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中奇緣

離開紛亂的塵事,在雲端間聳立著大大小小的仙山。據說天有九重,而這裏便是最底層的仙界。

凡修真之人,飛升之後大多會來到此處,至於更高層的天界,那需要更深的修為,成仙僅僅是個開始。一躍成神的,必是尚在人間之時建成大功業的,或舍生取義造福天下蒼生,或功蓋寰宇成不世霸業之人,而個人的修行往往所成甚微。

成百上千的仙山中大都居住著仙人,或一個或幾個,均視修為而定,修為高的大仙自可獨居一座大仙山,而修為不夠的,便隻能與其他修為差不多的仙友共處一山。

因此這裏雖為仙界,卻還是多多少少還是帶著塵世的氣息。

這眾山中有位小仙,修為堪堪成仙,名列仙班之末,他本生於漢武年間,因偶入深山見一男子正在石桌邊自弈,不禁上前觀望。

隻見那局棋已是黑白交錯紛亂無章,不知是怎麽下到這種地步的?

而下棋的男子似乎隻關心這局棋卻完全沒發覺旁邊已來了一個陌生人,依然自顧自的下著他的棋。

隻見他左手持黑子右手持白子,想一會下一子,剛開始的時候下的還算快,可到了後來,原本雜亂無章的棋局變得歸整起來,他下棋的速度卻越來越慢了。

隻見棋盤各個方位均有一撥棋,或多或少,此時他下起棋的速度慢了下來,顯得十分謹慎。

當他下到某一子的時候,實在是難以決斷了,手持著那枚黑子懸在半空久久不能落下,而觀棋的年輕人也早就將思緒傾注於這盤棋局之中了,以至於入神之深,渾然忘記自己是個旁觀者,猶如自己是正在這場對弈廝殺的一方,努力思索著如何破敵製勝的方法。

突然,年輕人的眼神中煥發出了亮光,他不假思索,順手就拿起一枚黑子下到了棋盤之中想好的方位上。

而還在思索的男子也被年輕人下的這一子打通了思路,於是也毫不猶豫地取過了白子下了一手。

於是,兩人你來我往在棋盤上激烈地廝殺,難分難解,原本觀棋的年輕人此時已完全變成了男子強勁的對手。

下著下著,年輕人突然覺得自己周圍大霧彌漫目不見物,當霧氣散開之時,隻見眼前景色為之一變,一片廣闊的戰場豁然現於眼前,全副武裝的軍隊劍拔弩張,激戰一觸即發。

年輕人感覺自己脫離了肉體的束縛,視野一下飄到了天空之上,兩軍陣容盡收眼底。

殊不知,這隻是他產生的幻覺而已,而真正的他,仍然在棋盤邊下著棋。

不知不覺,兩人已下到了末局,棋盤上的局勢已到了關鍵時刻,往往一步就能決出勝負走勢了。

兩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而這時是輪到年輕人下子的。

終於,年輕人果斷地下了一子,男子一愣,隨即大笑了起來,說道:“好一個虎穴蟄伏,此局雖敗不敗、雖勝也不勝,有意思!”

原來,年輕人入局太深,誤把棋局當成了戰場,所以最後一著棋竟然把現實當中的謀略運用在了棋盤上,其一子深入敵後蟄伏其中,企圖以計謀攪亂敵陣的後方,進而改變全局。

現實中這個計謀可以說得上十分高明,但在棋盤上這麽一手就顯得希奇古怪了,而且完全不起作用。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那個下棋的男子看到後才會吃了一驚,然後大笑起來。

而年輕人被男子這麽一說也突然醒悟了過來,然後兩人都大笑起來。

但就在這時,年輕人的笑聲突然停了,接著他一頭栽倒在地,這讓男子吃了一驚,他趕緊上前查看,這才發覺這個年輕人原來隻是個凡人,而他倆在此對弈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天。

尋常人怎麽可能受得了三天裏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下棋?

