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呂布廟堂舌戰群儒

舞畢。

呂布還沒有等眾人開口,自己就先發之人。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呂布一口氣三個子曰。

“這三句話聖人告訴我們靠良好的德行做教化,一切都會很容易,並且告訴我們教化的目的是要做到思無邪,好處就是讓人們有恥且格。在聖人看來,從事政治能更好的做教化,政治隻是實行教育感化的一個比較好的途徑而已。”喘口氣,呂布繼續說。

“所以聖人才說:憑借良好的德行來教化領導大家,就會像北極星一樣,在那裏不動,所有的星星都圍繞著它轉。我整理《詩》一共三百篇,就說明一個意思,思想不走邪路。用政治體製來領導,用法律來管理,有人鑽了製度和法律的漏洞,就會自鳴得意,毫無羞恥心;用道德來領導,用禮來教化,每個人都有羞恥心,就不會去做不道德的事情,這樣我們領導管理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呂布看看下麵竊竊私語的眾人。

“當下,華夏亂世,隻有我東吳做到了聖人說的這一點,諸位已經來了十日,想必是親眼看到了,東吳大地,國泰民安,路不拾遺,物阜民豐,繁榮昌盛,諸位都是天下大儒,對聖人所言皆有心得。想必諸位也都想實現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理想,既然如此,那我東吳就是最好地方。在東吳,各位的理想和報複通通有實現的可能。”呂布說的高興,雙手舉過頭頂。

“呱唧”

典韋擊掌。

“好”

典韋叫好。

“吳侯說的太好了。”盡管典韋聽不大懂,但是被呂布的熱情感染,忍不住,雙手擊掌叫好。

緊接著。

“嘩····”

“嘩嘩嘩嘩嘩嘩”

掌聲雷動,排山倒海,久久不息。

“吳侯明主,天下之福!”張鬆,士燮甚至站立起來給呂布鼓與呼。

“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許靖一看張鬆起來給呂布鼓掌,立刻受不了了,拽了一下張鬆的衣袖,但是張鬆完全不理他,於是,許靖起身大聲宣說。

“聖人說聰明人都要住在仁人君子住的地方。敢問這東吳可有仁人君子?”許靖得意的看著眾人。

頓時,場內鴉雀無聲,要知道,在孔子眼中,這仁人君子的標準是相當之高,誰要是敢說自己就是仁人君子,那立刻就會受到眾人的抨擊。

“請問這位兄台高姓大名?”呂布看著許靖微微一笑。

“在下,許靖是也。”許靖雙手交叉放在腹部,得意的向後麵仰了仰身體。

“許靖兄弟,此言差矣!謬以千裏!”呂布故意將聲音說的抑揚頓挫。

“啊?”

“怎麽?吳侯在質疑聖人嗎?”

“有好戲看”

人群又開始竊竊私語。

賈詡用衣袖擦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水,這陣仗真是平生第一次見到啊。

“聖人所言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你許靖所理解的意思。”呂布故意一字一頓的把這句話說完。

“啊?”

眾人幾乎同時長大了嘴巴。

“這不就是許靖說的意思嗎?”眾人同時在心中畫出了這個問號。為啥啊?因為他們不知道,呂布的大腦裏那可是有孔子高徒子貢的記憶,孔子說了啥,誰會比他更清楚呢?

“我們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選擇住的地方,估計每個月都要搬家,最後住到荒山野嶺才會停下來。諸位說對是不對?”呂布雙手一攤。

“對啊”

“吳侯說的太對了,可聖人說的到底是啥意思呢?”

所有人都急切的等待著呂布接下來要說的話。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呂布看看大家。

“這句話聖人的意思是不仁的人,不能長期處在簡樸的環境中,不能長期處在安樂的環境中;真正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的人,就會安於仁的境界中,外在的好與壞,得與失,苦於樂都無法影響他,有智慧的人知道仁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所以讓自己處在仁的境界裏。”呂布說話的速度就像機關槍,打的諸位大儒毫無招架之力,幾乎所有人都是滿頭大汗。

“通過對第這句的理解,我們知道聖人的本意,裏仁為美的裏,擇不處仁的處都是一個意思。所以這句話我們就明白了,聖人的意思是處在仁的境界是最美的,沒有處在仁的境界就不算有智慧。”呂布說的**四射,手舞足蹈,這簡直是呂布一個人的舞台,舞台之下都是弟弟。

“太好了,吳侯說的太好了,老朽終於想通了。”士夑一聽,哭的是稀裏嘩啦。為啥呢?因為士夑研究了十幾年,這句話就是整不明白,為啥聖人要這麽說,整了半天,是自己理解錯了,今天呂布一席話,勝讀百年書啊!

