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老朱又翹班

鳳陽銀行。

朱標初來乍到,並沒有急著報道。

背著雙手,他站在門口默默觀察。

很快,就為這邊的辦事效率吃了一驚。

跟他認知中的錢莊完全不一樣。

大明現如今的錢莊,是給予存票,通存通取。

而鳳陽銀行,雖然看似有一樣的業務,但更多的是兌換成鳳陽銀行發行的紙鈔。

眼前,就有一打漁翁,高高興興拿著兩貫錢前來兌換紙鈔。

開國初期,為代替貶值的元朝紙幣,朱元璋製定錢法。

四百文為一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

而一個打漁翁,竟隨手就掏出兩貫錢。

那可是八百文,足足二十兩銀子!

銀行櫃台,掌櫃的穿著幹淨整潔的製服,微笑服務。

“老翁,您確定要在王小二家的賬戶存入兩貫錢,共二十兩嗎?”

“對對,我老二家媳婦就快生啦,我得給我的乖孫孫提前存好歲錢。”

打漁翁笑容滿麵,待辦完手續,順利取得二十兩紙鈔,便腳步輕快離去。

緊隨其後,挎著籃子仿佛買菜順便取錢的大娘,把紙鈔往櫃台一放。

“掌櫃的,之前在你家存了三錢銀子,我現在要買菜,你給我取五文來。”

“大娘,辦理小額存取的窗口在那邊,請左拐自行辦理手續,別忘了拿收據。”

……

一樣的紙鈔,不管麵額大小,這裏的百姓似乎從不擔心銀行會騙他們的錢。

而錢莊涉及金額巨大,普通百姓望而卻步,寧可將錢串成貫藏在家中,也不願隨意拿出。

與這相比,朱標不由聯想到自家老爹即將推行的大明寶鈔。

因鑄造銅錢需要用銅,此時銅礦開采量不多,銅比較缺乏。

為了收集更多的銅來鑄錢,官府曾責令百姓交銅,百姓被迫砸毀器皿上交官府,但是數量有限,仍然滿足不了經濟運行對流通貨幣的需求。

銅錢價值低,比較重,攜帶很不方便,很多商戶在元朝時習慣了使用紙鈔,也不願意用銅錢交易。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朱元璋便想發行紙鈔。

不過宋朝、元朝發行紙鈔往往以金銀或絲作為鈔本,即儲備金;

紙鈔可以隨時兌換金銀,金銀也可以隨時兌換紙鈔。

大明建朝不過八載,經濟百廢待興,實在難以籌措到巨額的儲備金。

於是經過多次朝會商議,朱元璋決定發行純信用紙幣,不需要任何實物做抵押,依靠朝廷的信用保證其價值。

以桑穰為製鈔原料,橫額印有“大明通行寶鈔”六字,與銅錢同時流通,偽造者斬。

目前寶鈔已經定下的有六種麵額,分別是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一貫大明寶鈔的價值相當於一千銅錢,一兩銀子,四貫大明寶鈔的價值相當於一兩黃金。

萬事俱備,隻等寶鈔提舉司做好最後審查,就將正式發行大明寶鈔。

屆時民間將禁止使用金銀買賣貨物,違者治罪。

“與大明寶鈔相同的是,鳳陽銀行也是基於民間對朝廷的信任,才會選擇到這裏存入。”

“不過,鳳陽縣本身在老師的管轄下,工商發展蒸蒸日上,百姓富足,所以日常存取十分方便。”

“而大明……剛建朝不久,萬事都缺銀子,國庫實在是捉襟見肘。”

“空憑借朝廷的信任,海量印製寶鈔,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打底,寶鈔的價值遲早會像元末帝時期一般,迅速貶值。”

朱標眉頭緊皺,頓時陷入沉思。

他們準備發行的寶鈔,說到底是一張白紙,本身毫無價值。

偏偏,還會作為朝廷命官俸祿的一部分。

這朝廷俸祿一旦貶值,造成的連環效應將是極其可怕的。

貪腐不止,黎民受苦……

說不定,還會殃及後代子孫!

“這麽一看,萬一遇到天災人禍,有銀行打底,縣衙也有充足的錢平衡物價,迅速安撫百姓。”

“若是能適當調整大明寶鈔的發行計劃,讓寶鈔提舉司向鳳陽銀行看齊……”

“不,還是幹脆和老師的鳳陽銀行合作,最好能收歸國有……”

一邊喃喃,朱標眼睛越來越亮,仿佛已經看到一條可行的道路!