所以這棋局一結束,年輕人便立馬暈倒了過去。

便在此時,那名男子袖子輕輕一拂,將一股氣息送入了年輕人的口鼻中。

男子要救醒他輕而易舉,但此後的事卻有些讓他犯難了,於是他微微皺起了眉頭思索起來......

年輕人慢慢醒了過來,當他醒來後隻覺得神輕氣爽,說不出的舒服,而麵前正有一人站著,隻見這人相貌堂堂超凡脫俗,那人微微一笑,將手上一卷書放在了原本兩人對弈的石台上,謂曰:“我乃天宿將星範蠡是也,爾得此書後務當用心修習造福天下,早成正果入列仙班。”說完,男子便化作一陣清風長笑而去。

而那位年輕人也因此仙緣獲得了仙書一卷,於是他曉夜攻讀這此書,終於融會貫通。

但當時正值大儒董仲舒向漢武帝力倡儒術治國的時期,而他所學的東西卻都是兵法和謀略,所以年輕人並不得到重視。

說起這儒家之術本起於春秋戰國,代表人便是孔子,但在當時列國征戰不休的年代裏,儒家平和治世的理念與時勢格格不入,以致孔子周遊列國推倡儒道,雖得到各國諸侯的敬重卻無人敢用。

而方今天下大定,儒家當年提倡的治世理念與統治者管理天下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儒術大行其道便可以說是順應天時之事了。

於是之後便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舉,扼殺了自春秋以來百家爭鳴的思想大活躍局麵。

這個年輕人難得有機緣習得平亂之術卻不逢其時,甚至變得毫無用武之地,正如當年儒術生於亂世般無奈。

但正當他沮喪之時,卻發現仙書末卷載有修仙之法,出於好奇,便也如數學盡,於是功業未成卻先修習成仙,升至仙界虛度光陰。

在仙界久了,人間已不知過去多少年。

這日,他正如以往一樣躺在鬆軟的草地上懶洋洋地曬太陽,突然見到遠處有一道祥雲飄至,那乘雲者正是他在仙界結拜的義兄範蠡。

他們雖是兄弟相稱,但卻有師徒之實,當他還未成仙之時便結識了已是天宿將星的範蠡,他倆一見如故臭味相投,於是範蠡當時就傳授了一卷天書給他。如今兩人皆已為仙,範蠡便時不時會來尋他一同飲酒闊論,最是大快人心。

那範蠡身為將星,地位自比他義弟高上許多,對於其他神仙來說,來這裏找這樣的小仙喝酒,簡直是自掉身份的舉動,而且這裏離人間太近,有時甚至會有人間的炊煙隨風飄來,這對神仙來說可謂大大有害。但範蠡卻依舊我行我素,與他那位兄弟隻是飲酒談天,評論天下人物。

這最下處的仙山也有一好處,就是能最近距離感知人間之事,雖不是事事皆知,但凡有足以驚動天下的大事就必能感受到。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神仙都各具神通,卻並不是個個都能像天帝那樣擁有無邊法力,身在九宮深處還能對天地之事了如指掌。

所以如不是具有天眼之法的神仙,想洞悉下界之事還需要依靠別的途徑。

而這其中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沾下近水樓台之便了,隻不過除他們之外沒有幾個仙人感興趣罷了。

隻見範蠡這一次帶來了特別的東西,那是一壺天界也難得的仙酒,就連那裝酒的酒壺也不一般,是饕餮之角所化。

那饕餮乃是龍之第五子,最是貪吃,得知範蠡將去瑤池取仙酒便攔在路上,並要索取一半仙酒,結果卻被範蠡略施小計贏得他自裁一角。

也虧得如此,才能有裝得下那些仙酒的容器。

因為那仙酒非常特別,為大地五穀之精,有徹地的特性,出了酒池如不入口腹便會溢出不止,任你用何種方法也封不住,除非有足夠大的容器,據說巨靈神曾用一巨鼎來盛酒,居然也隻盛得一滴。

而那饕餮之角所化的壺名叫瓊露壺,能裝五湖之水,如今用來裝仙酒,卻隻能裝那麽一壺。

範蠡笑道:“賢弟,此酒得來不易,今日你我要好好痛飲一番!”

