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同學了

第一卷 第十七章 有同學了

現在學習的人員除了小涵之外還增加了新村,當然新村來的名義是看孩子的,每天背著她的小弟弟準時來報道。新村的小弟弟新貴和小豐差不多大,每次來了之後就坐那兒和小豐玩,倒也不鬧人。新村就跟著小涵一起學習,當然她的學習不可能和小涵這麽恐怖,她來了兩個月也就剛剛學會寫100個數字的讀寫,在這一點上來說,她還真是有點笨的。好在李蘇的脾氣好,也不說她什麽,再說新村並不算她的學生,隻不過是小涵把她叫來了,她就順便教一下好了。她現在的興趣除了教導小涵之外,就是跟趙媽學做衣服,趙媽不在時她就畫服裝設計圖,當然這是在小涵的引導下形成的,小涵學會素描後,就經常畫一些服裝設計圖給她看,她也覺得小涵畫的那些衣服很漂亮,跟現在的衣服不太一樣,也就萌發了李蘇的創作興趣,跟小涵兩個比著賽的畫,畫完了讓趙媽評判誰的更好,趙媽這個偏心眼的裁判當然說李蘇畫的好嘍,小涵雖然心裏有點不忿,也不敢說什麽,誰讓咱人矮地位底呢?不過小涵也很高興李蘇比以前快樂了很多。

新村現在對小涵崇拜的可是五體投地了,比自己小兩歲,咋就那麽聰明呢?字寫的好看,琴彈的好聽(她還不會聽,小涵的琴現在彈的可還不咋的),學東西又快,可羨慕死她了!所以新村同學光榮的晉升為小涵同學的小跟班,當然是背著孩子的小跟班。趙媽和趙爸又都是心眼善的,知道新村家孩子多,生活艱苦,就經常留新村在家吃飯,如此常來常往,倒是和新村家的關係搞的也不錯了,有時趙爸不在家時,家裏有個重活啥的,新村爸都會主動過來幫忙,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也知道新村多學點東西將來有好處,隻不過是家裏孩子太多了,他顧不過來而已,如今有人為自家孩子操心,他自是很感激的。試想哪個父母不想孩子好呢?

其實新村爸也知道孩子多學點東西,將來就多條出路。象自己和老婆一輩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虧,隻能幹體力活,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孩子又多照顧不過來,時間長了也就麻木了,對於孩子的將來什麽的,也就不考慮了,不是不想考慮,實在是被生活壓的彎了腰啊。兩口子有時候說起趙爸趙媽來也是羨慕,瞧人家有文化就是不一樣啊,倆人的工作比自己兩口子強多了,由其趙媽,走到哪不被別人尊敬?瞧人家家那孩子教育的,比自己兩口子懂得都多。

也不是沒想過讓自家孩子和人家多親近,可一想自家這情況,也不知道人家嫌不嫌,加上自家孩子又笨,時間長了,也就淡了這個念頭了,可現在好事找到自家頭上了,自己再不知道珍惜就不對了,因此兩口子也是可著勁的對小涵家好。到是也希望自家大女兒新鳳也跟去學習來著,可新鳳對學習天生不感興趣,兩口子怎麽說都不聽,就象要殺了她似的,所以最後隻好做罷。算了,出息一個算一個吧,兩口子最後如是想。

對於新鳳不願意學習這件事,小涵也是覺得蠻可惜的,新鳳今年8歲了,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了,這水泥廠附近倒是有一所學校,裏麵也有漢族班,不過教的比其他省市的內容淺。就算在這上了,將來回老家也跟不上。而這附近的漢族人家出來打工的居多,大多數並沒打算留在新疆,必竟這裏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漢人和維人的矛盾時常發生,小規模的鬥爭經常發生。而且每次西藏一鬧事,這兒的維族人對漢人就很不友善。漢人和維人經常處於一種你瞧不上我我瞧不上你的狀態,而維人又出奇的團結,所以這兒的漢人很少有願意長期留下來的。

家裏有適齡上學孩子的要麽送回家上學,要麽幹脆就散養著不去上學,等全家回老家後再去上學,所以也會出現有的小孩子到了11、2歲才回老家上小學一年級的,你想這麽大的孩子回老家和一群7、8歲的小孩子一起坐教室裏上課,怎麽會學習好了?不為別的,就其他小孩子的嘲笑就夠人受的。這也是前世趙媽趙爸把小涵提前送回去的原因。

像新鳳這種情況,就隻能算後一種了,先散養著,等回老家後願意上學就上學,不願意上學,到適齡時找個人家嫁了也就算了。其是那個時候甘肅、山西地區的很多農村家庭都是這樣子的,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並不是特別重視。其實也是被生活所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