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變法

楊素平叛連戰連捷,再加上陰葵派的幫助,不出一個月,就平定了漢王楊諒的叛亂。

楊素立了這樣的功勞,楊昭讓自己老爹楊廣親手起草了一個詔書,充分發揮他的文采,褒獎楊素的豐功偉業。並且,命令楊素把楊諒押回長安,進行定罪。

曹正淳向著一堆奏折回道,“陛下,太上聖皇想要見您,您見還是不見?”

“我見,還是不見,那都得看我心情。”楊昭厭惡的扒拉翻擋住自己頭的奏折,露出自己的臉。

好吧,雖然他已經做了皇帝,但是,個頭著實不怎麽威武。所以,一出大事,朝臣門的奏折都會把他淹沒,這讓他很不爽。

“那到底見,還是不見?”

曹正淳繼續征求意見。

“當然不見。這是朕的手書,轉交給太上聖皇。”

曹正淳接過來掃了一眼,懷疑的問,“陛下,您是不是拿錯了?”

這一通鬼畫符是什麽?

太上聖皇都老眼昏花了,您能考慮點他老人家眼睛不好使嗎?

“這是草書呀!筆落驚風雨,書成泣鬼神,出乎王羲之,混合了鍾繇的筆意,當然還吸收了草聖張旭和半顛懷素的一點特點,是朕所創的一種楊昭體草書。哎,你這什麽眼神?”

楊昭正自得意,卻看到了曹正淳便秘的臉。

“陛下,草書老臣還是識得的,你忘了,老臣是從明朝穿越來的?不過,您這……”

楊昭垂頭喪氣。好吧,朕再寫一幅就是了。

楊昭站起身子,拿起筆,無奈的看著曹正淳,“給朕騰個地兒呀!”

這一桌子滿滿當當的。讓朕在哪兒寫字?

曹正淳一揮手,那些奏折都落到了旁邊。

楊昭羨慕,“老曹,行呀!”然後,揮筆寫了幾個正楷,交給曹正淳。

曹正淳隻見上麵五個大字,“饒漢王不死”,心中了然。

楊昭道,“我爹和他這兄弟們關係不好,那都是我皇爺爺的教育出了問題。如果朕有這幾個兒子,一定不會讓他們這樣。朕又不是暴君,漢王雖然犯了發錯,關起來就行了。”

“陛下仁慈。”

“蜀王何時能來到長安?”楊昭想著,隻要蜀王一到,他就可以開始幹大事了。

“這就這三五天的功夫了。”

“好,就這幾天,朕等得起。”

楊昭順手簽完七天簽到領大獎的最後一簽,然後說出自己想要的智囊團的名字。

心想,有了這些各有所長的人才,有大隋何愁不萬世永昌,朕何愁大事不成?

“請選擇三個。”係統提示。

“為什麽隻能選三個?”楊昭覺得,這大大的讓他失望了。不是大獎嗎?

“長城不是一日修成的,陛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忘了你老爹在曆史上是如何滅亡的嗎?還不是太急於求成,還不是好大喜功?陛下,你要引以為戒呀!”係統好心提示。

楊昭冷靜一下,然後說出了他現在最需要的三個智囊團人才,“商鞅,玄奘和畢昇。”

然後,隨即他的宮殿裏就出現三個人,一個老點,一個中年,一個小點。

老年人首先自我介紹,“在下公孫鞅,可助陛下變法強國。”

中年人說,“在下畢昇,可改良印刷術,即刻可以為陛下展示活字印書術。”

“不急不急,朕相信你。”楊昭急忙阻止性急的畢昇。

那個大概隻有二十上下的人自我介紹道,“在下陳禦弟。可幫助陛下前往西方,求得如來真經。”

楊昭對這個陳禦弟非常有好感,十分滿意。畢竟,這是一個美男子。

楊昭道,“三位,我大隋的繁榮富強,文治武功,就暫時仰仗三位了。”

三個人有點迷糊,暫時?不過他們很快就忘記了這個“暫時,”愉快的向楊昭表忠心,“臣一定會盡心竭力,輔佐陛下。”

