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龍杯

魯平看著我:“你父親沒有跟你說過這九龍杯的事嗎?”

我搖搖頭。自從我長大以後,我和我父親幾乎很少見麵,更遑論什麽九龍杯的事情了。魯平告訴我,缺一門自從祖師爺魯班創立以來,門下一直人丁稀少。缺一門一直秉持門下弟子貴精不貴多的原則,也不大肆擴充門人弟子。門下弟子行事也是獨往獨來,是以給人一種神秘感。江湖上對缺一門也是褒貶不一,缺一門弟子倒也不太在乎這些事,依舊獨來獨往。他們不結交官府,這也是缺一門的一條門規,隻不過這一條門規卻在元末破了規矩,因為那一代缺一門掌門魯啟明認識了一個和尚。

這個和尚還是一個醜和尚。這個醜和尚隻是皇覺寺的一個小小行童,每天打掃寺廟,被大和尚呼來喝去。小和尚叫朱重八,在皇覺寺做了五十天的行童之後,便被大和尚指使,離開皇覺寺,四處化緣為生。朱重八離開皇覺寺的第一天,便遇到了魯啟明。當時的魯啟明正坐在一戶人家的門廊之下,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朱重八看他一身髒兮兮的,又沒了一條腿,心生憐憫,於是就去一旁的饅頭鋪化緣。饅頭鋪老板看他可憐,便給了他一個饅頭。朱重八沒有舍得吃,將這個饅頭遞給了魯啟明。

魯啟明奇怪:“小和尚,你自己為什麽不吃?”

朱重八咽了咽唾沫:“你身子不方便,你先吃吧,我還可以去別處化緣。”

魯啟明見這小和尚長得雖然醜,但是心地善良,心中感動,片刻之後,他便把饅頭吃下了肚。

朱重八還在一旁告訴他,不要急,慢慢吃,不夠的話,他再去化一個饅頭來。

魯啟明謝過朱重八,然後將三枚箭頭遞給朱重八,並且告訴他,隻要拿著這箭頭,就可以前來找他,他會給拿著這箭頭的人辦三件事,哪怕這三件事難如登天,他也絕對會赴湯蹈火、不惜一切去完成。

朱重八不太相信,眼前這個缺了一條腿的人能夠給他辦什麽事情。魯啟明告訴他,他是缺一門的掌門。

朱重八哪裏聽過什麽缺一門這個門派,當下還是半信半疑,於是問道:“日後拿著這箭頭去哪裏找你?”

魯啟明告訴他,日後隻要他或者其他人拿著這魯班矢,去任何城市找到任何一個木匠,隻要木匠看到這枚魯班矢,就一定會給他傳信到缺一門,缺一門的人自然就會主動聯係他,為他辦任何事情。

朱重八這才知道這枚箭頭叫魯班矢。魯啟明站起身來,飄然而去。

朱重八看著適才還躺在地上、仿佛快斷氣的老乞丐,居然轉眼間便站了起來,且在無人扶持的情況下,一條腿在地上瞬息間飄出數丈開外。再一眨眼,那個老乞丐居然無影無蹤了。

看到這一幕,朱重八這才相信自己是遇到神人了。朱重八小心翼翼地將那魯班矢收了起來。他告訴自己,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這魯班矢。

後來,朱重八四處遊走,慢慢長大,一路做到鎮撫。這數年之中,朱重八雖然身經百戰,曆盡千難萬險,但依舊未曾使用這魯班矢。直到後來,朱重八被郭子興下入深牢大獄之中,其妻馬氏前來探監。朱重八感到自己如果不借助外力,恐怕這一次難以脫身,於是決定用一次魯班矢。

朱重八悄悄讓馬氏從家中臥室的衣櫃裏麵取出一枚魯班矢,前往城中最大的木匠鋪魯記,將那魯班矢交給魯記木匠鋪的老板,讓他們想辦法搭救自己。

馬氏領命而去。數日之後,朱重八便被釋放。朱重八這一次終於知道了魯班矢的厲害。第二次使用是在數年之後,朱重八和陳友諒大戰於南昌。陳友諒造了數百艘樓船,帶著六十萬水軍,盡發精銳進攻朱重八。

朱重八知道這一次是生死之戰,贏了,天下便盡歸己手;輸了,就一無所有。除了陳友諒,其他如張士誠、方國珍皆不在朱重八眼中。

這陳友諒是眼下朱重八最大的敵人。朱重八再一次使用了魯班矢。鄱陽湖上,萬箭齊發,一枚箭頭流星趕月一般,射中陳友諒。

陳友諒死的時候,四十四歲。他不知道殺死他的正是一枚魯班矢……

天下平定,朱重八得了天下,分封諸位兄弟之後,朱重八將最後一枚魯班矢收入後宮之中,藏在一個錦盒裏麵。錦盒中有一本書、一枚魯班矢和兩隻九龍杯。

聽到這裏,我忍不住問道:“這九龍杯原來是在皇宮之中?”

