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法分子
高台上堆了幾十袋大米,仍然有大米不斷從衙門裏運了出來,數名衙門佐官手拿米鬥,上了高台,開始放糧。
第一波九個領糧的被放進了柵欄,上到高台,九個放糧官員給每人的口袋裏盛米,沒有口袋的旁邊也預備了空的米袋。餓的實在抬不動的還有官兵一旁幫助。
那九個饑民扛著米袋,激動不已,有的跪在地上一個勁磕頭,有的三呼萬歲,有的嚎啕大哭。這下字饑民們更是歡喜,掌聲雷動,響徹雲霄!
此刻,局勢已經穩定,知府衙門的六扇大門全部打開,裏麵熱氣騰騰擺滿了幾十口鐵鍋在熬粥,左布政使多年賑災很清楚,饑民在餓極了的時候,連生米都會吃掉,因此被撐死的大有人在,所以,已經在衙門裏布置了十多口鍋,熬好了粥給饑民們添肚子,每人兩大碗,足夠將肚子撐的鼓鼓的卻不傷人。
根據唐大鵬的知識,放米速度非常快,領了糧進到衙門裏領粥,然後從後門離開,都指揮使武大人派兵在後門已經建立了管製通道,專門用來疏散饑民到城外臨時營地。今晚武昌不設防,開城門建立專門通道放領了糧的饑民們出城。
北城門外臨時營地已經堆起了數十堆篝火,供饑民們冬夜取暖,同時,這裏也設有粥廠放粥賑災,保證災民吃飽肚子。另外有官兵擔任警戒,維持秩序。天亮之後,災民就可以各自回鄉了。
唐大鵬見到放糧賑災秩序井然,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左布政使錢大人也是心中大定,連連稱讚唐大鵬指揮有度,避免了一場即將爆發的重大危難。
放糧賑災交由左布政使指揮之後,唐大鵬帶護衛回到衙門裏,要繼續審訊這起內外勾結私吞賑災糧食,煽動搶糧謀反案。
這時提刑按察使施大人已經帶人將米員外押解回來了,其他家人全部集中扣留在米家裏,所有財產也都封存了。
唐大鵬很高興,不過他還不準備馬上提審米員外,吩咐將他先押下去。
正說話間,錦衣衛羅千戶也回到了衙門裏,一見唐大鵬,便興奮地說道:“唐大人,我們在許布政使這狗官衙門內宅裏,果然發現了大量白銀,粗略數了數,共有白銀八萬多兩。我已經根據您的指令,派錦衣衛將內宅整個封鎖,所有人員看押起來了,所有財產全部封存。”
唐大鵬大喜:“太好了,這下子看這家夥還怎麽抵賴。”心中驚歎,明朝受賄銅錢八十貫就要被絞死,這可是八萬兩白銀,那可相當於人民幣八千萬元哦,貪汙受賄八千萬元人民幣,就算擱在現在也夠槍斃好幾次的了。
唐大鵬決定先審訊剛才煽動搶糧的,由於大堂用於布政使放糧辦公用了,所以,就使用後麵的二堂作為公堂。唐大鵬讓羅千戶陪同審訊,由羅千戶的錦衣衛充任執堂衙役,晏師爺是唐大鵬的刑名師爺,搬了張桌子在一旁負責錄口供。
雷芸兒也要跟著湊熱鬧聽審,唐大鵬說這不是富順縣,公堂審案可開不得玩笑,她一個女孩子聽審,別人輕的會說閑話,重的恐怕要參自己一本,那就不妙了,雷芸兒也知道這道理,軟語懇求讓自己躲在屏風後麵聽,唐大鵬拿她沒辦法,隻好答應了。
審訊的第一個煽動搶糧的是個大個子,身材魁梧,滿臉橫肉,兩個錦衣衛都有些架不住他,進到公堂裏,錦衣衛讓他跪下說話,他竟然傲立不跪。唐大鵬大怒,先不審訊,吼道:“大膽刁民,煽動搶糧,見到本官居然不跪,給我拖下去先打八十殺威棍!”
殺威棍或者類似的手段是刑事偵查審訊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被審訊者牛皮哄哄的,甚至很傲慢的時候,首先要打掉他的這種神氣,後麵的審訊才有效果。尤其對於黑社會和流氓犯罪,更是如此,否則,後麵的審訊就很難收到預期效果。
當然,現代社會裏刑偵審訊不能使用這種殺威棍,一般采用精神強製法,比如讓對方半蹲著回答問題,對穿奇裝異服的小流氓,將對方牛仔褲腿剪爛,剪掉對方爆炸頭,扯爛花襯衣等等,必要的時候還打刑訊逼供擦邊球,比如銬飛機銬,強燈光照射,單腿站立,罰凍等等。
當然,這些方法主要是對付那些小流氓或者涉黑犯罪分子,對其他人一般不適合,很容易造成負麵影響甚至導致對方不堪受辱而自殺的嚴重後果。
兩個押解的錦衣衛答應了一聲,拖著這大漢就往外走,那人使勁掙紮,嘴裏還罵罵咧咧的。唐大鵬見那兩個錦衣衛拖他頗為吃力,向楊俊豪使了個眼色,楊俊豪點點頭,這漢子是他剛才親手從人群中抓獲的,有點功夫,而且身強力壯,一般錦衣衛還不好對付他。
楊俊豪兩步上前,叫那兩個錦衣衛讓開後,棒槌般的鐵拳掄起來狠狠一拳打在這人軟肋之上。這漢子慘叫一聲,跪在了地上,楊俊豪又一腳踢在他胃部,那漢子又是一聲慘叫,蜷縮在地,哇哇地嘔吐了一地,直吐的兩眼翻白,差點背過氣去。
楊俊豪單手揪住他提起來往腋下一夾,走到公堂外月台上往青石板上一扔,叫道:“行刑!”
四個錦衣衛上前將他提到長條板凳上按住,另外兩個錦衣衛上前,掄起水火棍一頓暴打,直打得這漢子殺豬般不停地長聲慘叫。
八十殺威棍打完,這漢子昏死過去好幾次,嘴唇都咬爛了,錦衣衛用冷水將他澆醒,架著拖上大堂,扔在冰冷的青石板地上。
唐大鵬冷冷問道:“你願意給本官下跪了嗎?”
這八十殺威棍的確打掉了這漢子的威風,低垂著腦袋痛得直哼哼,努力掙紮著翻身跪在了地上:“大人,小的錯了,小的願意下跪。”
唐大鵬問道:“好,你是幹什麽的?為何煽動搶糧?”
那漢子回答道:“小的是武昌城外的災民,逃荒到了城裏,實在餓得不行了,官府又一直不肯放糧,才說搶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