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兩個年輕人

北京的二月,大雪紛飛。一輛馬車路上飛馳,馬車裏坐著一位老者,老者旁邊坐了兩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

馬車裏的老者正是孫承宗。孫承宗今年65歲,麵色紅潤、兩眼有神,一點不顯老態。

孫承宗有點興奮,也有點不安。

自從崇禎即位,孫承宗一直在等著皇上的召喚,雖然孫承宗知道希望渺茫。

崇禎天啟七年即位時,隻有16歲,今年也才17歲,這個年齡的少年渴望長大成人,獨自展翅高飛。當家作主、獨擋一麵,是不太想聽老師、長輩的嘮叨的。擺脫老師後,沒有道理又把老師安在身邊。

華夏有著尊師重教的傳統,帝師在身邊,有些事情、有些關係也不太好處理。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年輕皇帝,大展鴻圖之時,誰願放個老頭子在身邊。

不承想,正月二十五,接到聖旨,要求立即進京麵聖。孫承宗早就想進京麵聖,有要事向皇上稟告,隻是此事太過於匪夷所思。

眼前兩個年輕人向自己表明來意時,自己是當成騙子或精神病看待的。直到看到了讓自己“嚇尿”的實物,又不得不信。

這件事向皇上稟告,後果又會如何?會不會被皇上當成騙子或精神病人呢?

離紫禁城越來越近,這種興奮和不安也越來越強烈。但孫承宗沒讓這種興奮和不安在臉上顯現。

車在午門前停下,孫承宗從車上下來,整理了一下服飾。

就這一眨眼功夫,已有一個太監從東偏門閃出來:“首輔大人,請隨小人來,皇上已在武英殿等候多時。”

快到武英殿時,看到王承恩已在殿外等待。

王承恩看到孫承宗後,迎上前去說:“皇上已在殿內等侯多時。”

孫承宗低著嗓子對王承恩說:“今天我想引薦這兩位青年才俊麵見皇上,先讓這兩位在殿外侯著。”

王承恩聽過,說道:“好”。然後跟身邊的太監和衛士安排了一下。然後領著孫承宗進了殿。

孫承宗一進武英殿,一股熱量襲來,寒冷一掃而光。一個稍顯稚氣的青年,正坐在中間,在沉思著什麽。青年正是崇禎。孫承宗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朗聲道:“微臣叩見皇上”。

徐楚龍從沉思中驚醒,他望向站在旁邊的王承恩。王承恩點了點頭,徐楚龍知道跪在地上的正是孫承宗——這個以前在書上看到過的擅長用火炮的明朝重臣。徐楚龍連忙站起,上前把孫承宗扶了起來,然後對孫承宗說:“老師請起。以後老師見朕不用行跪拜之禮。”

孫承宗受寵若驚地就座,旁邊的太監馬上上茶。

崇禎對孫承宗說:“老師,這茶如何?“

孫承宗喝了口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心情也平息了下來說:“好茶!“

崇禎笑著問:“老師一路上可順利?“

孫承宗說:“托聖上的福,一路順利。“

孫承宗遲疑了一下說:“老臣這次進京,帶了兩個青年才俊,有要事要向對上稟告。“

崇禎笑著說:“朕這次召見老師,有國家大事要和老師商量,難道還有什麽事比國家大事還重要?“

孫承宗說:“此事關係整個國家和華夏族的生死存亡,希望聖上能見一下這兩個青年。“

崇禎看孫承宗這麽堅定,對王承恩說:“宣這兩個青年人進殿吧。“

兩個年青人進殿後,向崇禎行跪拜之禮。

崇禎說:“平身吧。聽說兩位有關係整個國家和華夏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向朕稟告。說說吧,讓朕聽一聽到底是何事關國家和華夏族的生死存亡大事。“

兩位年青人站了起來,徐楚龍看了兩人的麵孔,覺得有點麵熟,好像在哪見過,但又有點想不起來。自己從2070年的未來來到1628年的明朝,崇禎的身體,徐楚龍的記憶和思想,皇宮還未出過。對於男人,有印象的隻有皇宮的幾個太監和衛士。這兩個男人肯定不是太監,從體格來看,也不是衛士。從氣質來看,倒像是讀書人。

徐楚龍隨口問了一句:“兩位姓名?”

臉龐白皙,圓臉的年輕人說:“小人韋東臨。”然後看著旁邊有點黑、長臉的年輕人說:“這位是周星漢。”

徐楚龍陡然想了起來,2070年的華夏確實有一個年輕人叫韋東臨,一人奪得數學、化學和物理三科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不但理論功底強,動手能力也是一流。一人組裝了一台智能機器人,有些芯片是自己做的,軟件也是自己編寫的。

而周星漢從小就展露出過人的動人能力,10歲就製造出炸藥,差點把家給炸了。13歲根據圖紙造出自動步槍,因為不到法定承擔刑事的年齡,警方要求父母嚴加管教。

徐楚龍在2070年的華夏看過這兩個天才的報道,因此有印象。特別是韋東臨,是自奧林匹克競賽開辦以來,唯一一個奪得數學、化學和物理三個學科金獎的天才,智商180多,過目不忘,動手能力強,被華夏人乃至世界科學愛好者戲稱為除了生孩子不會什麽都會的“韋神”。

韋東臨和周星漢都是初中畢業就上了國內排名前二的大學。

就不知這兩個年輕人是不是2070年的韋東臨和周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