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假亂真的韃靼人

第三十一章 以假亂真的韃靼人

“這是新俘虜的韃靼人嘛?”

“是啊,這是我們部族的,但怎麽從來沒見過呢?”

“不會呀,難道說我們首領又攻占了其他部族嘛?”

“胡說八道,我們能守住自己的那幾頂帳篷就不錯了,現在的部族,哪有實力向外擴張?”

韃靼看著這些陶俑人議論紛紛,

但很快,他們也看出了不對勁的地方。

“這些人從我們進來開始,是不是就沒動過?”

“是啊,也一句話沒說過。”

喀什葛裏憋了半天,

心中的疑惑促使他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陶俑人,

他想去試探一下為何這些人能如此長時間的一動不動,

但素不相識,直接去觸摸又顯得不是太禮貌,

所以他的心中,就像數萬支蟲爬過,

癢癢的。

“茲德拉斯特維,斯塔勒士依,卜臘特。”

有人用他們部族特有的語言打了招呼,

可等待了片刻之後,

那些陶俑人依然沒有回複。

“喀什葛裏,你說他們真是我們部族的人嘛?”

韃靼人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射到了喀什葛裏的身上,

喀什葛裏顧不上是否對那些人產生冒犯,

實在忍受不住,便上前摸了一把,

“誒?假的?!”

什麽?

假的?

這是出現在所有韃靼臉上的表情和心中的台詞。

“這也做的太真實了吧?”

“就是啊,和真人有什麽兩樣?”

說著這些韃靼人都圍了上去,

有的摸摸陶俑人的頭,

有的看看陶俑人的服飾,

還有的,則從陶俑人的嘴巴裏看進去,

想看看裏麵到底是什麽。

“哇,你們看,這個人遠看實在是太逼真了。”

“是啊,我還真以為他們又抓了一百個我們部族的人來了,嚇死我了。”

“欸,你們看,這個衣服的穿戴方式居然都準確了,喀什葛裏,是你教的嘛?”

這個韃靼部族的服飾雖然和傳統韃靼人大致差不多,

但有很多穿戴細節不一樣,

例如他們的綢帶要從身後纏繞一圈,並從側麵紮進大的袍子裏,

又或者袖口上,翻出來會有一個小的部族圖騰,

甚至是在領口上,也會有著立起一個小雄鷹標誌的特殊設計,

雄鷹是所有草原部族的圖騰,

也是他們對於自由的精神寄托。

正是因為這些細節上的差異,

外族人稍有不慎就會弄錯,

可以說,不是那個部族土生土長的人,

幾乎很難分辨出來。

但眼前在應天,

韃靼人恐怕都不會超過兩百個,

更別說他們這個部族,

所以朱瞻基能把這個服飾做的如此準確,

在他們的印象裏,除了喀什葛裏,

朱瞻基恐怕也找不到其他人能交他了。

“沒,沒有啊。”

可這個問題也正是困擾著喀什葛裏的問題。

他充滿疑惑的看向朱瞻基,

這時,朱瞻基旁邊的一個侍衛解釋道,

“皇長孫大人找了全應天最好的工匠來製作這些陶俑人。

還派了好幾波人快馬加鞭去你們部族采購服飾,學習穿戴方法,

你們看到的這些成品,那是皇長孫大人耗費多少心血做成,

你們是不知道,他都連續好幾天晚上沒睡覺了。”

喀什葛裏完全沒想到這個大明朝的王室成員,

竟然會為了韃靼人的事如此上心,

從心底對這個名朝的皇長孫更多了一些敬佩,

但此時的他,也深深地為自己的草原同胞所隱憂,

大明朝有這樣的皇帝繼任者,

看來會更加強大,

到時候,草原人就隻能永遠的稱臣了。

朱瞻基示意他不用再說了,

他心裏想道,

辛苦穿越前他最喜歡參觀杜莎夫人蠟像館,

對於裏麵介紹的陶俑製作技術也頗有興趣,

閑著沒事,也自己動手做一做,

這些幾千年之後的技術,

無論是在材料的準備,

還是人物細節的刻畫上,

都不是明朝可以比的,

相對此時的技術能力來說,

那可不就是做出來和真人一樣,

隻是他沒想,這個愛好,

竟然在這裏派上了用場。

朱瞻基停頓了一下,

指著這些陶俑人問喀什葛裏,

“這些人你們覺得怎麽樣?”

“簡直如同真人在世。可皇長孫大人做這些人是幹什麽用的呢?”

“那你們覺得,用他們去替真人殉葬如何?”

“用...這些陶俑....去殉葬?”

韃靼人從來沒有用假人去做過這些儀式,

這個想法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匪夷所思。

“是啊,這都什麽年代了,用真人殉葬的製度早就該隱入曆史的塵土了。”

“但這畢竟還是假人啊,阿西爾在天之靈,會怪罪我們的。”

“喀什葛裏,你可知道秦王嬴政?”

朱瞻基問道,

“那是中原的傳奇雄主,小時候在草原上也學習過他的故事。”

在古代的北方草原,早已經興起了一定程度的學校教育,

當然他們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也十分深遠,

在學校教育中,同樣主要開展以儒家為主的教育,

對於中原的曆史文化的學習,也非常普遍。

可以說,韃靼的學校教育已開始為培養統治人才服務,貴族子弟所受的教育,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所以喀什葛裏自然是知道秦始皇這樣的人物的,

不過這樣,朱瞻基反而覺得要說服起來,變得容易了。

“秦始皇死後,就修築了上萬陶俑為他殉葬,

讓他在死後,依然可以千軍萬馬,征服世界。”

但由於明朝時,秦兵馬俑並未問世,

所以聽到這話的其他人,

都充滿了疑惑,

“你說的這是真的嗎?”

好在古代信息的發展並不通暢,

加上朱瞻基此前在他們的心目中,

已經樹立了一個高大的形象,

因此他說出來的話,

並沒有多少人會去懷疑。

“既然如此,那就由我們送這些陶俑人和阿西爾一起回草原。”

“等送葬的儀式完成,我們定將回來為皇長孫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喀什葛裏等韃靼人,

帶著那一百個陶俑人和阿西爾的屍體踏上了回草原的路,

“殿下,您就不怕他們不回來了嘛?”

朱瞻基身旁的一個侍衛對於他如此輕易放這些韃靼人回草原充滿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