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何去何從

眾人上馬快速通過七裏橋,沿著官道一路向西而去。此時天色已經大亮,路上行人已是絡繹不絕。

劉辯等人也不掩飾行跡,及至走出五六裏路,行人漸漸稀少,劉辯行到一個三岔路口,看左右無人,領先撥轉馬頭向北而去。

走了片刻,劉辯停了下來說道:“你們暫且在此等待,我去去就來!”

劉辯下馬後,走回到三岔路口處,將眾人的行跡消除,又擺布了一番,做出眾人仍然向西而行的樣子,才滿意的回轉。

“陛下竟然是隱匿行跡的高手?”對於劉辯的做法,張全開始是一副不屑的樣子,隻是到了最後,他目光中已經滿是震驚!

別人看不出什麽來,可張全卻是知道這裏的門道,要知道張全本就是在陷陣營中擔負探馬的職責。

探馬,也稱探騎,是漢末時期的稱呼,也就是指偵察騎兵,其實質就相當於後世的武裝偵察兵,也就是特種偵察兵,主要負責偵察敵情與反敵方偵察。

在古代,偵察的分工沒有那麽細致,所以探馬做的也不隻是偵察敵情那麽簡單,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到戰地附近打探消息,作戰地區地形地貌和地理環境,可飲用水源情況,將可行的道路畫成軍事地圖,是否要找先鋒隊開山開路遇水搭橋等等。

探馬對個人的能力要求極高,他們不但對格鬥和武器的掌握強於其他人,還十分善於隱藏。

張全不但是探馬,更是探馬中的高手。正因為此,他才知道劉辯看似簡單的布置,其實蘊含著高度的智慧,不是經年的老手根本達不到這個境界,可他才多大?

“高手?”劉辯笑了笑說道:“這些隻是些小手段罷了,高手我可不敢稱。”

劉辯沒說的是,他不敢稱高手那就再也沒有人敢自稱了,要知道他可是特種兵出身,而且是兵王!隱蹤匿跡這些本就是特種兵訓練的基礎科目,作為特種兵裏的兵王,若是全世界排名的話,他可以排入前三甲。

這個時代的探馬與後世的偵察兵相比,那可是落後的太多了,後世偵察兵的訓練內容不但包括戰鬥偵察、火力偵察、捕俘、搜索等武裝偵察手段,同時還可進行觀察、竊聽、潛聽、照相和搜集文件資料技術偵察技能,可以說不僅僅要有武力值,還要有一定的頭腦,更何況還總結了幾千年偵察兵的經驗。

可以說若是拿這個時代的特種兵跟後世相比,後世中最差的特種兵到了這裏也足以稱得上高手!更別提劉辯這個特種兵王了......

對於高順要追隨劉辯這件事情,張全其實是不樂意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此時的董卓權傾朝野,而且對呂布也是關愛有加。作為呂布手下頭號大將,高順深得呂布信任,陷陣營更是呂布手中最精銳的一支隊伍,無論是在裝備還是在薪餉上都要優於其他部隊。

而劉辯呢?隻是個被董卓廢了的皇帝,雖然還給了個“弘農王”的稱號,可是人被關在永安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命不久矣!

不過張全高順的決定選擇的是無條件的服從,他和高平的命都是高順救得,他倆的本事也是高順手把手教出來的,對於他們來說,高順既是嚴師又是慈父。

所以在聽說高順要追隨劉辯之後,雖然不清楚高順為什麽要拋棄遠大的前程,去追隨這個看起來頗為廢物的少年,他倆還是義無反顧的跟隨而來。

可是從今晚見到劉辯一直到剛才的事情,這短短的時間卻讓張全整個顛覆了對於這位少年皇帝的觀念,這哪裏是個人畜無害的懦弱少年,這就是個扮豬吃虎的高手!

高順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張全的變化,卻隻是暗自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麽,他知道自己這兩個手下的本事,可是他更知道他追隨的這個小皇帝必定會將他們折服,畢竟劉辯給自己的驚喜已經是太多了,而眼前這點事情,拿劉辯講的話來說,小手段而已!

