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齊國不長
“田儋死了?”
“是的,章邯決淮水,淹田儋大營,十五萬大軍隻有幾百個活命,田儋之弟田榮逃到吳郡,投靠項梁。”
“還有,田儋的族弟田假自立為齊王,封田角為宰相,田間為大將軍!”
秦雲聽了,笑著說道:“齊國將不長久矣!”
扶蘇問:“師傅,此話怎講?”
秦雲主道:“田儋死了,田榮還活著,這個齊王本應該讓田榮來當,田榮在齊國的威望,僅次於田儋。”
“現在田假火急火燎自立齊王,田榮勢必懷恨在心,但田榮也是個無謀之人,他必定借項梁之手,去消滅田假。”
秦雲繼續言道:“江東的項梁如是到了齊國,他就不會走了,等消滅田假之後,肯定也把田榮殺了。”
這時張良笑著對秦雲言道:“軍師,我的看法與您有所分歧!”
“說說你的看法!”
張良言道:“田氏和江東項氏一樣,在青州經營多年,民心歸附,項梁到了青州,不會很快殺掉田榮。”
“肯定讓田榮做傀儡齊王,等江東項氏在青州站穩腳跟,項梁才會殺了田榮。”
秦雲皺了皺眉,並未說話,一旁的南陽公主卻忍不住接話道:“那還不是一樣?總之齊國不長久矣!”
張良點頭答:“那是,那是!”
扶蘇笑道:“公主,你的徒弟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南陽公主也笑道:“我哪能當他師父,他要拜我為師,我也隻好答應,實則開玩笑耳!”
張良忙道:“不是開玩笑,徒兒永遠尊公主為師!”
“吃飯了!吃飯了!”
正聊著,沈曼和李琳過來叫大家吃飯。
扶蘇他們住的這個莊園,是荊州最大的莊園,當年秦雲把這裏建造成一處類似於王室園林式的莊園。
占地麵積差不多有半個鹹陽宮那麽大。
莊園裏住著幾千人,有好幾個大廳,在這裏的各部官員,單身的基本上都在大廳裏吃飯。
但拖家帶口的,自然自己做飯。
沈曼不經營客棧之後,就在莊園裏專門給扶蘇他們煮飯,她的手藝經常得到扶蘇的誇讚,讓小姑娘開心不已。
李琳的年紀和沈曼差不多,沒事也在廚房幫忙,而姐姐李薇則在工部做事,成了六部的一名文官。
最近兩天,李琳總有事無事喜歡和張良說話,十五六歲的女子,已是少女懷春的年齡。
而張良也喜歡招惹李琳和沈曼,吃飯的時候,兩人的嘴還是閑不住,在那裏邊吃邊說笑。
張良誇讚沈曼和李琳的菜炒得好吃,讓兩位小女子開心得滿園春色。
少年不知愁滋味。
而今晚吃飯時,扶蘇好像有心事,他時不時朝一個位置看去。
現在那個位置坐的是薑百合,薑百合以為扶蘇在看她,搞得薑百合吃飯都不自在。
“殿下,你幹嘛老看著我啊!”
扶蘇回過神來,開玩笑道:“今日郡主很漂亮啊!”
“我哪天不漂亮?”
眾人都笑了,但都不知道扶蘇為何今日總看著薑百合,唯獨阿爾娜看出其中蹊蹺。
原來,今日薑百合坐的位置,平時是王月如坐在那裏。
王月如千裏奔喪,回琅琊之後,扶蘇心中就一直掛念著。
人就是這麽的奇怪,天天都在你麵前轉悠時,你根本沒覺得她的重要。
當她離開的時候,就會感覺生活中少了些什麽。
“琳琳,你這盤菜鹽有點放少了!”
“大家都沒說鹽少,就你嘴刁!”
張良和李琳還在那裏邊吃邊拿對方調侃,完全沒有注意扶蘇今日的細微變化。
其實這細微的變化,也隻有阿爾娜和南陽公主看出來了。
南陽公主瞪了張良和李琳一眼。
“你們倆吃飯時,能不能消停會?”
李琳朝張良吐了吐舌頭,乖乖吃自己的飯。
李琳平時有點怕扶蘇和南陽公主,但不知為什麽,卻不怕秦雲。
秦雲屬於那種你打他三拳,他都不會罵你一句的人,哪怕你做錯事了,他也不會說你。
而南陽公主不同,看不慣的她就要說,連張良都有點怕她。
……
明月鬆間照。
月光透過樹梢,靜靜地揮灑在莊園裏。
扶蘇站在書房門外的樹下,抬頭仰望著星光璀璨的蒼穹。
他在這裏站了很久。
“晚上風涼,回屋去吧!”
身後傳來一聲柔柔的輕言細語聲,扶蘇回頭一看,是阿爾娜不知什麽時候站在他的身後,手裏還拿著一件外套。
“二公主,你還沒歇息啊?”
“沒呢,你在想什麽呢?”
“什麽都沒想,在書房坐久了,就出來透透氣!”
“出來透氣,可要記得披一件衣裳哦,現在已是深秋了,夜晚有些涼意。”
說著,阿爾娜把外套披在扶蘇的肩膀上。
“又在想月如姐啊?”
在這裏能一眼看透扶蘇心思的,當屬王月如和阿爾娜了。
阿爾娜看見扶蘇站在這裏很久,自然知道他在想什麽。
“月如她們走了快半個月了,也不知她們到哪裏了!”
“月如此番回琅琊,一路上凶多吉少,可我卻不能阻止她回去,但我心裏實在為她擔心啊!”
扶蘇向阿爾娜說出心中的憂慮。
“月如身份特殊,中原群雄會用她來作人質,來逼我就範。”
阿爾娜言道:“月如姐身邊有殘劍、判官和秦月他們,還有一百個大內高手護衛,不會有事的,殿下不必擔心。”
扶蘇道:“一百多人的隊伍,目標太大,各方勢力會在通往青州的要道上,嚴格排查和甄別,他們的身份會暴露的。”
“他們一路上要經過哪些地方?”
“要經過三川,韓國、趙國、齊國等地,這中間還有章邯、江東項氏等勢力範圍。”
阿爾娜問:“三川的李由集團,不會拿月如姐怎麽樣吧?”
扶蘇言道:“李由的兩個妹子在荊州,他不會把月如怎麽樣,此時月如她們肯定已經過了三川。”
各方勢力在中原各處都布下探子和眼線,以便隨時掌握各方勢力的一舉一動。
王月如千裏奔喪的事,中原各方勢力很快都知道了。
首先是一江之隔的三川李由,最先得到了線報,他立刻召集眾將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