魯平點點頭,繼續講述那些淹沒在歲月裏的故事。

朱重八臨死前,秘密派人尋找當年贈予他三支魯班矢的魯啟明。隻是時光荏苒,魯啟明早已辭世,缺一門已經換了一位掌門,叫作魯修成。魯修成這才知道上一代掌門居然和大明天子有過這樣一段緣分。

朱重八想要賜缺一門富貴榮華,魯修成堅辭不受,並且告訴朱重八,缺一門門下曆來如此。缺一門自創派以來,便不是為了獲取這世上的財寶為目的。朱重八托孤魯修成,告訴他,自己死後,長孫朱允炆繼位,勢必引起其他幾位兒子不滿,這其中最為厲害的就是四子朱棣。朱重八要魯修成保護好朱允炆的安全。

魯修成當時不解,不知道為什麽大明朝那麽多兵馬會保護不了一個朱允炆。當時他麵對一個古稀老人,隻有答應下來。

朱重八不久去世,朱允炆登基為帝,是為建文帝。朱重八在位期間,兩次分封諸王,這其中尤以燕王朱棣勢力最大。朱重八死後,朱允炆即位,便即削藩。朱棣知道大難來臨,隨即起兵造反,一路殺到南京城下。

駙馬梅殷拿著最後一枚魯班矢前往缺一門,找到當時的缺一門掌門魯修成,請求魯修成援助。魯修成隨即暗中謀劃,但得到消息,穀王朱穗和李景隆投降,南京已經失守。魯修成帶著兩名弟子趁著混亂之際闖入皇宮,發現皇宮已是火勢熊熊。

大火熄滅之後,魯修成發現幾具燒得焦黑的屍骸,容貌已然無法辨認。宮內太監說,那幾具屍骸便是建文帝和太子的屍身。

魯修成後悔不已,但他始終不信建文帝會自焚而死。一番查探之後,這才發現後宮中有一條地道通向宮外一處小巷之中。

魯修成懷疑建文帝由這條地道逃之夭夭,於是派手下弟子四處查探,訪查數年,一無所獲。缺一門自祖師爺魯班創派以來,首重的就是一諾千金。這一番被駙馬梅殷求救,魯修成卻沒有做到,作為缺一門掌門,他自感臉上無光,於是在他臨終之際留下一條遺命——門下弟子一定要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就算找不到建文帝本人,也要找到建文帝的後人,護他周全。

這條遺命便被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魯修成臨終前還告訴下一代掌門一條極其重要的線索。當年魯修成查訪建文帝的時候,曾經找到一位前朝大內總管。那大內總管告訴魯修成,太祖皇帝的寢宮裏麵有一個錦盒,錦盒裏麵裝有兩隻九龍杯,那大內總管先前聽太祖皇帝提起過,那九龍杯是一把鑰匙,但是那九龍杯是哪裏的鑰匙,太祖皇帝卻沒有說。

再三逼問之下,那大內總管這才說太祖皇帝曾經在一個深夜跟太子說起過一本奇書,名叫《推背圖》,太祖說那《推背圖》被他分為五份,藏在五個地方,這五個地方暗合金、木、水、火、土五個方位,日後如若朱家子孫有難,可以前往這五個地方,將五份《推背圖》勘透之後,找到寶藏,重新開始。隻不過那五個地方在哪裏,太祖皇帝卻沒有詳說。

