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揚州往事

半刻鍾後,劉陳氏端上了好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的周越流口水。

劉陳氏笑容滿麵一一介紹道:

“這個是韭菜炒雞蛋、這個是韭菜餅……”

周越一一嚐過,眼神也越來越亮,這韭菜的味道真是奇特,但是又很美味。

周越連連誇讚:

“這韭菜真是鮮美好吃!”

劉陳氏聽到讚揚,眼裏的笑意更濃,她督促周越多吃一點,還表示:

“這韭菜啊一年到頭都能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周越大喜,真是對這韭菜的味道愛不釋手,他很高興的表示:

“劉嬸,之後你這韭菜啊,我想按五文錢一斤跟你買。”

“光是我的營部便有五百人,隨便四五個營,一天就要吃不少,整個黃州共有四十個營呢。”

“這樣,若是行的話,先每天要兩千斤。”

劉陳氏大喜,要是跟軍營做韭菜生意,一畝地就是一萬斤,五畝地就是五萬斤掄著收茬兒。

這就是多少錢了?

不識字的劉陳氏根本算不清自己能掙多少錢,雖然算不清,但也高興壞了。

第二天,周越駕著驢車特意來劉陳氏的家中收韭菜,劉陳氏已經早早在門口候著。

周越幫助劉陳氏將韭菜搬上驢車,順便告知劉陳氏:

“劉嬸,你的娃兒現在可以去學院上學了,不需要學費。”

劉陳氏忽然聽到這個驚喜的消息,喜不自勝,認為是周越在幫自己,拉著周越的手不停地道謝:

“多謝周營尉!”

“周營尉真是我的大恩人啊!”

“周營尉的恩情,我沒齒難忘……”

周越按了按劉陳氏的手,耐心解釋道:

“劉嬸,你誤會了!”

“此事與我無關,我可不敢接這恩情!”

“目前整個黃州的學子都可以免費入學。”

劉陳氏還是十分的感激周越,這一路他幫了她們家很多。

將韭菜們搬上車後,周越坐上驢車,叮囑道:

“但是報名之後不可以違反院規,違反院規被除名就永遠沒機會再去學院讀書了。”

劉陳氏和她的娃兒自然是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斷然不敢在違反的,她向周越保證道:

“周營尉放心,我們定然會好好珍惜的,我們保證!”

周越笑了笑,跟劉陳氏揮手道別。

“駕~”

劉陳氏摸了摸孩子的頭,眼角慢慢積滿了眼淚,今天應該是她最開心的一天。

她抱著孩子,一隻手撫摸這孩子稚嫩的臉蛋,興奮的說道:

“娃娃啊,以後我們家娃娃也可以和別的官孩子一塊學習了!”

“以後讀完書也能當大官!”

娃兒也很開心的保證:

“阿娘,以後我一定會好好讀書,不讓阿娘擔心。”

劉陳氏很感動:“好孩子!”

……

開封,內閣會議。

內閣各成員都沉默著不說話,他們麵前擺著厚厚的事牒。

光是看完這些從地方上奏而來的事牒,都要花掉一兩個時辰。

新治已選出十五個重點州城,為了能有效的上行下效,使內閣直接管理到地方。

包小天負責管轄南部戰區的五座重點州城,而兵部尚書李綱向來對金國更痛恨。

因此,北部戰區的太原府、河間府、邢州、晉州、齊州,由李綱在總體籌謀。

從京畿直派到地方的各司官員,早已陸續到位。

包小天則沿著長江北岸自西向東,分別選定菱州、陝州、黃州、廬州、揚州,作為重點州城。

首先是統籌及均田,爾後興建地方學院,使地方百姓被均田和入學吸引定居後,城內擁有足夠的人口了。

最後再效仿鄭州之治,開啟各類公營工事。

戶部尚書宗穎及禁軍太尉姚平仲,則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去直轄西北戰區,以應對夏國襲擾之餘。

若金國再敢有任何異動,姚平仲能就近馳援北部戰區的李綱,相互協同,靜等反撲金國的最好時機。

西部戰區由吏部尚書汪博彥統籌,京畿戰區由內閣所有成員共同統籌,各司其專職。

“咳咳,真忙,主要還是人才不足,”李綱皺眉看著北部戰區諸州遞來的事牒:

“軍府改製後,不少地方武官都調任了文職,但還是不夠。”

“京中也下放了不少文臣武將去地方,事情多又雜,光是看著奏疏事牒,都不知從何處開始下手。”

包小天麵前的事牒也很多,但被提及更多的都是關於南邊發生的事情,希望北邊能夠得授權去處置。

事關南邊而來的流民的,包小天已經授權收容流民入籍,但涉及提議征戰的,全部都暫時按下不許妄動。

提的最頻繁的,是早前從南邊投誠而來、姚平仲擔保可信的張俊。

……

早前被任命為揚州路軍總管,奉命駐守於揚州的張俊。

赴任之後,一直耐著性子靜等朝中對南邊有所行動。

結果這一等,就是快兩年。

這兩年來,他也不是在幹等著,而是很忙,光是揚州城內的事務,就忙的他到處奔波。

好好的地方駐軍,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城內的城管,不論事務大小,揚州知州總是會拎著調兵令而來。

陳明事由後,張俊有權不配合。

但若知州的主張叫他以及一眾副將感到認可,張俊則必須配合行事。

剛到揚州赴任時,張俊還沒來及了解揚州路駐軍情況。

揚州知州吳忠就拎著調兵令而來,申領一營官兵,去揚州坊街處置內亂。

因著好奇,張俊親自帶人前去配合處置。

去了之後他先是看到竟然有百餘人正在打砸公營糧肆。

將這群不法之徒全數武力捉拿後,張俊才明白他們鬧事的原因——

朝中出\台了公糧令和公鹽令,揚州為履行二令,在揚州坊街開設了十餘間公營糧肆。

按政令要求,統一以每斤十錢的價格售糧,鹽則為五十錢一斤。

對百姓來說這當然是好事。

但二令一出,對揚州的地方大戶來說就不是好事了。

當初揚州糧價受他們集結壟斷,每斤大米已賣到五十錢一斤。

公糧令一出,私糧糧商們的高價糧直接賣不出去了,這是動了他們的利益。

這才有了聚眾鬧事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