“吳侯智慧!”

“吳侯偉大!”

“吳侯就是當今的聖人啊!”

尖叫聲,哭聲,笑聲,鼓掌聲,敲擊桌板聲,混成一片。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這哪裏是群儒舌戰呂布?這簡直就是呂布粉絲見麵會的現場啊。

許靖一聽,立刻蔫兒了下來。

“吳侯聖主啊!”許靖此時已經有了要離開劉璋,投靠呂布的心了,坐在下麵心裏默默想著。

“請問吳侯,在下對聖人的教誨尚有一事不明,請吳侯賜教。”王粲非常謙虛的起身問呂布。

“賜教不敢當,我們一起研究探討,請講。”呂布謙虛的回答。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王粲轉身對眾人拱手作揖。

“聖人說,他的道一以貫之,而曾子說聖人的道是忠恕,那這忠恕是不是一呢?”王粲疑惑的看著呂布,那表情就像一個小學生等待著老師的答複。

“請問這位仁兄尊姓大名?”呂布看他謙虛的狀態,非常喜歡。

“小生王粲!”王粲謙虛的回答。

“建安王粲?”呂布很驚訝,難道是建安七子的王粲。

“正是在下。”王粲謙虛的回答。

“好,久仰大名。”呂布拱手。

“我在這裏勉強為諸位來解讀一下:聖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曾參從他麵前走過,聖人就感覺到了曾參的修為和境界已經進入了道的狀態,這是從他的神態上顯露出來的。所以,對他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參一聽瞬間就明白了,自己已經得道了,因為處在道的境界中,所以非常平和,安詳,不會有興奮的表現。所以曾子就說:是的,老師,我知道了。”呂布一邊說,一邊一個人扮演孔子和曾子兩個人,生動形象的眾人麵前演義著當時的場景。為何呂布能這麽生動的表演出來?因為呂布的大腦裏有子貢的記憶,這一切他都親身經曆啊。

“道,是高於仁的一種境界和修養,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沒有得道,誰也和你說不明白,說了你也一定不會相信,反而阻礙了智慧,真的得道了,就可以做到拈花一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這一刻,聖人就是曾參,曾參就是聖人!兩個人心照不宣,無需多言!”呂布繪聲繪色的用手指在眾人和自己之間來回挪動。

“但是曾子出來後,其他人問他,他又不能不回答,怎麽辦呢?曾子已經得道,其智慧和聖人無異,所以,他對其他人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而已!這是對一以貫之的解釋嗎?顯然不是,這個是二不是一。道,是必須在內在修為境界已經達到才能知曉的;忠恕,是為人處世的兩個原則。那他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能做到忠恕之道的,就接近“仁”的境界了,“仁”的境界再提升就是道的境界。但是其他門人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說了也說不明白,所以就隻能退一步告訴大家,老師的道就是忠恕而已。”呂布用眼睛掃視眾人,意思是在問,你們聽懂了嗎?

“因此,《論語》中的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道不遠人,聖人的學問不是空洞的理論,不是遙不可期的虛幻,而是有一個路徑和方法的,首先做到忠恕,也就基本上達到了“仁”的境界,在“仁”的境界上繼續保持就可以進入道的境界。”呂布為什麽這麽肯定呢?因為《論語》的編著子貢參與了,還是主角呢。

“嘩嘩嘩···”又是一陣躁動。

“今天我們就研究到這裏,開飯,大家吃飽喝足,好生休息,有什麽疑惑,我們明日再聊!”呂布示意眾人準備用餐。

片刻。

一百六十個美婢就端上來了今天的酒食,眾人一邊吃一邊議論紛紛,呂布看出來了,今天至少有一百三十人以上會留在吳國,這裏麵至少有八九十個人才。

吳國的強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