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嶄露頭角

麵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全新的同事,項嶽還真有點不適應。

原本在研究院時,他已經習慣了一進門就是操作台,示波器,信號發生器,萬用表,電烙鐵,一堆電子元件……看著圖紙就能動手操作。

而現在呢,麵前就是一張辦公桌,一堆文件和文件夾。那會兒沒有電腦。大家統統用筆寫字。一坐到辦公桌前,他就有些恍然不知所措,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好在他們的工作內容還不少。要麽開會,要麽下基層單位調查,或者布置任務。

項嶽發現,李威的優點是善於察言觀色,對領導的決定和安排執行得力。他從不提出疑問或者反應困難。即使某些方麵無法操作,他也應承下來,然後予以變通。如此下來,領導認為他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其實好多任務都沒完成。領導詢問時,他就告知正在繼續。

科技局並不像研究院都是硬任務,軟任務的完成指標和界限有時真無法界定。

“項嶽,我帶小馬和小龍去電子儀器廠,了解他們那個科研項目的進度情況。你們幾個先看看這個文件。我們回來開會討論。”李威對項嶽發號施令道。

雖然李威和項嶽是正副“處長”的關係,按理說應該討論和協商工作,但李威總是一個人說了算。他似乎把項嶽當做普通員工,總是以上級對下級分配工作的口吻跟他說話。

項嶽點點頭。他自然有點不快。但他沒有說出來。

初來乍到,他要先熟悉環境了解情況。

很快他就了解到,李威的父親是省民政廳廳長,跟張副市長是大學同學。

原來有靠山啊。怪不得趾高氣揚把我不當回事呢。自己這種沒有靠山的新人,隻有默默地努力嘍。

於是,項嶽選擇了韜光養晦。

他每天仔細閱讀上級發下來的各種文件,吃透精神。另外就是廣泛讀書修身養性了。他覺得,在官場除了緊跟上級部署,沒有紮實的文化底蘊,做什麽都沒有底氣。

很快就臨近年底。總結匯報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苦幹實幹,會耍筆杆子也是官場一大優勢。此時的李威沒了底氣,不得不求助於項嶽。

“項嶽,咱處理的年終總結就靠你了哈。聽說你能文能武,筆杆子很厲害哦。”李威端著一杯茶,笑嘻嘻地來到項嶽的辦公桌前,先給他戴頂高帽奉承一下。

項嶽仰臉看著他道:“李處長過獎了。項某工科出身,本不應該坐在這裏。無奈領導們如此看重,實在是趕著鴨子上架呢。”

“瞧你這出口成章,學工科真是浪費呢。”李威喝了一口茶後繼續說:“咱們一言為定啊,下星期五要上交匯報材料,局長們要過目呢。”

項嶽看得出來,李威對項嶽的才華一半是嫉妒,另一半是不相信。他以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給項嶽布置任務。萬一寫砸了,我就推在你身上。你也別想在這裏混了,想取代我轉正,沒門!

項嶽心知肚明。他答應道:“謝謝李處長高抬。我會努力爭取寫好。”

一旁的方東亮笑道:“看你們二位領導在這裏互相謙虛,咬文嚼字,就好像影視劇裏的台詞呢。”

“是哦是哦。”其餘幾個人也附和道。

項嶽想,官場中相互傾軋,爾虞我詐的情形雖然還沒有感悟到,但這個李威分明要壓我一頭,就算是個小小的考驗吧。

除了李威,其他同事都對他很尊重,也很好相處。項嶽無論文科還是理科知識都說得上豐富,也沒有傲氣不擺架子。年輕同事們都喜歡跟他相處,詢問各種問題。就連他的英語水平也讓同事們佩服。

處裏的總結很好寫。根據李威提供的工作日誌,還有一些相應的數據,他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把數千字的文章寫出來了。稍加修改遞給了李威。

李威看過之後,挑不出任何毛病,隻好呐呐地說:“速度確實很快哦,項嶽,做事不拖拉這是你的優點。不過,咱處裏的數據資料很完備,所以寫起來也很順手,對吧?”