“如此甚好。”

兩人說著都大笑起來。

那酒無法用杯子來裝,隻好仰頭就壺而飲。

他剛一靠近酒壺,一絲酒香從壺裏飄出,聞到之後先是覺得清香神爽,酒香還未散,就漸漸濃鬱起來,竟讓他有些昏昏欲醉了。

他搖搖頭,精神很快清醒過來,大讚道:“光聞氣味就這麽厲害了,果然是好酒!”

與此同時,他對範蠡說道:“小弟無禮,先嚐這第一口啦!”說著便往口中灌入了一口。

範蠡見了便笑了起來,問道:“味道如何?”

他喝了這酒,立馬覺得靈魂都出竅了,回味久久才說道:“別的酒再好不過口舌間的感覺,這酒卻能喝進靈魂裏,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了。”

範蠡笑著點了點頭,然後收起笑容說道:“酒的事一會再聊,先說說此次的瑤池之會,天帝親自點將命眾星宿下往人間平亂,我聽說這次連地煞也出來了。”

“地煞?過去僅夏桀、商紂兩位暴君,戾氣之盛確實為地煞所化,而當今人間帝王雖昏庸無道,卻也稱不上殘暴,如何能化地煞?”

“恩,我也覺得疑慮,但如今地煞的星位已動卻是事實,自古以來天地便代表著正邪兩方,而人間之氣關係著這兩者的平衡,自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如今已曆近四百年,到了衰敗的極點,地上正氣衰微,使得戾氣得以四散,竟引得地煞也冒出來了!”

“看來天下又要大亂了。”

範蠡看了看他義弟,隻見他此時目光正遊離方外,心神全不在此。

範蠡喝了一小口酒,然後問道:“你不動心嗎?”

這一句話透過了他的思緒,將他從神遊中拉回現實來,他有些悵然地說道:“就算去了又如何,人要有自知之明啊。”

回頭再看範蠡,他卻笑道:“倒是大哥,你又得下凡間一回了吧?”

範蠡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隻見範蠡將酒壺遞給了他,然後說道:“咱們再喝。”

“好!”這一回,他喝了好大一口,然後大聲說道:“痛快!”

兩人就這樣邊喝邊談,轉眼間酒已喝光,範蠡倒沒什麽,他卻醉得不行了,伏在石台上嘴裏不知說些什麽話?

這時,旁邊傳來了一個女子清脆的聲音:“你甘冒大險向天帝保舉的就是這個人?”

範蠡沒回頭,像是對著涼亭自言自語道:“沒錯。”

“這樣做值得嗎?”那個女子又問道。

“值與不值取決於有沒有能善用他的人出現,如果有人能將他的才華發揮出來,他的謀智絕不在我之下。”

“如果沒有那樣的人呢?”說完這句話,一位年輕女子出現在了範蠡的旁邊。

能在這裏出現的,自然是神女仙子之流,而眼前這一位,正是天帝的九宮傳令使,專門傳達天帝的諭令。

她接著說道:“你在天帝麵前擔保此人,到時如果沒有成果的話,你這數百年的仙行可就白費啦!”

說著,她眉宇間已露出艾怨之色。

範蠡看了看她然後笑道:“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我就跟我這義弟一起在此天天飲酒下棋,倒也樂個輕鬆自在。

女子輕歎一聲,顯然是無可奈何。

醉酒之後的這位小仙自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他隻覺得朦朧中一個女子的聲音傳來:“傳天帝之令,命你轉世凡間平定將亂之世......”