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別哭

這個話題有些許沉重。在未成年保護的問題上,大家是不是普遍認為男孩兒比女孩兒要安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事情要從2019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名中年女性被警方逮捕講起,被捕的罪名是她涉嫌強暴了一名未成年男孩。可怕的是,男孩竟然被侵犯了多次,時間長達兩年之久。

這位女性44歲,名叫蘇賢·迪倫,她的丈夫是長曲棍球的少年隊教練,所以她平時會幫著丈夫照料球隊裏的小男孩。

在家長們的眼中,迪倫太太是一名熱心的“球隊媽媽”,所有的小球員都能得到非常妥善的照顧。因此大家對她都沒有什麽戒心,總是放心地將自己的孩子交到她手中。

不過,其中有一個10歲大的男孩,卻不那麽樂意接受迪倫太太的照顧,在去了球隊一段時間後,原本性格開朗的男孩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在校期間還會與同學打架。

男孩的母親不理解孩子的突然轉變,就嚴肅的說了他幾句,但沒成想孩子還鬧起了自殺。母親覺得孩子可能到了有逆反心理的青春期,認為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可能是缺少父愛導致的。因為早些年,她和孩子的父親離了婚,分居兩地後,孩子就很少能再見到父親了。

思考再三,母親決定先把兒子送去父親身邊待一段時間,希望在有父親角色參與的教育環境裏,男孩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長。

在共同生活沒幾天之後,父親就看出兒子不太正常,不像是單純的鬧脾氣,他嚐試與兒子談心,可依然撬不開兒子的嘴巴。

最後,男孩的父親找來了一位心理醫生,醫生耐心地引導,這時,躺在治療**的男孩才吞吞吐吐地說出了他的秘密。

原來,男孩剛加入球隊沒多久的時候,在一次迪倫太太家舉行的球隊睡衣派對上,因為派對結束的比較晚,當天男孩就和其他隊友留宿在了迪倫太太家。

那天晚上,迪倫太太對男孩就開始有了一些不正常的親昵舉動,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男孩的懵懂讓迪倫太太更加大膽,在後來開車送孩子們回家的途中,她故意繞路,把除了男孩之外的其他孩子順利送回家之後,她就將車子停在了路邊,再一次對男孩進行了觸摸性質的猥褻。

慢慢地,迪倫太太就不再滿足於親吻和撫摸了,終於在男孩11歲時,她把男孩給強暴了。

在這之後,迪倫太太威脅男孩不準把她們之間的小秘密說出去說,如若不然,後果自負。幼小的孩子在體力和智力上都很難與一個成年人抗衡,盡管男孩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但他不知道該怎麽辦。迪倫太太深受大家的喜歡和信任,又是教練的妻子,說出來會有人信嗎?男孩隻有默默忍受。

在醫生的循循善誘下,父親才了解到,這個善良的男孩最深處的恐懼是擔心有一天迪倫太太會抱出一個孩子,讓那個孩子管自己叫爸爸。他也曾向迪倫太太提出這個事情,但對方不以為然,隻說自己已經不能懷孕了,不會有他的孩子。

話是那麽說,但男孩卻惶惶不安,他不知道如何排解內心的煩悶,因此變得敏感而易怒,動不動就與人發生衝突。

可悲的是,沒人看出那是男孩的一種求救信號,身邊的同學,班上的老師,家裏的母親都以為這些反常的舉動,隻是男孩的青春期到了,也沒多想,更沒有人去探尋男孩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而男孩年紀尚小,也不知道如何應對,自我封閉的他就屢次落入了迪倫太太的手中。

終於,男孩受不了了,為了擺脫迪倫太太的控製,他拒絕再參加任何的球隊活動。

可是長達兩年的侵犯,已經對男孩造成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在家庭和校園生活中,男孩易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同時心理又十分脆弱,受不了任何情感上的打擊,一旦有人訓斥他,他就會表現出嚴重的自毀傾向,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輕生、自殺。

有人認為鬧自殺是很矯情的事,芝麻大的小事,有必要鬧到那地步嗎?

但其實在這時候,一句溫暖的話往往能把人再拉回來,因為死亡是一種連當事人都沒意識到的求救信號。

原本,家長隻覺得孩子怎麽這麽不聽話,一次一次的冷漠,將孩子推向惡魔,當真相大白後,他們才大吃一驚。

無法想象如果心理治療再晚一點進行,這個男孩陷入怎樣的情緒困境,這種困境可能會持續一生。

治療結束之後,男孩的父母除了為孩子這麽多年的遭遇和獨自忍受心疼之外,仍不忘懲罰那個對孩子犯下罪行的“迪倫太太”。在父母的陪伴下,男孩勇敢的進警察局,指認了這麽多年他噩夢的根源。

這裏為了保護未成年人,不方便提及姓名,大家隻需要知道對這個孩子犯下錯誤的人叫什麽就可以了。

警察局正式立案這件性侵兒童案的時候,距離迪倫太太第一次侵犯男孩已經過去快五年了,被捕後她第一反應是拒絕承認,在諸多證據不利的情況下她又迅速改變口風,堂而皇之的利用女性天生的弱勢條件,把性侵說成是被男孩教唆勾引。但由於年齡差太大,即便是自願也可視為強奸。

隨後在媒體麵前,她把自己犯下的錯誤全部推給自己的差勁的婚姻狀態,企圖利用全國女性的共情為自己脫罪。

荒唐是居然有人聽信了這個論調,迪倫太太不久後被釋放,除了不準再接近兒童的人身限製令之外,她毫發無損。

此事一經報道,在國外的社交網站上也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有人表示,如果這件事性別互換,是個成年男性與10歲女孩發生了點什麽,那麵臨的可能是化學閹割。為什麽這個中年大媽居然完好無損地全身而退,連保釋金都沒有交納。而且就她的生活環境而言,這絕對不是第一次對小男孩動手動腳了!

也有人表示了對其他男孩的安全很擔心,戀童癖這個群體沒有隻限於某個性別,家庭和學校都需要在對孩子的保護和預防性教育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也有人對此次案件受害的男孩表示同情和理解。不知他看見,會不會覺得內心更溫暖一些。

今天我們講這個事件,與男權女權看似無關其實也有關,拋卻對性別的固化印象,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在麵對侵犯的危險指數上是對等的,而且在男孩受到傷害之後更不敢開口,即便說出口也不太容易引起人的重視,反而還會出現嘲笑的聲音。

由此案中得出的啟發,發生在未成年身上的性侵事件,陌生人犯案的概率其實沒有熟人作案的概率那麽高。尤其是犯案的熟人擁有相當的財富或社會地位時,就更不容易被懷疑。

最好不要把未成年的孩子交給直係親屬以外的成年異性過長時間照顧,即便父母對這個成年異性有多信任,都不可以。在結束長時間接觸後,一定要留意孩子回來之後的反應。未成年的他們與成年人在一起,有時會發生你想象不到的事……

在傷害已成事實後,更加需要留意的就是孩子的心理疏導,請一定要讓孩子們堅信一件事,並不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麽才會受到這樣的傷害,錯誤的永遠是那個施暴者。

所有為人父母的需要謹記,人群之中混跡著野獸,請你一定要握緊孩子那雙稚嫩小手。也許永遠都無法的製止惡性事件的發生,但我們可以教育我們的孩子怎樣保護自己,同時在身邊的孩子出現異樣的時候準確察覺,耐心地引導他們說出來,用我們力所能及的做法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