項嶽不出聲地笑了笑。他知道這話的含義——你寫的總結主要不是你的功勞。他明白李威在竭力抹殺自己做出的成績。心想,我的付出和成績你不認可沒關係。自然有人認可。

果不其然。項嶽的總結報告得到了科技局領導們的表揚。因為同樣是科技局下屬,其他處室的報告與之相比,顯然遜色不少。

“這個總結報告,項嶽應該參與了吧?”羅局長走進他們處室,看著項嶽問道。

“是我和李威商議的,大家也都參與了,提供了不少數據和資料。”項嶽小心翼翼地回答。雖然是自己寫的,但不能居功自傲。且資料數據確實是大家得來的。

羅局長點點頭笑說:“很好很好。你們團結一致,工作肯定會做的越來越好。我們明年要給你們處室再壓些擔子。”

不過,項嶽心裏明白,自己的使命絕非在這小小處室待著,聽候李威這個小人的指令調遣。既然進了官場,就要爭取更大的發展。

他騎著自己剛買的嶄新永久牌28自行車來到市圖書館。這輛車還是父親幹休所裏發的票才買到的。當年永久,飛鴿,鳳凰是三大名牌自行車,就像如今的奔馳,寶馬,奧迪車一樣。

彼時沒有網絡,查資料全憑圖書和報紙雜誌。他花了好幾天時間,把全國各種經濟和科技類報紙、書刊和雜誌大致瀏覽一遍。而且,憑著自己的英語底子又翻閱了一些國外技術期刊。

除了筆記之外,他還到圖書館複印室去,花錢複印了一些重要資料。複印機當年是剛從海外流傳進來的新鮮玩意兒,一如當年的電視機和洗衣機一樣。他自費花錢複印了一批資料回去作為參考。

一切準備就緒,他開始揮毫碼字。

他構思了一篇經濟類論文,挑選了當時很火的一家經濟類雜誌投稿。

20世紀80年代,文革後的中國,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指導,進行了科技體製改革,積極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以此來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

項嶽以此為突破口,列舉了大量事實例證,舉一反三地表明:我國實施改革開放的戰略,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在這種戰略下,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環境也有了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中國發展的的兩大主題。

之後,他特別列舉了自己所在城市的電子工業,怎樣積極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包括原先所在的研究院,如何從依靠國家撥款養活技術人員,改變為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場的過程。這些科技人員不但養活了自己,還逐步把科研成果產品化,為國家創造了高額利潤。

再接著,他又把自己到市政府工作後,了解到的一些工業企業依靠科技創新,改變企業麵貌的生動事例一一列舉出來,有理有利地證明了上述理論的實踐合理性。

以真實材料為論據,且緊跟國家政策走向,分析透徹觀點新穎,這種文章怎能不發表?

洋洋數萬字的這篇文章,很快刊登在這家著名雜誌上,吸引了許多眼球。

沒過多久,這篇文章的縮寫版,出現在本市一家報紙的經濟類版麵上。

項嶽又被科技處領導傳喚了去。這次三位局長都在坐。

臉龐瘦削目光嚴峻的局長方立聲說:“小項,這篇論文是你寫吧?”他拿起某報經濟版麵的那篇文章問。

“是的。”項嶽看著局長的臉色答。

“文章寫的不錯。我和老羅,老孟都看了。你的舉例和論證都很好,符合中央的政策和精神。”方局長說。

“我是這樣想,既然各位領導把我選拔到政府部門來,我就要盡量發揮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項嶽說。

羅副局長說:“小項,我們幾個研究了一下,覺得你更適合到局政策法規處工作。”

“馬上就宣布調令,安排你到政策法規處擔任正處長。也就是正科級。”孟副局長接著說。

“哦。謝謝各位領導的栽培。”項嶽不失時機地表示感謝。

羅局長遞給他一個文件。他接過來一看,是政策法規處的工作內容。

政策法規處:組織研究製定全市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有關政策措施;組織研究科技體製改革的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製訂科技有關政策措施,研究起草有關科技法規、政策並監督實施

就這樣,項嶽在“創新技術與產業轉化處”待了半年左右,就換了一個處室,而且提升了半級——由副科升為正科級了。

“26歲正科,相當於封建社會的八品官吧?記得原先看過一個豫劇電影,叫做《七品芝麻官》,說的是一個古代縣官的故事。既然縣官是七品,科級就是八品了。”老父親看到回家的兒子匯報成績,笑吟吟地說。

老伴依舊有些擔心:“什麽品不品的。這官場說好就好,假如再來一場運動,保不準就有人陷害你,給你栽贓陷害使絆子。”

“我說孩子他媽,別淨嚇唬咱躍進行不行?孩子正在努力上進,官場一路順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