至於兩者能不能兼容,衍生出更符合大明國情的新製度。

他還需要再多多觀察,學習!

這麽一想,朱標摩拳擦掌,愈發迫不及待了。

急忙興衝衝地走到櫃台前。

掌櫃的疑惑地看著他。

“這位先生,不知要辦理什麽業務?”

“掌櫃的,我是經咱們張縣令介紹,特來鳳陽銀行尋事做的。”

一聽朱標是聽張成指派,來鳳陽銀行做事,掌櫃看著他的目光頓時就不同了。

不過出乎朱標意料的是,掌櫃雖然很爽快地幫他辦理入職手續。

可臨到安排工作了,他直接被推到小額存取的窗口。

“因為你是新來的,按照縣令最初給銀行定下的規矩,你得從大廳接待開始做起。”

“像這種小額存取窗口,雖然辦理業務的客戶都能自給自足,但是遇到老人孩子,亦或是外來商旅,總需要人講解的。”

朱標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剛來資曆不夠,讓他負責處理瑣碎小事。

望著排著長龍辦理業務的老百姓,小朱雙眼精亮,卻並不覺得沮喪。

反而信心滿滿,幹勁十足。

“正好,從微末之事做起,才能更深入了解鳳陽百姓的生活水平。”

就讓他看看,在老師治下,百姓家底有多殷實。

……

在小朱鬥誌昂揚,開始在鳳陽銀行開啟打工之路時。

另一邊,南京城的老朱卻是又一次召開朝會。

“陛下,臣要彈劾胡惟庸、塗節、陳寧三人結黨營私,引起朝中多番動**,隱有不臣之心!”

“臣也有本奏!近日胡府賓客滿員,胡相多次私下接見朝臣,整個淮西一黨過從甚密,此舉實在不妥!”

“韓禦史何出此言!還有你鄭士元,區區六品監察禦史,也敢犯上誣告!”

朝堂之上,兩名剛直不阿的禦史又對胡惟庸為首的淮西一黨,展開激烈的彈劾。

禦史陳寧,中丞塗節自是不甘示弱,與兩人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不知不覺間,戰場擴大,又再度演變成朝中清流又與淮西勳貴一黨的碰撞。

朱元璋高坐在龍椅之上,冷眼旁觀,隻覺十分膩味。

這樣的爭鬥,他天天看都看厭了。

自從提拔胡惟庸為宰相,這廝愈發驕橫,仗著淮西一黨的擁護,大肆打壓異己。

這些從鄉野請來的大賢者,都是品性高潔的清流,豈能與胡惟庸一黨同流合汙。

在兩方鬥個勢均力敵之際,老朱不想處理任何一方,尤其是淮西的功勳們。

建國初期,全天下都在看著他們。

劉伯溫剛死不久,現在再兔死狗烹,必會背上罵名。

所以,還不是時候。

就在朝堂爭吵進入新的**,老朱煩躁地站了起來。

“朕忽然想起來,老劉冥誕已至。”

“一晃眼,朕痛失肱骨已經過了一月半啊!”

“若諸卿實在無事,不妨與我一同,罷朝十日,好好祭奠老友。”

提起亡因存疑的劉基,滿朝喧囂,頓時一靜。

誰都知道老朱的逆鱗,就算耿直如韓宜可、鄭士元之清流,也對這位神機妙算的開國功臣,報以極大的敬意。

一時間,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剛爭吵不休的兩方,不尷不尬地隻能停止。

老朱冠冕下的沉鬱表情,轉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等下了朝,他腳步輕快走到馬皇後宮中,不由分說就拉上元後的手。

“妹子,快,咱這次帶你回老家看看去。”

“也不知老大和一幫小子們現在在那兒過得怎麽樣了。”

“咱順便給你介紹一位妙人。”

馬皇後笑著任老朱拉走,聽到他要回鳳陽縣,立馬驚訝地問道:

“你說的那位妙人,就是你上次回來以後,讚不絕口的那個張成張縣令?”

“他真有你說的那麽大本事?”

“嘿,這人比妹子你想得更加厲害!”

老朱興衝衝換了一身常服,點上人就再次微服私訪。

不過這次與上次不同,為了驗收自家小子們的學習成果,好好在老友們麵前炫耀炫耀。

老朱心血**,領著馬皇後又陸續拜訪了徐達等老兄弟。

帶上這些人,大明最強開國功臣陣容,浩浩****,直往鳳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