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李家的大事

三日後,李建成被匆匆安葬在地處長安城西北方向的清涼山區,因他正值盛年,並未提前修建陵墓,他的陵墓隻能是倉促建築。再加之他的死並非正常死亡,又不宜大張旗鼓,隻好簡事簡辦。

李泰鶯兒帶著隨身的衣服隨從送葬的隊伍前往陵區,搭建了簡陋的棚子住下。

作為太子洗馬的魏征帶著老婆也在一邊安營紮寨。

長孫無憂又派了蓮兒等一幹宮女三人前往侍奉。

清涼山區環境惡劣,當地村民得知前往守陵的是李世民之子,紛紛前來探望,帶了好多農村的土特產相贈。

又見李泰雖然年幼說話文質彬彬,頗有李世民的風範,更是稱讚不已。

愛屋及烏。這幫人如此對他,足見他在民眾當中的威望有多高。

他帶了大量的書籍,打算借此機會飽讀詩書,以待他日成就一番大業。

長安城裏,太子冊封大典順利進行。

當李世民接過太子印鑒,麵對所有大臣,心中感慨萬分。

印鑒代表的隻是一種身份,可就是這種身份卻讓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殺兄弑弟,讓他由一位君子變成了逆子。

長孫無憂站在他身旁,手捧太子妃寶典,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

高堂之上的李淵卻一臉漠然。

或許他心中正翻江倒海,回想著昔日風光無限站在自己眼前的太子和齊王,如今他們都已經長眠於地下,卻成為釘在他內心一顆死釘子。

“恭喜太子,恭喜太子妃。”

朝臣們磕頭恭賀,李世民不覺得淚光閃閃。

“太子……”

長孫無憂輕撫了下他的衣袖,他才回過神來。眼睛的餘光凝視著這個從少女時代就伴隨左右的女子,充滿無限柔情。

這一刻,他等得太久了。

自從那日父皇許諾他凱旋歸來就封他為太子那日起,他就心心念念等著這一天。無奈等到的卻是一紙空文,還有哥哥弟弟屢次的殘害。如今他終於如願以償,能不感慨萬分嗎?

李淵說道:“今日既是冊封太子的日子,也是前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下葬日,今天對於我們李唐家族來說是喜憂參半的日子。死者已矣,你們一定要好好輔佐太子,把我們大唐帝國建成一個世界級的大國。”

“遵旨,皇上萬歲萬萬歲。”

朝臣們山呼萬歲。

李淵繼續說:“不過,還有一事,就是齊王和前太子的舊部,他們大多數都是我們大唐的功臣,萬不可以傷害他們,一定要好好安置他們。”

說完,李淵掃視著整個大殿,將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上前一揖說:“回父皇,這些舊部隻要願意繼續為朝廷所用,我絕對會對他們和我的部下一視同仁。”

“魏征呢?太子洗馬魏征沒有來上朝?”

侍禮官回道:“回皇上,太子洗馬魏大人感念前太子的知遇之恩,前往太子陵墓為其守陵。”

“魏大人果然與眾人不同,可惜,這樣的人才隻怕是不會為我朝所用了。房愛卿,對這件事你怎麽看?”

房玄齡是玄武門之變最有力的支持者,眼看著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要開花結果,在這個時候,皇上的問題,卻令他很難回答。

魏征是太子洗馬,一直追隨李建成,是東宮最有分量的謀臣。

李建成陷害李世民的每一次計謀都出自於他之手,如今,李建成成了刀下鬼,舉措與否他左右為難。帝王心,大海針,雖然李世民現在還隻是個太子,可這離皇位也隻是半步遙。他不能確定李世民是否會對他網開一麵?

可是看著滿朝文武都看著自己,他敢不回答嗎?

於是,說道:“回皇上,秦王,不,太子一向禮賢下士,廣聚天下能人誌士,方才有了今日我大唐一統天下,魏大人以前是太子洗馬,如今要去要留,皆得看他的意思,微臣不敢妄言。”

長孫無忌從列隊中站了出來說:“回皇上,臣以為,魏征是我大唐難得的人才,他以前雖然有不少黑曆史,但他對每位主人都是忠心耿耿的。大唐初定,正是用人之時,我以為最好還是繼續留用為太子洗馬。”

“隻是,魏大人一向做事獨行獨斷,他如果一定置身於市井,不肯在朝為官,那我們也不能強求啊?”

群臣們眾說紛紜,李世民笑道:“不必多慮,待他為前太子守陵期滿,我定會三顧茅廬。”

“好,有氣魄。退朝,聯累了。”

李淵環視了下整個大殿,心中五味雜陳。

沒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大殿,依然顯得十分擁擠,可見這個世界,離了誰都照樣過。再想想悉數被殺的幾個孫兒,不覺悲上心頭。

得到了冊封太子的承諾,這太極宮又恢複了往日熱鬧的模樣,隻是,他總是感到一股血腥味在空中飄**。

那一定是孫兒們的魂魄,他們是在怨他嗎?要不是他一直優柔寡斷,枉想在三個兒子中間尋求平衡,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們能和平相處,就不會發生這樣慘烈的事情。

冊封為太子,以前的秦王宮自然不能再住了,而東宮裏飄**著李建成一家男女老少幾百個的鬼魂,更不能住。

李世民和他們的妻妾們搬到了新的宮殿。

“恭喜太子,恭喜太子妃。”

一群宮女太監紛紛向他們道喜。

夫妻四目相對,柔情四溢。就在這花好月圓日,象這樣事業有成婚姻幸福的全天下隻有他們一家。

“世民,也不知道泰兒在那邊安頓好沒有?這孩子太小了,我很不放心。”

李世民微微一笑說:“不必憂慮,魏大人不是在那嗎?我相信有他在,泰兒不會想家的。”

“噢,這是為何?無憂不明白。”

“一個博古通今,一個好學上進,兩人一拍即合,更好打發那種寂寥無趣的日子,再者,大丈夫誌在四方,作為我的兒子,讓他吃吃苦也是好的。”

長孫無憂歎道:“可畢竟他才六歲,這樣的年紀正是在娘親身邊撒嬌的年齡。世民,我就是不放心。”

“放心不放心都已經這樣了,如今心願得償,你是不是該給我再生養幾個,雖說我也有不少兒子了,可那都是庶出。”

長孫無憂臉一紅說:“你不用擔心子嗣凋零,等你榮登大統,到時候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還擔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