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煉鐵廠

登州城南四十裏,南萊山。

南萊山隻是登州城南麵的一處不出名的小山,此時卻被數百新軍將士把守住了上下山地道路,同時不斷有一隊隊地民夫扛著各式各樣的物資向山上攀去,很是喧囂。

此時地南萊山已經變成了一處巨大地工地,如果能夠從天空俯瞰地話,就能看到南萊山中有三處巨大的工地,由東向西一字排列著。

李從燕帶著吳從漢已經在山腰上的工地住了幾日,正在現場指揮這裏的修築事宜。

李從燕如此看中這裏,就是因為南萊山的東部山坳裏有一處富鐵礦,而在南萊山的西麓,還有一處露天煤礦。可以說南萊山天然就是一個建設煉鐵廠的上選之地!

“煉鐵廠就設在山腰的緩坡上,再調集三百民夫過來,十五日之內要將那裏全部平整完畢,基建事宜同時展開,不得延誤!”

“喏!”

“另外西麓的煤礦、山坳內的鐵礦也要同期建設起來,就用我設計的樣式進行,切記要確保通風、防滲水,要保證下井工匠、民夫的安全!”

“喏!”

“還有,馬上就要入冬了,民夫和新軍將士的禦寒衣物要盡快調集到位,木柴、火油等禦寒之物也要多多準備。施工期間不能發生凍傷人的事情,更不能出現民夫凍死的情況,否則我必定嚴懲不貸!”

“喏!”

吳從漢叉手說道:“請主上放心,此事我親自督辦!”

隨後李從燕等人來到東部山坳裏的鐵礦廠所在地,特意查勘了礦井的地點。

經過大唐三百年的積累,此時開礦的百工已經能將開采係統延伸到數十米深的富礦帶,利用木立框支撐,在地層深部構築龐大的地下采場。不過此時礦井的通風還是一個大問題。

於是李從燕借鑒後世的知識,對開礦技術進行了改良,采用豎井、斜井、盲井、平巷聯合開采法進行深井開采,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產生的氣壓差形成自然風,以此來解決通風問題。具體的細節還是吳從漢帶著一眾老礦工完善的,此時已經記錄在新修訂的《礦業手冊》中。

李從燕與眾人一邊說著,一邊查驗了礦井口的搭建情況,以及安全措施,此時已經有不少開采工具被運來,有斧、鉞、鑿等,翻土工具有木鍁、木鏟,裝載工具有竹筐、竹畚箕,提升工具有木轆轤、木鉤等。

另外在鐵礦的采礦區還設立了大型選礦場地,架設了選礦器具木溜槽,這種器具可以利用礦粒在斜向水流中運動狀態的差異進行物料選別。礦粒在重力、磨擦力、水流的壓力及檔條阻力等聯合作用下,鬆散、分層,這是達到按比重分離的重力選礦法之一。

李從燕巡視了一圈,鐵礦廠和煤礦廠正在穩步建設中,沒有什麽大問題,於是便心滿意足的返回山腰處的煉鐵廠。

南萊山煉鐵廠是李從燕發展計劃裏至關重要的一環,所以非常重視,這裏幾乎將南萊山的半山腰全部推平,開始大興土木。

來自登州各地,甚至是周邊萊州、淄州、兗州的百工也匯聚於此,兩百多名百工日夜忙碌著,在修築煉鐵廠建築的同時,一座座高爐也在修建當中。

煉鐵廠的高爐是經過李從燕專門改良設計的,每座高爐高約六米,容積約為五十立方米,基座都是由耐火磚和小卵石夯築而成,基座的厚度就是近四米,高爐的整體高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十米。

早在一個月之前,李從燕就在刺史府後院挖土燒磚,自行研製了試用型的耐火磚,而後經刺史府百工的完善,做成了可大規模使用的耐火磚。

此時的高爐就是用這種耐火磚砌成的,可以耐受更高的溫度。同時李從燕設計的高爐加裝了風箱,每座高爐的前端都有一個半圓形的突出部,上麵加裝了一個木質把手,這就是風箱,可以為高爐不斷鼓風,以增加燃燒室的溫度。

如此改良的高爐完全可以將溫度增加到煉鋼級別,現在隻需要使用合適的燃料就可以煉鋼了。不過李從燕還是準備先煉精鐵,畢竟煉鋼的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將來新軍對鐵料的需求。

“主上,目前煉鐵廠計劃先期修築七座高爐,後續還會再修建八座高爐。煉鐵廠投產之後,隻要鐵礦石和煤炭供應充足,每座高爐每天可產精鐵兩千斤,煉鐵廠每月可產精鐵九十斤左右!”

“九十萬斤?”