眾人不敢停歇,趕了一上午的路程,中午時分已經是到了邙山地界。

這一上午的行程都是由劉辯在前麵帶路,對於這個逃走的路線,劉辯早就規劃好了。這段時間,劉辯查閱了宮中所有的輿圖,這些輿圖雖然不甚是準確,可畢竟是皇宮中的收藏,基本上的地貌還是比較完備,劉辯就憑借這些輿圖,規劃了逃亡路線,好在一切有驚無險,平安逃脫。

眼看著進入山區,劉辯此時才真真正正的鬆了口氣。

進入茫茫山區,自己這幾個人更容易藏匿行跡;而且作為叢林作戰專家,在這裏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當年劉辯深入敵區,一人滅掉了對方的一支守備部隊,就是在山林中跟他們打了一個周的遊擊,在山林之中,劉辯就是真正的王者!

“我們暫且休息休息吧,”劉辯當先勒住馬的韁繩。

一上午的疾馳,自己的這個身體頗有些支撐不住,而唐姬早已經是臉色蒼白,隻是勉強硬撐著。

不過高順三人則是神色不變,他們都是老行伍,這種強度的行軍對他們來說輕鬆的很。

尋了一處隱秘的所在,劉辯等人坐下休息吃飯,而高平和張全則是先去照顧眾人的馬匹。

休息了片刻,高順按奈不住,上前問道:“陛下,卻不知我們此行去往何處?”

“何處?”劉辯苦笑了一聲:“高將軍,若是我說沒想好,你信不信?”

高順聞言卻是一愣,他遲疑的說道:“陛下,您這不是說笑?”

“說笑?那自然不是,這個問題也正是我這些時日困擾的問題,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逃走準備,就沒有仔細想過......現如今我們終於逃出來了,一時半會那追兵也找不到我們,我們就一起合計合計......來來來,大家都過來。咱們席地而坐,商議商議......”

劉辯將眾人召集過來,他在一塊磨盤大小的石頭上盤膝而坐,高順等人則是在他身前左右跪坐。

看到大家坐好,劉辯開口說道:“我們現在算是逃出來了,隻是逃出來之後何去何從,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劉辯說完,眾人皆沉默吧不語。

過了半天,高順見無人說話,想了想說道:“陛下,不如我們去渤海郡去投渤海太守袁紹如何?”

袁紹此前因為廢立之事與董卓發生衝突後懸節東門,回冀州老家去了。董卓為了避免生亂,拜袁紹為渤海太守,這件事情高順卻是知道的。

“袁紹?為何?”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下多故吏,又是名相後裔,對漢室忠心耿耿,對董卓廢立之事也是據理力爭,陛下去投奔於他,其必然能相助陛下召集軍隊,驅逐董卓!”高順想了想說道。

“其實不然!”劉辯搖了搖頭說道:“袁紹袁本初,實為我漢室的真正掘墓人!”

“陛下何出此言?”高順聞言大驚道。

“有些事情,我們要跳出來看,”劉辯擺了擺手,示意高順稍安勿躁,沉吟了片刻說道:“子循適才所言極是,可是這隻是表麵現象......十常侍之亂,那張讓臨死前對我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啊!希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

“……現在想來,張讓所說確是精準預言……十常侍雖然罪不可赦,可是卻是最忠於漢室之人!我為何這麽說呢?因為他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皇權。想想東漢王朝百餘年來,天下多少名士、三公大將軍盡折宦官之手,說白了無非投鼠忌器,所顧忌的還是背後的皇權。袁紹定要鼓動何進將所有宦官趕盡殺絕,看似忠義之舉,其實是砍掉了漢室最後的一點力量,這麽說雖然有些極端可卻是現實......十常侍伏誅,而天下大亂!真正算起來,漢室衰微袁紹難辭其咎。”

“而如今新帝登基,我們去投袁紹,此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我怕迎接我們的不是支持,而是綁縛京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