漢王被押解到長安那一天,早朝上人議沸騰,紛紛要求把漢王處死,以明政典刑。

群臣別看都是男子漢大丈夫,吵吵起來,也和菜市場差不多,再加上這些人都是北方大漢,嗓門特別大,一激動,聲音特別大,還不自知,楊昭讓曹正淳給自己拿一團棉花過來,塞住了耳朵,這才覺得剛合適。

“諸位愛卿,別激動,且安靜一點。朕且問你們,漢王謀反的根源在哪裏?諸愛卿可曾想過嗎?以前沒有考慮過,現在想也來得及。朕不急。我們今天早朝就討論一下,這漢王究竟為何謀反。”

楊昭說完,群臣一下子都陷入苦思冥想。

其實,他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陛下,漢王謀反的根源,可能是您先造了反,搶了皇位。

但是,這話群臣都心知肚明,恐怕上麵的那位也心知肚明。他明知事情真相,和特意為難群臣,自然是不想聽這個。

兩柱香後,楊昭道,“諸愛卿,且不妨各抒己見。”

禮部尚書說道,“陛下,漢王此人不學無術,又野心勃勃,是故謀反。”

兵部尚書說,“陛下,漢王是恃寵而驕。他仗著自己得太上聖皇和太上聖後寵愛,得了許多封地,所以,越來越嬌縱,胃口也做來越大。”

薛道衡道,“陛下,此應是製度的過錯。我朝實行分封諸王的措施,這本就是一個不好的舉措。”

楊昭拍手稱善,“看來還是薛大人有見識呀!諸位,這就是飽讀詩書的結果。”

“陛下謬讚了。”薛道衡又謙虛一下。

楊昭道,“我大隋,甚至整個關隴貴族集團,都崇拜武力,但是,我朝很多貴族子弟已經沒有一點上戰場打仗的本事。漢王手下那些人為什麽跟著漢王謀反?是因為他們在朕這兒,得不到任何升遷的機會。因為我朝,上品無寒族,下品無士庶。多少人,從北魏的祖先那裏繼承了世襲罔替的爵位,什麽都不做,就能夠拿著朝廷的俸祿,吃喝不愁,吹不著淋不著。而那些征戰沙場,為我大隋立下汗馬功勞的士兵,卻奮鬥一輩子都比不上那些屍位素餐的人。他們能不反嗎?大隋立朝不過十幾年,朕也初登基,難道就任由這謀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發生?”

“當然不能。”忠臣異口同聲。

“那你們覺得應該怎麽辦?”楊昭又問。

沒有人回答他。總不能為了迎合皇上的喜好,革自己的命吧?那怎麽對得起列祖列宗?

楊昭冷笑,“變法改革。”

“陛下,萬萬不行呀!我大隋剛剛得了天下,根基還不穩,理應休養生息,經不得變法的折騰呀!”

“是呀,陛下,不能變法呀!”

“不變法,那以後朕怎麽調動那些普通士兵?不變法,誰為朕守江山?你們嗎?兵部尚書,你每次帶兵,都會帶一群姬妾,恨不得把全長安漂亮的姑娘都帶去。仗沒有打贏過,兒子倒是添了許多。還有你,刑部尚書,你是主管審案的官員,卻讓牢裏的犯人幫你把事情給幹了,朕要你何用?你們這一個個,哪一個對得起,自己拿的高官俸祿?”

楊昭想到這些大臣幹的好事,就怒從心頭起。

“臣惶恐,臣惶恐。”群臣都跪了下去。

“你們不用惶恐,真正該惶恐的不是你們,是朕。丟了江山,是朕被寫入昏君之列,是朕被萬世唾罵。你們呢?你們誰能代替朕?”

楊昭越想越生氣。

“臣不敢,臣不敢。”

“朕宣布,即日起,由公孫鞅大人任變革司管事,來施行變法。膽敢阻礙變法者,朕必誅之。”

公孫鞅在大殿下微微向眾臣僚行了一個見麵禮,然後就和楊昭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