這個數字乍一聽非常唬人,但是李從燕在心中換算了一下,大概此時的兩千多斤為後世的一噸,也就是說煉鐵廠一個月的產量有四百五十噸上下,也算是很高的產量了。李從燕計劃煉鐵廠的產出先供應籌建中的兵仗司,全力為新軍打造製式兵備,如果將來有剩餘產能的話,再考慮對外出手精鐵。

“嗯,很好。”

李從燕上前查勘了一座高爐的底座,隻見耐火磚砌得很平整,中間夾雜著個頭均勻的小卵石,整體非常堅固,心中很是滿意,看來此番招募的百工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時李從燕問道:“煉鐵廠高爐的燃料,你們準備用什麽?”

“煤炭!”

吳從漢有些奇怪,西麓就有煤礦,而且刺史府也在大力修建這處煤礦,李從燕為何還要多此一問?

李從燕說道:“西麓的煤礦產出隻是第一步,煉鐵廠的燃料不能用直接煤炭,而是要用焦炭,煤礦產出的煤炭要先進行焦化,再運到這裏用於煉鐵。如果直接使用煤炭煉鐵的話,煉出的精鐵含硫量會很高,導致精鐵會變得很脆,打造出來的兵備質量會有隱憂!”

吳從漢聞言急忙記下,當即表示會在煤礦增加煤炭焦化的程序。

接著,李從燕說道:“如今的煉鐵之法乃是灌鋼法,但是還有需要改進之處。”

“請主上指點。”

“現在的百工是把生鐵片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中間,用泥巴把煉鋼高爐密封起來,而後再進行燒煉。如此無法保證生鐵液均勻的深入熟鐵之中,產出的精鐵會局部變脆。”

吳從漢一一記下,而後看向身旁陪同的百工,隻見幾人都是點頭稱是,心中對李從燕的學識越發的欽佩。

“那如何改進?請主上明示!”

“可以把生鐵片蓋在捆緊的若幹熟鐵薄片上,使生鐵液可以更好均勻地滲入熟鐵之中。不用泥封而用塗泥的草鞋遮蓋爐口,使生鐵可從空氣中得到氧氣而更易熔化,從而提高冶煉的效率。”

雖然吳從漢和幾名百工還不太明白氧氣、效率這些詞語的意思,但是大體已經聽明白了,幾名百工還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隻用幾雙草鞋就可以解決大問題!

接著,李從燕又查勘了刺史府編製的煉鐵廠、煤礦、鐵礦的管理手冊。這些手冊都是參照琉璃工坊和海鹽工坊管理流程製定的,在這個時代算是超前的產物,可以有效的管理偌大的工坊。

李從燕對手冊中幾處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指正,而後便命吳從漢刊印下發。

眾人又看了一陣,李從燕便回到煉鐵廠的臨時住所。這幾天自己在這裏已經看得差不多了,該指導的新技術也已經教給眾人,李從燕便盤算著明日返回登州城。

當然,李從燕問起各地開礦的情況。自從招標會結束後,各地商賈便開始大幹起來,具體的信息也都匯聚到了錄事參軍吳從漢這裏。

“啟稟主上,各地商賈都在忙於開礦,中標的十幾個商賈基本上都招募人馬進駐礦區了。這些商賈也真是行動迅速,短短時日便招募到了尋礦的鑲頭,基本上都找到了具體的礦藏地址。”

“那是自然,這就是錢財的力量,這些商賈最大的動力。”

接著李從燕又問道:“那各地世家有何反應?”

雖然李從燕並沒有設立專門的情報機構,但是在登州這一畝三分地,刺史府打探消息的能力還是可以依賴的,畢竟各級官吏都是本地的人精、地頭蛇,一些重要的消息可以很快匯聚起來。

“啟稟主上,各地世家也被開礦之事調動起來,特別是幾個商賈中標的鐵礦,已經有五、六個世家出大價錢入股那幾個鐵礦了。”

李從燕嘴角微微上揚,都說商人逐利,其實世家同樣如此。開礦利益巨大,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在招標會之前,李從燕便已經料到各地世家會對此事趨之若鶩,這也是李從燕提前的設計。

為何開礦招標會隻針對商賈,而拒絕世家?就是要讓世家明白一點:登州的主事人是刺史李從燕!

“各地世家入股開礦,那就是請君入甕之事,他們這是自己主動與我刺史府相聯係啊!”

吳從漢笑著說道:“主上明鑒。據說眼下除了登州李家之外,其餘各地世家對我刺史府的態度都有些改觀,特別是那些入股了各地礦藏的世家,更是如此。”

“這就對了!”

李從燕心中暗道:“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忽然,李從燕想起一件事情,便問道:“這幾次刺史府查獲的房產如何處置了?”

吳從漢微微一愣,說道:“主上忘了?除了一些房產分配給新軍各級將領作為住處之外,剩餘的房產基本上都空置著。”

“那倒是有些浪費了。”

李從燕想了想,此時出租房屋並不現實,畢竟現在民間沒有這麽大的租房需求,也沒有這個意識。

想了一下,李從燕說道:“這些房屋留著也沒什麽用,看看能不能全部賣掉,所得的錢財全部投入到流民墾荒之中。”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