直到現在都毫無動靜?”陸謙在心裏暗暗想著。

“這不符合常理,要麽就是在玉壺關外,出了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陸家不過是一個失勢的沒落家族,又是耕讀傳家,哪裏會像徐家一般,豢養死士。

就連家裏的家丁護院都是雇來的。

按照商朝製度,非官宦人家不得擁有奴仆。

那麽這個奴仆指的是那種簽了賣身契的賤籍人,生死都由主家說了算。

但是有些商賈,明明有錢,但是卻享受不了這種被奴仆伺候的感覺,怎麽辦呢?

就有聰明人想出了這個辦法,雇傭良家子弟,作為自己的家丁。

而陸家這種花錢雇來的,就是良家子弟,主家沒有權力決定他們的自由,想幹就幹,不想幹也可以離開。

可以說陸家不過是一個小有實力的地主家庭,自然比不了徐家的路子野。

更何況,南三郡外部被虞山包圍,山脈自清河郡起,繞過玉泉郡,尾部落在虞陰郡。

堯國經曆代君主之力,在這兩地修建了兩處雄關。

一個是虞陰郡的灞關,另一個便是清河郡的玉壺關。

兩處關卡可謂是抵禦祁國入侵的良好利器,因為大軍不可能翻越虞山,沒有向導,一旦在大山中迷路,就是死路一條。這個時代可沒有指南針或者北鬥導航。

所以,兩處險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現在,祁軍占據了玉壺關,明顯切斷了南三郡與外界的聯係。

徐奕把徐一他們派出去,暗衛仗著武藝高強,幹脆翻越虞山,反正他們藝高人膽大。

軍隊裏不可能都是後天境二流好手以上的人物,但暗衛可以。

“咱們撤出清河郡。”陸謙一開口,便把陸寧嚇了一跳。

“什麽?”陸寧不明所以,“咱們好好的,幹嘛退出清河郡?”

“哎老二你熟讀兵書,知道如何領兵打仗,但其他方麵也要有所考慮,雖然使一點小計謀的確能夠獲得一時的勝利,但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二弟你可想過,咱們的這三千人,可不是那些久經戰陣的老兵,或許這會兒那些祁軍是有什麽別的事情,我們暫時不得而知,

但是,一旦他們騰出手來,鐵了心的要收拾我們,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咱們撤出清河郡,往西去玉泉郡和徐奕匯合,如此以來,咱們抵抗祁狗的力量團結一塊,勝算尚可大些。”

這是陸謙不知道玉壺關的情況,以為孫玉輝還有能力收拾他們,但實際上,孫玉輝現在已經自顧不暇。

因為玉壺關是軍隊管製地區,所以陸謙還不知道。

要說孫玉輝為何會焦頭爛額?

是因為他派出去的那十五萬人馬消失了。

在接到湯賢的回報後,孫玉輝派出手下另一員大將,中將軍潘質,率領十五萬祁軍從玉壺關出發,經蘭台郡進入錦安郡。

以往每隔五天都會有消息傳回,報告他們的位置,但是現在,本來應該昨天到的消息,現在卻沒有到。

孫玉輝希望是自己多慮了,或許是傳令兵在路上出了什麽意外吧。

是的,比起十五萬大軍,孫玉輝更希望是一個傳令兵的意外。

這並不是一個什麽難以抉擇的題目。

但事情往往事與願違。

潘質率領的大軍在進入錦安郡後,就遭遇了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