魯修成聽完那大內總管的講述之後,隨即再次潛入皇宮中。此時朱棣已經登基,皇宮戒備森嚴,魯修成冒著千難萬險,終於找到那隻錦盒,打開之後,卻是大失所望。

原來錦盒之中,隻有一本書,那兩隻九龍杯卻不知所蹤。魯修成打開那本書之後,再次失望——那本書竟然是一本無字天書。整本書除了材質顯得有些名貴之外,竟然沒有半點字跡。

魯修成後來在京城四處打探,終於得知那兩隻九龍杯其中的一隻被朱棣賜予了和尚道衍。

魯修成隨後又暗中前往道衍府上查找那隻九龍杯,隻是不知為何那隻九龍杯居然不知所蹤。

魯修成返回京城,再次尋找那位曾經透露過隻言片語的前朝大內總管,誰知道那位前朝大內總管已經躲了起來。魯修成費盡千辛萬苦,才再次找到這位前朝大內總管。

這一次,這位大內總管卻再也不肯吐露任何消息。無奈之下,魯修成這才表露身份,將缺一門過去與朱重八的緣分一一告知。

這位大內總管在看到魯修成身上帶的魯班矢之後,這才相信。隨即告訴魯修成,太祖皇帝有一處絕密之地,那個絕密之地隻有九龍杯才能打開。

九龍杯上有四個數字,按照數字所示,尋找到數字對應的文字之後,陽轉第一個文字,便能夠打開機關,進入那個絕密之地。進入之後,要想關閉洞口機關,隻要陰轉第二個文字,便可以將機關關閉。

隻是這個絕密之地到底在哪,這位大內總管卻說不出來。畢竟,再親近,他也不過是皇宮裏麵一個伺候皇帝的宦官,皇帝不會告訴他所有秘密的。

這位大內總管告訴魯修成,後宮裏麵一直有一個傳言,說那建文帝在削藩之後,可能是感覺局勢有可能失控,於是就派人秘密將後宮裏麵的寶藏轉移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這個地方是不是那個絕密之地,就無人知道了。

建文帝將寶藏轉移,估計是怕萬一削藩失敗,整個江山落入燕王之手,自己還可以借著這一宗寶藏卷土重來。

建文帝在大火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本人和那一宗寶藏都不知下落。

魯修成聽完大內總管講述之後,告訴他,這些事如果被其他人知道,恐怕建文帝和那一宗大寶藏的秘密便多了幾個人知道。這樣的話,恐怕對流落在外的建文帝不利。

那名大內總管知道魯修成的意思,於是自縊而死。

這世上知道九龍杯秘密的人就隻剩下了缺一門。隻不過缺一門知道九龍杯如何使用,但不知道那絕密之地,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魯修成臨終的遺命也就成了缺一門門人弟子一代代的使命。

魯平自然也是如此。

魯平是山東人,為了避禍,帶著老婆、孩子一路輾轉來到江西,租住在這滕王閣景區附近的一處小巷陋室之中。

後來便在滕王閣景區找了一份清潔的工作,每日裏在滕王閣掃地,賴以維持生計。而他的妻子則因為體弱多病,在家照顧孩子,做一個家庭婦女。

魯平閑暇時就會四處尋訪那位大內總管口中所說的絕密之地,這十幾年來,他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那個絕密之地卻連一點影子也沒有。

數年前,他妻子得了重病,孩子也無人照顧,無奈之下,魯平隻有將孩子托人送回到自己父親身邊,而他自己則依舊待在滕王閣景區附近,一邊打工一邊照顧身患重病的妻子。

尋找九龍杯和那絕密之地這件事也就此耽擱下來。直到這一次陳彼得的到來,讓他眼前亮起了一盞明燈。

縈繞在他心底幾十年的秘密終於有了一點線索,他又可以借著這一次機會,贏取八十萬賞金,用來換取他妻子活命的機會。所以魯平才會在明知陳彼得一定會在進入鬆林石壁秘洞之後暗算自己的情況下,依舊帶著陳彼得進入這絕密之地。

隻是這秘洞號稱絕密之地,想必一定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可是我們查探了一圈,也沒有看出這秘洞有何秘密。除了一塊奇楠沉香木,便隻剩下一本書和一枚搖鈴。

我將心裏的疑惑說了出來。魯平帶著我和司馬姍姍走到那一口石棺跟前,跟著將手電照了過去。石棺之中除了那一本書之外,空無一物。

我心裏暗罵:“陳彼得這個老狐狸,這麽財迷,就連那一枚破搖鈴也拿了去。就是奇怪,怎麽沒把這一本書拿走?”

我將手伸入棺材裏麵,伸手抓住那一本書,想要拿起來,誰知道一抓之下,那本書紋絲不動。

凝神細看,那本書竟然和石棺棺底連在一起,竟是石頭做的。

我心裏更加奇怪,難道這本書真的是石頭做的?可是這石棺齊齊整整,為什麽在棺底造這麽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