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長了腿的界碑

崇禎二年九月,當鹹陽的糧食再一次迎來豐收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知道,鹹陽上下從今天開始,隻會有一個聲音,那就是秦政的聲音。

今年的春天,老天爺在種子破土,嫩植抽芽最關鍵的時間段裏,一滴雨都沒下給秦地。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往年,都不用想,那肯定往賣兒賣女,賣田賣宅求一口糧食的方向發展。

但是,正是由於秦政讓全縣大戶帶著人修了整整四個多月的水利設施。冬天的時候就在各地積攢下了巨量的水池,大量的河水也引入了往年無法到達的地區,將無數的旱地變為了水澆地。

所以即便即便開春一點雨都沒下,但是整個鹹陽的沒有一塊地因此而拋荒,而是茁壯的成長了起來。

但是鹹陽以外的地方就遭了殃,他們可沒有人帶著新修水利,所以麵對大麵積的幹旱,再加上了北邊越發猛烈的匪災,巨量的流民從外麵來到了鹹陽。

但所有人都擔心這近十萬流民的到來會拖垮鹹陽,要知道整個鹹陽縣的人口也不過二十多萬,這一下就是多了一半的人口,多了十萬張嘴。

秦政卻在此時拿出了巨量的糧草布匹,還有數千頭耕牛。

這些秦政從南方花費巨資購買的物資,在這時候排上了大用場,拯救了整整十萬條鮮活的生命。

然後秦政開始派官員穩妥接受了這群流民,經過了消毒隔離的防疫流程後,很快把他們派到了開荒的土地上和新建的工地,還有各式各樣他新開的工坊裏。

就這樣這十多萬流民在短短幾個月間不僅很快的融入到了鹹陽的大家庭裏,而且一個個的養的都還不錯,氣色比以前都不知道好了多少。

而秦政這時候也才知道,養活一個大明百姓的成本到底有多低。

一群餓的半死的流民,你隻要給他們一頓飯吃,然後允許他們進入山林後,不到短短半個月,這群人就會滿臉紅光的從山林裏麵慢悠悠的出來。

甚至他們還懂得帶上從山林裏搜尋到的禮物送到鹹陽衙門裏,感謝秦政允許他們進入秦家的山林裏。

這些禮物或許是一隻兔子,或許是一段木頭,有時候還可能隻是一包蘑菇,但無論是什麽禮物,秦政都欣然收下,並且給予他們一袋糧食和一匹布作為回禮,甚至還會為他們介紹工作。

而經曆過這些秦政,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能有幾百種野菜,原來有那麽多蟲子隻要處理一下就可以吃,還是高蛋白,原來草加樹葉配上一點點糧食就能做成餅子。

尤其是到了夏天草木旺盛的時候,已經完全進入正軌的鹹陽流民已經不需要秦政再去動用倉庫的裏三萬多擔糧食,鹹陽的所有人都吃飽了肚子,穿上了衣服,而且有了落腳休息的地方。

即便可能吃的不太好,穿的都是麻衣,住的都是臨時由草木搭起來的棚子。

但能讓一縣三十多萬人都吃飽肚子,這份功績在整個秦地是絕對的獨一份。

這也讓鹹陽成為了秦地高級官員的遮羞布,畢竟除了鹹陽之外,整個秦地,北邊已經打成了一鍋亂粥。

此時的秦地北方。

三邊總督楊鶴楊大人在經曆巨額財富被盜的打擊後,並未一蹶不振,僅僅過了一個月抓賊無果之後,帶著大軍就前往了北地剿匪。

這時候秦地北方早就亂套了,官兵殺反賊,反賊殺官兵,反賊殺反賊,很多縣城都在被圍攻,而楊鶴帶領著大軍緩慢前進。

雖然當地的官府都在艱難的抵抗著賊兵,甚至延安知府張輦、都司艾穆在延川進逼賊兵,收降了賊首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取得了極為不錯的戰果。

而在韓城的洪承疇也是領兵抵禦來犯的賊兵,俘獲、斬殺了三百多人。

就在這樣一片形勢大好之下,卻因為楊鶴行軍太過緩慢,賊首王嘉胤帶兵洗掠了延安、慶陽,讓兩地死傷無數。

楊鶴在此時卻選擇了隱瞞這條消息,帶著大軍見到賊人就招安收服,最後給所有的賊寇發了免死文書,還把他們安置在延綏、河曲一帶。

但賊寇當了賊寇之後,嚐到了人血的滋味,哪裏還能放棄那種為所欲為不勞而獲的快感。

結果楊鶴所招撫的反賊,無一例外都重新反叛,楊鶴剿匪半年,除了北地百姓被迫大批逃離之外,一無所獲。

而秦地南邊因為大旱大災早已自顧不暇,就連長安城內也又鬧起了糧荒。

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秦地隻有鹹陽能拿得出手,讓他們的麵子好過一些,也能勉強給予朝廷交代。

單論賦稅,鹹陽一縣就占了今年全部的三成。

可鹹陽縣也有令他們煩心的地方。

因為鹹陽有一條政令,就是但凡鹹陽所屬村落,鄉鎮必須修繕水利,修整路麵,並且遵循鹹陽縣的統一稅率,繳足之後再不收稅。

於是出現了一件極為怪異的事情,那就是鹹陽縣用來確定疆屬的總是會界碑失蹤,尤其是去年禮泉縣和興平縣靠近鹹陽的兩個鎮子,偷偷的將鹹陽界碑放到了他們那裏後。

不僅水利道路修到了他們那裏,而且官府根本沒有去追究,直接把他們劃屬到了鹹陽之中收稅。

但其實這也不算什麽大事情,界碑移動之事沒有那麽罕見。

可人都是貪心不足的,尤其是這種隻要移動一下界碑,就能享受無數好處的好事,自然人人爭先。

隻不過半年,鹹陽縣的界碑就已經擺到了興平縣和禮泉縣縣城門下,就連長安縣也有將近三成的地方被鹹陽縣圈了裏麵。

這才讓長安知府察覺到不妙,連忙發文製止。

而長安縣的縣令也覺得這是此生大辱,想拉著興平縣和禮泉縣縣令就去找秦政評理。

可惜興平縣和禮泉縣的縣令因為過於靠近鹹陽,這兩縣的縣令都是鹹陽大族的子弟,有一個還姓秦,根本不敢對界碑移動這種事情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